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体育训练管理过程探究

高校体育训练管理过程探究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余体育训练的管理过程涉及运动队组建、训练计划的制订、训练内容的确定、训练方法的运用以及训练效果的评价等。学校课余体育训练选拔运动员常用的测试指标包括身体形态指标、生理机能指标、身体素质指标。战术训练以意识的培养为重点。(五)评价训练效果对课余体育训练进行评价是课余体育训练管理的重要方面,有利于了解训练成绩和效果,总结经验和监控训练过程,保证课余体育训练的科学性。

高校体育训练管理过程探究

课余体育训练的管理过程涉及运动队组建、训练计划的制订、训练内容的确定、训练方法的运用以及训练效果的评价等。

(一)组建校运动队

1.确定训练项目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运动队组建,首先要确定训练项目,不然后续工作无法开展。从实际情况出发是确定训练项目要考虑的最重要问题。一般的,先集中精力从一两个项目开始训练,这是刚开始建立运动队的学校需做的工作。而对运动队进行扩充和提高,则要以提高水平为基础,以实际情况作为根据。

2.选拔运动员

在体育训练开始前,对运动员的选拔可参照竞技体育运动员选材的步骤,并按照运动项目的特点和要求来进行;要对部分学生进行各种能力与相关因素的测试,还要进行较长时间的考察。学校课余体育训练选拔运动员常用的测试指标包括身体形态指标、生理机能指标、身体素质指标。此外,还要考虑遗传、年龄、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心理素质、家庭社会在过去和未来对学生的影响等因素。

3.选择指导教师

体育训练的指导教师可以由本校的体育教师担任指导教师或教练员,其他有体育专长的老师也在选择之列。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聘请业余体校的教练或体育俱乐部的教练。由于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对象是学生,而学生不仅有自己的生物属性,也存在一定的社会属性,因此指导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哲学、体育教育学、体育社会学等社会学科知识。

4.建立规章制度

建立学校课余体育训练规章制度,要从学校教育规律和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出发。一般来说,需要建立的规章制度主要有以下几种:①训练制度。把每周、每次的训练时间和要求都进行规定,建立严格的训练作息制度。②奖惩制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一些应对措施,如对运动成绩和学习成绩都好的参训学生给予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对两门课程不及格的学生运动员,停止其训练,补课考试及格后才能继续组织参加训练。③比赛制度。主要包括对遵守纪律、服从裁判、尊重观众、团结一致、顽强拼搏、赛出风格、赛出水平等方面的具体要求。④教练员责任制度。该制度的建立能使教练员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训练、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全面负责,保证训练工作正常进行。⑤学习检查制度。给每个参训学生建立训练档案(包括运动员档案卡和运动员登记表),并做好运动队的工作日记,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和学习情况,保证参训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训练状态。

(二)制订训练计划

课余训练计划是课余体育训练顺利进行和训练效果得到提高的重要保证,学校课余体育训练计划及其内容如下。

1.年度训练计划

具体内容包括:①上一年度训练情况和本年度的训练目标;②学生身体素质、技战术心理训练及训练指标和要求;③全年训练阶段划分,各时期训练比重与内容及负荷安排;④全年比赛的时间安排;⑤检查评定训练效果的时间与方法等。

2.阶段训练计划

具体内容包括:①阶段训练内容;②各阶段主要训练手段的选择和负荷量;③各阶段训练过程,应切合学生实际。

3.周训练计划

具体内容包括:①周训练目标与要求;②周训练次数与时间;③每次训练课的内容和负荷、测验和比赛等。

4.课时训练计划

具体内容包括:①训练课的目标与要求;②训练课的组织形式;③训练课的内容与手段;④训练课的时间与负荷安排等。(www.xing528.com)

(三)安排训练内容

1.身体训练

通常情况下,可以将身体训练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一般身体训练,另一种是专项身体训练。这些对身体各方面素质的提高都有很重要的作用。由于学生训练的水平有所差异,因此就要求分别对待,初学者或者运动水平不高的要以一般训练为主,水平较高或参加了多年系统训练的学生,则以专项身体训练为主。

2.技术训练

技术训练具体是指学习、掌握和提高运动技术的训练过程。技术是充分发挥运动员身体能力的条件,是发挥战术作用的基础,只有掌握娴熟的技术,才能够创造优异的成绩。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中,技术训练包括基本技术训练和高难技术训练两方面。基本技术是掌握高难技术的基础,因而在训练中不能忽视。高难技术是专项运动技术中难度较大、比较复杂和要求较高的一些动作。[3]

3.战术训练

战术训练的基础是一定的身体训练和技术训练。一般来说,可以将战术训练分为两个方面,即一般战术训练和专项战术训练。在高校体育训练中,战术训练以一般战术训练为主。战术训练以意识的培养为重点。因此,要指导学生对运动项目的基本规则和战术的基本内容熟悉并熟练掌握,为学生了解技术和战术变化的基本规律提供一定的基础,使学生熟悉战术的变化,从而进一步提高其战术的运用能力。

4.心理训练

心理训练是课余体育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进行心理训练要考虑学生的不同年龄、性别、训练水平等实际情况,使学生的心理调控能力得到培养,提高其对复杂比赛环境的适应性,以获得优异的成绩。

5.品德与作风训练

品德与作风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课余体育训练的重要目标之一即将学生培养塑造成一个全面的、完整的人,这就离不开品德与作风的训练。在课余体育训练过程,进行品德与作风训练可以在训练过程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培养高校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精神,使其尊重同伴和对手,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体育道德风尚。

(四)选用训练方法

正确的训练方法是体育课余训练获得理想训练效果的重要保证。合理运用训练法必须结合项目特点合理安排负荷,在内容和形式的选择上做到与学生特点适合,同时要明确训练目的与任务,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各种训练方法有自己的特点和作用,因而在应用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做到灵活性和创新性相结合。

(五)评价训练效果

对课余体育训练进行评价是课余体育训练管理的重要方面,有利于了解训练成绩和效果,总结经验和监控训练过程,保证课余体育训练的科学性。训练效果的评价主要从身体素质水平、技战术训练水平、运动成绩和运动员输送率的评价方面得到体现。

【注释】

[1]许柯.“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管理模式构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9.

[2]张瑜.“互联网+”视域下大学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J].冰雪运动,2020,42(04):78—81.

[3]潘国彬.高校体育课外训练管理工作的创新与思考[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04):83—8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