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长平之战:秦赵交锋的历史重镇

长平之战:秦赵交锋的历史重镇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赵接受上党,遣名将廉颇率重兵进驻战略重镇长平拒秦,秦则派左庶长王龁率大军进攻长平。自此,秦赵之间的长平大战就爆发了。一指今长平村,此为长平之战中心;一指含前面所指在内的约今高平市城乡全境。长平之战首先,长平是上党郡以及赵国都城邯郸的西南两方交通要塞和军事屏障。其次,就长平本身而言,本是上党地区最具地理优越条件的战略重地。

长平之战:秦赵交锋的历史重镇

秦昭襄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62 年),秦实力日益强盛,于是进攻韩国,先拔野王(今河南沁阳),切断了上党郡(治长子,今山西长子西南)与以都城新郑(今河南新郑市)为中心的韩本土的联系。 无奈,韩桓惠王割孤悬的上党向秦求和,而上党吏民既不欲归秦,又无力抗秦,其守吏冯亭率军民转而降赵。 赵接受上党,遣名将廉颇率重兵进驻战略重镇长平(今山西高平市)拒秦,秦则派左庶长王龁率大军进攻长平。 自此,秦赵之间的长平大战就爆发了。

长平,有双重含义。 一指今长平村,此为长平之战中心;一指含前面所指在内的约今高平市城乡全境。 秦赵之间长平主战场即含以长平村为中心的方圆数十里。 《史记·赵世家》所谓“廉颇将军军长平”,乃至一般所说的长平古战场,一般指后者。 偌大的上党,廉颇何以唯独进驻和设防长平?

长平之战

首先,长平是上党郡以及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西南)的西南两方交通要塞和军事屏障。 在此之前秦不仅已经占领了以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为中心的魏河东,而且还攻下了以野王为中心的韩国的南阳,就在与赵的双边争霸中无论是先进攻上党,或者最终直指邯郸,无非也就有西、南两条山间孔道可走,即取乌岭(今山西翼城、沁水界)、空仓岭(今山西沁水、高平界)一线的西路,或取羊肠坂(今山西晋城南碗子城一带)、天井关(今山西晋城南)一线的南路,无论取西路还是南路,长平都是战略捷径,也是无可替代的必经之途。

对于赵国而言,只要廉颇能够固守长平,秦军则只能止步于上党,更不得接近邯郸了。

其次,就长平本身而言,本是上党地区最具地理优越条件的战略重地。 长平地区长41公里,宽37公里,略呈矩形,面积946平方公里。

地势东、西、北三面环山,形似筲箕,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海拔落差300米左右,最高点为东北境的高泉山,海拔1391.1米,最低点是中南部丹河东岸的杜村,海拔800 米,全境相对高差591米。 山峦绵亘,河流纵横。 丹河流域河谷平川区占面积16.7%,海拔850~900 米;黄土丘陵区占48.4%,海拔860~1000 米,坡度5~15 度;中低山区占34.9%,海拔950~1346米,峰高坡陡,岩石裸露,坡度大于15度。

赵将廉颇

由面积比较,可以见到长平地区丘陵为主、山地次之、平川又次之。 主河为丹河,又有五大支流许河、东仓河、小东仓河、东大河、永禄河呈网状遍布全境,地下水丰富,浅水层埋深多在5~50米间。

这样的地理环境对于进行战争,则山地有险可凭,特别是西、北方面还有高平关、长平关、故关等群塞可固守;丘陵对部队没大碍却可隐蔽行事;河谷平川则极宜大部队调度和辎重运筹转输,更无大军食饮之忧。 凡此等等,足可见廉颇至上党唯独进驻、设防长平是最佳选择,就显示出这位战国名将的军事经验。

赵惠文王三十七年、秦昭襄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62年),廉颇率大军由邯郸西上,过“太行八陉”之第四陉滏口陉(今河北磁县西北),又西行过壶口关(今山西黎城阳关),始入上党腹地,从此转向西南行,沿八谏水(今淘清河),经八义村(今长治西南),过秦关(今高平东北与长治界故关)进入长平战区,再循小东仓河河谷,经金门镇(今高平东北店上村)至泫氏(今高平),然后由此分兵布防。 他依次设置了如下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空仓岭防线,以空仓岭为中心,北至丹朱岭,南至武神山,南北纵横贯穿30 公里。 空仓岭南北走向,山体以石质为主,岭高而陡,中心有一巨大豁口,以通东西,一般称高平关,一向是上党与河东间交通要塞和战略重镇。 这里是战前赵在上党地区所能控制的最西缘了。 廉颇在空仓岭设防后,更在关内浩山南麓和北麓构筑了二鄣城(今高平西南的古塞和秦城),以为空仓岭的后援,形成犄角之势。

第二道防线——丹河防线,丹河贯穿高平全境,河谷极深且河水流量很大,沿岸地形开阔,有利于大部队运动,廉颇就利用这道天然屏障,在丹东沿山一线构筑了赵军的纵深主体防线。 这道防线以泫氏为中心,北至丹朱岭南抵高平、晋城交界的蒲水河入丹口,此线呈西北—东南走向而以南北向为主,长约40公里。

第三道防线——百里石长城防线,也是大体呈西北—东南走向,以东西向为主,西起丹朱岭、逶迤向东经南公山、羊头山、金泉山直至陵川与壶关交界的马鞍壑,以沿山亘岭而构筑有长达百里的石砌长城之故而名。 此道防线是赵的后路,地处最东北亦即最深入赵后方之地,是关系到上党乃至邯郸安危的最后一道防线。

继赵将廉颇驻扎长平之后,秦随即遣派王龁率领大军由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向东而下,先走水路,沿渭水向东,至河后转向北沿黄河至汾阴(今山西万荣西),然后向东顺汾河至晋旧都新田(今山西侯马市西)登陆,东行越黄父(今山西翼城、沁水交界乌岭关),即进入上党腹地,再循梅河河床,经马邑(今山西沁水东)进抵沁河西岸的端氏城(今山西沁水东北郑庄乡河头村),然后分兵南北顺沁河一线布防。

王龁也与之对应地相继设置三道防线。

秦将王龁(www.xing528.com)

第一道防线——沁河防线:中心位于端氏城,然后沿沁河南北延伸,大体呈西北—东南走向,西北至沁水县境龙渠河与沁河汇流处,东南抵沁水、阳城交界的武安、屯城,全长约40公里。 此线既有沁河天然防线依托,河床谷道便于大部队运动,又有充足的河水可供大量人马食饮。

第二道防线——空仓岭防线:就是廉颇所构筑的赵军首道防线,作为赵军的第一道防线,最先被王龁突破,遂被秦军据为第二道防线。 公元前262 年七月,秦攻赵,“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西垒壁”即空仓岭防线。

第三道防线——丹河防线:继赵军的空仓岭防线顺利突破后,王龁长驱直进,深入丹河一线,这条本是廉颇借助天然水道构筑的纵深主体防线,便为秦赵所共有,即赵据丹河东,秦据丹河西,互为屏障,隔岸对峙。 正是《上党记》所载:“长平城在(上党)郡之南,秦垒在城西,二军共食流水,涧相去五里。”

公元前262年春夏之交,在空仓岭廉颇设防沁河沿线王龁准备突击。 战事开始于赵空仓岭守军同秦前哨部队。

初一交战,秦国军队攻势非常猛烈,飞速突破了赵军的第一道防线。 王龁突破了赵军的第一道防线之后,一鼓作气,直逼丹河西岸一线,遂形成与赵隔丹河相峙的局势。 从赵军方面看,身经百战的老将廉颇,也许是因遭遇中摸透了秦军战力不可与之正面硬拼,也许是出于保存实力以相机后发制敌的原因,在空仓岭失利后并未做任何有组织的抵抗就撤回丹河东岸,自此以丹河为依托,固守有利地形,全力加固丹河防线。 廉颇在丹河东岸不仅有水宽谷深的丹河可凭,还有大粮山、韩王山两大制高点,可俯瞰数十里丹河两岸,敌我动静,了如指掌,是以“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就这样,他充分利用占据的有利地形,固守阵脚,以不变应万变,一连坚持数年,使实力强急于求战的秦军一筹莫展,始终不能跨越丹河一步。

对于秦军而言,不利条件在初期表现不很明显,他们长驱直入,突破赵军的防线,但是由于他们远道而来,粮草辎重补给维艰,又素有好战嗜杀“虎狼之国”的恶名,在上党不得民心;赵军则以逸待劳,补给可源源而来,又有上党吏民的全力合作与支持。 这就决定了秦军利于速战速决,赵则利于持久之战,而所以“秦数挑战,赵兵不出”者,正是此战略战术利害关系的客观反映。 强秦弱赵之所以有长达三年相峙局面的出现,则是廉颇战略思想、军事艺术远胜于王龁的客观反映。 上述难分难解的战局倘若长此下去,势将越来越向利于赵而不利于秦的方向倾斜,王龁在老马岭(今空仓岭)“诡运置仓”,又是这种倾斜日益严重的客观反映。

战争不可能一直僵持,也许会按着廉颇的战略思想发展下去,伺机反攻,击溃或消灭秦军;或者突生变故,形势向相反方向发展。 而赵国方面首先起了变化,公元前265 年,赵惠文王死,孝成王继位,他年少气躁,军事知识贫乏,先认为廉颇后发制敌的战略为不敢战,早已怒不可遏,后又惑于秦所施反间计的谣言“秦之所恶,独畏马服于赵括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遂强使“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廉颇为将;秦廷闻知赵括为赵将,乃秘而不宣派遣名将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以王龁为尉裨将。 这样,形势由以久经沙场、富谋多智、老成持重的廉颇为主将的赵军,对以年轻气盛、轻虑浅谋、缺乏实战经验的王龁为主将的秦军的格局,一变而为由以年轻气盛、轻虑浅谋、缺乏实战经验的赵括为主将的赵军,对以久经沙场、富谋多智、老成持重的白起为主将的秦军的格局。 从此,弱赵与强秦三年的僵持、平衡终于被打破,战局向着利于秦而不利于赵的方向急转直下。

公元前260年(赵孝成王六年、秦昭襄王四十七年),赵括取代廉颇,或者是为了迎合赵孝成王所好,或者是本身即为刚愎自用、好胜逞强之辈,一旦为将,即全盘废弃廉颇坚壁固守的战略战术,任意更换将校,所谓“悉更约束,易置军吏”。 他求胜心切,好大喜功,一到前线,无视主客观条件,即下令赵军西渡丹河,全线突击。 另一方面,白起亦一反王龁三年一味进攻态势。 他坐镇战略要冲光狼城(今山西高平市西南康营),除了对秦军纵深阵地——丹河与野川河的分水岭着力加固以万无一失外,于正面制造顶不住赵军倾巢而来的假象,佯败后撤,以诱敌深入;同时分遣两支奇兵从侧翼迂回包抄、分割赵军空虚了的后路,断绝其致命的粮道。 这两支奇兵,一支25000人,由沁河与端氏河汇流处的当今端氏镇一带,溯秦川水(今端氏河)河床迤东北至仙公山、丹朱岭,直插赵军百里石长城防线背后折东包抄,以阻绝邯郸方面的赵援;一支5000骑兵,由泫氏一带强渡丹河,溯小东仓河河床迤东北至秦关,与前一支奇兵会师,以分割赵军为二,使北线大部队断绝了贮于南线大粮山的粮刍,而南线则失去与驻北线主将及大本营的联系。

赵括带领赵军突破丹河西岸秦军防线后长驱直入,大部队云集丹河待渡,发现前方对深入纵深的秦军营垒突击受挫,而自己的后路已被包抄,粮道被断绝,以至上下间失去了联系;这时,秦军开始发动反击。 战局发生逆转,赵军被迫放弃进攻,重新退回丹河—小东仓河100 里石长城三角地带,仓促构筑壁垒,固守待援。 赵国自从前295 年(赵惠文王四年)沙丘宫事变以后,战略投机变诈,长期推行时纵时横、纵横无常的外交政策。 当秦的压力危及其安全时,它合纵抗秦;当秦的威胁缓解时,则又倚靠与秦的关系暧昧,攻城掠土,直至此役初战小却后,是纵是横仍举棋不定,以至与秦明来暗往,失去山东国家信赖而不愿亦不敢援救。 秦则密切注视着赵在山东合纵的成败,所谓“齐、楚救赵,亲(真诚、积极),则将退兵;不亲,则且遂攻之”。 秦见赵已失战机,败相已露,昭襄王亲自赶到河内(今河南黄河以北地),征调15岁以上壮丁,悉数发往长平,以阻绝赵援。 这支临时组成的河内秦军,经碗子城(今山西晋城市东南)、天井关一线的太行道,至赵军丹河防线南端附近,溯蒲水河河床谷道东北行,至赵百里石长城东端的马鞍壑与白起奇兵会师。

至此,赵军处于这样一种进退维谷的两难局面:自泫氏及长平关一线,丹河西岸秦军纵深壁垒森严而突击不动;秦25000名奇兵已绕到百里石长城敌后,封锁了长平关至秦关一线;秦5000名骑兵牢牢控制了由泫氏至秦关一线;秦河内部队断绝了可能来自邯郸方面的任何增援。 这就是说,赵军主力被秦军包围于以韩王山为中心的丹河一小东仓河100里石长城三角地带;南线部队被秦奇兵和河内部队包围于大粮山地区。 北线主力兵多将广而无粮刍辎重;南线部队具有大量粮刍辎重,而兵力甚少又无主将。 战力迅速削弱,无论北线、南线均不能有所作为。

秦赵交战

赵军将士在粮尽援绝的极端困难条件下,进行了坚苦卓绝的抵抗,坚持了46 天,最后发展到“相杀食之”的地步。 9月,赵括把主力部队分成四队,组织轮番突围未果,最后赤膊上阵,亲率精兵强行突围,为秦军所射杀。 主将既殁,以下数十万饥疲已极的将士,遂全部降秦。

白起恐怕投降的赵国将士会反攻自己,于是只遣返很少一部分人回邯郸,并让他们散布秦军可怖而不可战胜的言论,对于剩下的数十万俘虏,他使用卑鄙的欺诈手段,使他们放下武器后,全部就地屠杀于石长城三角地带了,这次战役才告结束。

长平之战是秦赵两国之间的一次大对决,历经三年;赵投入兵力45万,秦投入兵力逾百万,赵军将士或阵亡或被坑杀,几乎全军覆没,秦军则是“死者过半,国内空”,战死者50万左右,即双方将士死亡将近百万;战事范围,以今高平市城乡为主战场,扩及今沁水、晋城、泽州、长子、长治、壶关、陵川等县市,战地直径上百公里。

长平之战,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场最大规模的、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况最惨烈的战争,可谓“长平之战、血流漂卤”。 此战最终以秦的全胜而宣告结束,秦统一全国的形势已呈不可逆转之势,标志着以列国林立、兼并战争频频为特征的战国时代行将终结,一个史无前例的中央集权封建大帝国就要降临了。 从这一点说,长平之战是一场划时代的战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