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丙文物的专史:中国历史研究法及补编

丙文物的专史:中国历史研究法及补编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丙文物的专史最古的文物史,要算《史记》的八书。凡所叙述,皆当代的文物典章。马端临仿其体裁作《文献通考》,范围更大,蕴义更博。此种著作,中国从前颇为发达,就是我们所说的文物的历史。《通典》、《通考》可谓各种制度的总史,不是各种制度的专史。食货中包含财政及经济两大部分,财政经济又各有若干的细目。因为整部的文物,很笼统,很含混,无从下手,亦不容易研究明白。久而久之,集少成多,全部文物不难完全畅晓了。

丙文物的专史:中国历史研究法及补编

丙 文物的专史

最古的文物史,要算《史记》的八书。《史记》于本纪列传之外,另作《礼》、《乐》、《律》、《历》、《天官》、《封禅》、《河渠》、《平准》等书。后来班固作《汉书》,改称为志,不以人为主,而以某制度或某事物为主。凡所叙述,皆当代的文物典章。自太史公创此例后,后代历史,除小者外,如二十四史,皆同此例。而杜佑所作《通典》,纯以制度为主,上起三代,下至隋唐,一一加以考核。马端临仿其体裁作《文献通考》,范围更大,蕴义更博。《通典》所述,限于一代朝制;《通考》所述,则于朝制之外,兼及社会状况。此种著作,中国从前颇为发达,就是我们所说的文物的历史。《通典》、《通考》可谓各种制度的总史,不是各种制度的专史。在杜佑、马端临那个时候,有《通典》、《通考》一类著作,便已满足了。此刻学问分科,日趋精密,我们却要分别部居,一门一门的作去。一个人要作经济史,同时又要作学术史、目录学,一定做不出有价值的著述来。要作经济史,顶好就专门研究经济。要作学术史,顶好就专门研究学术。要治目录学,顶好就研究《艺文志》、《经籍志》等。不惟分大类而已,还要分小类。即如研究经济史,可以看历代食货志。食货中包含财政及经济两大部分,财政经济又各有若干的细目。我们不妨各摘其一项,分担研究,愈分得细愈好。既分担这一项,便须上下千古,贯彻融通。例如专研究食货中的财政的,在财政中又专研究租税,在租税中又专研究关税;那末中国外国及关于关税的资料都要把他搜集起来,看关税如何起源,如何变迁,如何发展,关税不平等的原因事实影响如何,乃至现在的关税会议如何召集,如何进行,关税自主的要求如何运动,一一记载,解释明白。这种的工作,比泛泛然作《通典》、《通考》要切实得多,有意思得多,有价值得多。因为整部的文物,很笼统,很含混,无从下手,亦不容易研究明白。所以我主张一部分一部分的研究;先分一个大纲,如经济、文艺、学术、民族、宗教……等,一二十条;再于每条之下,分为若干类,如经济之分为财政、租税,文艺之分为文学美术,学术之分为经、史,民族之分为原始、迁徙、同化,宗教之分为道、佛等。择其最熟悉、最相近者,一个时候作一类,或者一个人作一类。久而久之,集少成多,全部文物不难完全畅晓了。(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