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水环境监测手册:量器使用规则及校正周期

水环境监测手册:量器使用规则及校正周期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确保玻璃量器量值的准确、一致和正确使用,除上述所谈到的内容外,还要注意以下使用规则。量器使用前应进行密合性检查。如标定时需要15~20mL左右溶液,则选用25mL滴定管,超过20mL则选用50mL滴定管。校正周期,对使用中的滴定管、量瓶和吸管等,一般1年校正1次,其中精度要求高,且使用频繁的量器,校正周期相应缩短。

水环境监测手册:量器使用规则及校正周期

为了确保玻璃量器量值的准确、一致和正确使用,除上述所谈到的内容外,还要注意以下使用规则。

(1)量器使用前应用重铬酸钾饱和溶液和等量的浓硫酸混合剂或清洁剂进行清洗,然后用水冲净,器壁上不应有挂水等沾污现象,液面下降或上升时与器壁接触处应形成正常弯液面。

(2)量器使用前应进行密合性检查。滴定管玻璃活塞的密合性要求:当水注至最高标线时,活塞在任意关闭情况下(不涂油脂)停留20min后,漏水量应不超过1小格。滴定管塑料活塞的密合性要求:当水注至最高标线时,活塞在任意关闭情况下停留50min后,A级漏水量应不超过半小格,B级不超过1小格。具塞量筒、量瓶的口与塞之间的密合性要求:当水注至最高标线,塞子盖紧后颠倒10次,每次颠倒时,在倒置状态下至少停留10s,结束后,用吸水纸在塞与瓶(或筒)口周围擦看,不应有水渗出。

(3)量器使用前应进行水的流出时间检定。对于滴定管,以水充分地从流液嘴流出,直至液面降至最低标线为止;对于单标线吸管以及完全流出式和吹出式吸管,以流至口端不流时为止;对于不完全流出式吸管,以流至最低标线时为止。其水的流出时间均应符合JJG 196—90的规定。

(4)正确读取液面的位置。观察凹月面时,应当是弯月面的最低点与分度线的上缘水平相切;观察环状标线液面时,应当是前面和背面的标线中心相重合,然后使弯月面的最低点与分度线的上缘相切;观察凸月面时,应当是水平观察凸液面的最高点与分度线的下缘相切;观察锥形量杯液面时,应当是液面的下缘与分度线的上缘相切;观察蓝线乳白衬背量器的液面时,应当是水平观察蓝线的最尖端与分度线的上缘相切。

(5)使用分度吸管吸液时,液面距标线不宜超过太高,以避免过多的液体流下来而影响液面的正确调整。调整液面时,吸管应垂直,液体自吸管流出时,应使流液口与接水杯内壁接触,接水杯倾斜约30°。(www.xing528.com)

(6)刻度线的选择,在化验分析工作中对分析精度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应选择刻有围线的量器(如滴定管),这样可以避免因视线位置不正而带来的读数误差。

(7)选用适当容量的量器,减少因量器本身带来的误差。如标定时需要15~20mL左右溶液,则选用25mL滴定管,超过20mL则选用50mL滴定管。因为量器的规格越大,相应的允差也越大,所以在选用量器时,要使量器的测量上限尽量接近被标定液体的容量。

(8)量器在使用后应立即清洗、晒干,避免将溶液浸在量器内,特别是碱性溶液,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由于对玻璃有较强的腐蚀作用,会导致容量的失准,更应做到用后随即清洗。

(9)对于精度要求高的使用者,在使用量器时,应按JJG 196—90中检定方法的要求进行操作,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误差。

(10)校正周期,对使用中的滴定管、量瓶和吸管等,一般1年校正1次,其中精度要求高,且使用频繁的量器,校正周期相应缩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