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长平坑赵四十万:中国智谋揭秘!

长平坑赵四十万:中国智谋揭秘!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白起派兵向赵军挑战,赵括出战。赵军投降,四十多万人被白起全部活埋,只留了二百四十个年龄小的回国报丧。那就是长平坑赵四十万,那就是田单收复七十城,那就是岳武穆屈死风波亭,金兀术南侵迁宋都。长平坑赵四十万:事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长平坑赵四十万:中国智谋揭秘!

【原典】

秦昭王四十七年,秦王王翦率兵攻打韩国送给赵国上党郡。赵王派大将廉颇领兵相救,在长平与秦军对垒。

从四月到七月,两军进行了无数次战斗,秦军来势凶猛,逐渐占了上风。

廉颇分析两军形势,认为秦军求胜心切,急于速战速决,决定用持久战拖垮敌人,以逸待劳。因此利用有利地形深沟高垒,拒不出战,弄得秦军进退两难,非常着急。

军情报回秦国,昭王连忙请相国范睢商量对策。范睢说:

“廉颇身经百战,精通兵法,是赵奢去世后赵国最厉害的名将。我们要打败赵军,只有从根本上想办法。”

昭王马上问:

“相国的意思是?”

范睢说:

“来个釜底抽薪,让赵王免去廉颇的将位,用另外的人来代替他。”

“那怎么办得到呢?”昭王感到不太可能。

“让臣下试试吧!”范睢说。

于是,范睢派人带着重金到赵国去贿赂赵王身边的人,并四处散布说:

“廉颇毕竟是老了啊,根本不敢和秦军交锋。其实,秦军最怕的是我国用赵奢的儿子赵括为大将。”

赵王很快听到了这些说法。他本来就对廉颇的拒不出战不满意,这一下又听信了传言,便决定用赵括代替廉颇做大将去打垮秦军。

上卿蔺相如知道后,劝赵王说:

“赵括虽然是赵奢的儿子,但他只会读他父亲留下来的兵书,却不知应变,大王可不能用他去取代久经沙场的廉颇啊!”

赵王不听。赵括的母亲也告诉赵王说,赵奢在世时就说过赵括不可以做大将,因为他把打仗的事看得太容易,若以他为将,必然要惹下大祸。

赵王还是不听,终于让赵括去替回了廉颇。

赵括代替廉颇后,全盘否定了军中原先的规定,又撤换了许多军官。

秦昭王和范睢闻讯大喜,马上悄悄改派名将白起去做上将军,让王翦做副将。(www.xing528.com)

白起派兵向赵军挑战,赵括出战。秦军假装败退,赵括乘胜追击。殊不知白起另派两路奇兵,一路断了赵括的退路,一路断了赵军的粮道,使赵军陷入绝境,只得就地筑营,坚守不出。秦军把赵军团团围住,一连围了四十几天,赵军粮草不济,军心涣散。赵括只得出兵决战,被秦军射死。赵军投降,四十多万人被白起全部活埋,只留了二百四十个年龄小的回国报丧。

【新说】

扬汤止沸,莫若去薪。这是人所尽知的道理,所以有“釜底抽薪”一说。

釜底抽薪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或者如有人所说,是一种“兜底战术”。

二人正在角斗,一方所站的地盘突然下陷。想想看,那会是怎样一种情景?

这就是釜底抽薪的感觉

两军正杀得你死我活,不分胜负,一方的主帅忽然被一道金牌传回。想想看,那又会是怎样一种结局?

那就是长平坑赵四十万,那就是田单收复七十城,那就是岳武穆屈死风波亭,金兀术南侵迁宋都。

釜底抽薪之计实在是厉害啊!不仅可以转败为胜,变弱为强,甚至可以让英雄做刀下鬼,让历史改道行。

而且,它往往还不声不响,杀人不见血,用得妙时,真是出神入化,不阴不阳。

秦桧的“莫须有”!

你有什么话说呢?

说得重了。实际上,生活中用釜底抽薪的战术可真太多了,商场、情场、政治舞台,处处都有人在你的锅底抽薪。总之是兜你的老底,使你失恋,赔钱,下台,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当然,釜底抽薪也并非只能用于整人害人,用得好时,解决矛盾,消弭事端,化干戈为玉帛;灭火救人,抗洪救灾,变沧海为桑田。

如此,则造福于人类,善也莫大焉!

所以,计谋本身无善恶,关键是看你如何用它。

【典源】

釜底抽薪:“三十六计”第十九计:“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语另见《儒林外史》第五回:“如今有个道理,是釜底抽薪之法。

只消央个人去把告状的安抚住了,众人递个拦词,便歇了。”

长平坑赵四十万:事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