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澳门探索:东方宗教文化之旅

澳门探索:东方宗教文化之旅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皇同意这一请求,命令果阿主教割下沙勿略遗体的手臂。1952年12月,沙勿略的圣骨暂时送往马六甲,在纪念圣方济各逝世400年之际供成千上万的人瞻仰。1974年10月5日,圣骨被送往路环岛的圣方济各教堂,后又移存圣若瑟修院至今。天主教会高度评价沙勿略在传教事业上的贡献,并称许其为“东方宗徒”。澳门保存许多纪念沙勿略的文物。此外,于1903年创办的路环圣方济各教堂,也是为纪念沙勿略而命名的。

澳门探索:东方宗教文化之旅

沙勿略死后,尸体先被埋在上川岛的海滩,据说其尸能长期不腐烂。1553年4月,沙勿略遗体迁抵马六甲,埋在当地圣保禄教堂一小段时间,翌年再运往果阿的大教堂(Basilica Of Bom Jesue)存放,供人瞻仰。

后来,由于日本开始禁教,耶稣会写信给罗马教皇,请求把开教日本的沙勿略的圣骨送去日本,以作鼓励支持。教皇同意这一请求,命令果阿主教割下沙勿略遗体的手臂。据果阿主教在1619年4月27日遵命的记载:“我们取出右臂从肘部到肩部的骨头,并把它交给加布里埃尔·德马托斯(Gabriel De Motos)神父带到日本去。”圣骨长度为13厘米。圣骨在1619年被带到日本,但由于日本日益严禁天主教,把圣骨保存在那里不安全,所以,1635年前,圣骨又被送回澳门。当年有一段记载这样说:“从前那里(澳门)经常出现叫作台风的巨大风暴,这种风暴把大树连根拔起,猛烈地把人推倒在地上;但是,自从光荣的圣方济各的手臂送往那里之后,这种风暴已经很少出现。”

圣骨被供奉在大三巴天主之母教堂达200年之久。教堂于1835年被火烧毁后,圣骨幸免于难,先被送往圣安多尼堂,后又送往主教座堂。圣骨被保存在纯银做成的圣骨箱内,该箱高72厘米,上面有这样的题词:“本圣骨箱是由安东尼奥·佩雷拉及其儿子和媳妇们在伦敦订做的,谨呈献给澳门大教堂,1865年9月1日。”

1952年12月,沙勿略的圣骨暂时送往马六甲,在纪念圣方济各逝世400年之际供成千上万的人瞻仰。1965年,圣骨曾在美国短期展出。1974年10月5日,圣骨被送往路环岛的圣方济各教堂,后又移存圣若瑟修院至今。(www.xing528.com)

1622年,教宗额我略十五世(Gregorio ⅩⅤ)封沙勿略为圣人,并定每年的12月3日为其纪念日,他的墓地也成为朝拜的圣地。天主教会高度评价沙勿略在传教事业上的贡献,并称许其为“东方宗徒”。

天主教澳门教区于1576年1月23日由教宗额我略十三世下令成立,并自建立伊始,便奉圣方济各·沙勿略为主保,以宣示澳门传教士的独特气质。澳门保存许多纪念沙勿略的文物。比如在1637年左右落成的天主之母教堂(即圣保禄教堂),正其立面(大三巴牌坊)上有一列四个雕像,右面第二个雕像便是圣方济各·沙勿略。此外,于1903年创办的路环圣方济各教堂,也是为纪念沙勿略而命名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