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九十年代中国文论转型及其影响:接受研究的视角

九十年代中国文论转型及其影响:接受研究的视角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后现代在中国及其对文论本质问题的影响如果说一度被视为洪水猛兽的西方资产阶级的现代主义(现代派)艺术80年代进入中国曾激起一片片浪花,那么后现代主义[1]就因其在中国视阈中的身份的暧昧性而躲在现代主义的麾下悄悄地进入中国。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已经并且将会继续衍生出众多零碎叙事。一句话,后现代主义在当代中国引发的问题恰似一个丛林效应。

九十年代中国文论转型及其影响:接受研究的视角

第一节 后现代在中国及其对文论本质问题的影响

如果说一度被视为洪水猛兽的西方资产阶级的现代主义(现代派)艺术80年代进入中国曾激起一片片浪花,那么后现代主义[1]就因其在中国视阈中的身份的暧昧性而躲在现代主义的麾下悄悄地进入中国。当新时期引进西学的脚步进入第二个十年,各种新颖的理论退去初时的嘈杂和泡沫之后,在90年代社会转型提供的历史机缘中,后现代主义就突兀地矗立在中国学界的话语实践之中。后现代主义因其对西方知识传统的彻底质疑、对启蒙以来现代性的价值系统的颠覆(一定程度上现当代中国也分享这一知识传统和价值系统) ,更因其包含了西方后工业社会中令人眼花缭乱的文化现象,经历新时期西学洗礼的中国学界即使以一种最宽容平和的心态,也难以心平气和地接受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在中国也像在它的西方出生地一样必然会宿命般地引起轩然大波——惊奇、拍手称快、深情拥抱、惊恐、愤怒……只是这一波涛迟来了几年,它已偷偷地溜进中国,似乎已扎根于这新的寄生地,驱逐似乎已不可能,于是乎就争论。(www.xing528.com)

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巨型的大筐,里面装满了形形色色的理论思潮、文化现象;后现代主义又是一只射向历史深处的长箭,串起自柏拉图以来西方前现代、现代的各种知识体系;后现代主义似乎还披着一件意识形态的外衣,表征着后工业的资本主义或晚期的资本主义的社会危机和文化危机,抑或全球化时代西方的话语霸权。现代化建设是90年代中国的“国家叙事” ,在这一国家叙事之下,中国又同时存在着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众多小叙事。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已经并且将会继续衍生出众多零碎叙事。一句话,后现代主义在当代中国引发的问题恰似一个丛林效应。对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接受的心态、语境的制约等作学术史的钩沉远不是本节所能承担的任务,本节首先对各种后现代主义作一个化约式的分类,然后对中国接受和阐释的后现代主义及争论作简要的梳理,最后论述作为思维方式的后现代理论对90年代转型文论中关于文学本质问题的影响及启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