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徐福故里的三种争议观点及其研究成果

徐福故里的三种争议观点及其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年代久远,史料遗亡,徐福故里的研究就引发了很大争议。现在,有关徐福故里的争议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是山东琅琊说。赣榆县金山镇原有徐阜村,据考证是徐福故里,现在已更名为徐福村。赣榆县徐福研究会成立20余年来,与中日韩徐福研究组织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单是隔年举行的徐福故里文化节,就举办了八次。

徐福故里的三种争议观点及其研究成果

二、徐福故里

据史载,徐福又名巿,字彦福,又字君房,是秦代齐地琅琊人。齐地的概念比较广泛,可以是“齐国”,也可以指“齐郡”,地域范围包括今山东省及江苏省北部一带。琅琊故地在今山东胶南市,紧邻今青岛市。琅琊因越王勾践灭吴攻齐后成为越国首都,曾经也一度有过“琅琊郡”的建制,地域范围比较大,包括今山东和江苏北部一带。因年代久远,史料遗亡,徐福故里的研究就引发了很大争议。

现在,有关徐福故里的争议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山东琅琊说。《史记》明确记载徐福是齐琅琊人,并在琅琊台上书秦始皇,奉旨出海求仙。琅琊城和琅琊台均在山东胶南市,说徐福是山东琅琊人似乎也可以成立。(www.xing528.com)

第二种观点是山东黄县(今龙口市)说。古黄县既属齐地,又临近琅琊。黄县有一个徐乡城,原名“士乡城”。秦时因徐福求仙改名为“徐乡”。“徐乡”的称谓最早见于《汉书·王子侯表下》,元代人于钦所撰的《齐乘》一书中有“徐乡城”条,明确记载曰:“汉县,盖以徐福求仙为名。”后来的研究表明,《后汉书》、《续山东考古录》、《一统志》、《登州府志》、《山东通志》和明清两朝的《黄县志》均有相关记载。黄县所处的齐北渤海湾的地理位置,符合秦始皇“三次东巡琅琊”的路线走向,与三神山的传说和秦始皇祭祀“八神”的记载相吻合。而且黄县也是战国时期仙家、道家思想的发源地和方士活动的中心区域。据考查,黄县徐乡古城附近的徐家庄,如今有一百多户徐姓人家,都自称是徐福后裔。黄县黄山馆镇建有徐氏祠堂,供有徐福像。祠堂明柱楹联书曰:“功封东海唐勋明达试看当初何等气色,书香门第子孙继之延续至今一派繁荣。”这里的“唐勋”是指唐代开国元勋徐茂公,“明达”即指明代开国元老徐达。他们都是徐氏家族中引以为豪的英雄人物。特别是通过龙口市徐福研究会近20年的深入研究和不懈努力,山东黄县(今龙口市)黄城西北7公里处的徐福镇徐乡故城遗址,就是徐福故里的说法,已经得到较大的认同。山东省和龙口市人民政府,以徐福故里的名义向韩国济州岛“徐福公园”赠送了三米多高的徐福石雕像,基座题字还是程思远先生的手笔。

第三种观点是江苏赣榆说。赣榆虽然地处江苏北部,今属连云港市。但是古代,它属齐地,也属琅琊郡。由于黄河改道,相关河流也发生改道,由此它被最终划归江苏。徐偃王战败南逃后,部分族人滞留徐、泗,七百多年后徐福出生在赣榆,也是可以理解的。赣榆县金山镇原有徐阜村,据考证是徐福故里,现在已更名为徐福村。赣榆县徐福研究会成立20余年来,与中日韩徐福研究组织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单是隔年举行的徐福故里文化节,就举办了八次。

连云港市人民政府也以徐福故里的名义,向韩国济州岛的徐福公园赠送了石碑和“徐福东渡”的浮雕石刻,向日本佐贺的徐福长寿馆赠送了徐福汉白玉石雕像,这些都说明了“徐福故里在赣榆”的影响十分巨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