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激发孩子的好胜心,正确引导竞争意识

激发孩子的好胜心,正确引导竞争意识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引导孩子的好胜心每个孩子都有或多或少的好胜心理,好胜就是希望别人认可自己是优秀的。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中,适当地激发他们的好胜心,可以增强他们前进的动力,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出来。在这些简单、轻松的活动中逐渐培养女儿的好胜心理和竞争意识。在家庭教育中,我们要正确引导孩子的好胜心,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竞争的对象应该是自己。

激发孩子的好胜心,正确引导竞争意识

引导孩子的好胜心

每个孩子都有或多或少的好胜心理,好胜就是希望别人认可自己是优秀的。健康的“好胜”和“竞争”的心理可以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地发展,使孩子变得更优秀,这就是好胜心带给孩子发展的动力。在孩子的生活学习中,适当地激发他们的好胜心,可以增强他们前进的动力,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出来。

女儿的好胜心及竞争意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可以通过培养和锻炼获得的,所以我们就有意识地为女儿创设一些合理的竞争环境使她得到锻炼。如早上起床,可以让女儿与我们比一比,看谁能准时;平时,可以鼓励女儿和小伙伴一起游戏、学习,并有意识地运用比赛的形式让他们比高低、赛胜负,如比一比谁跑得快、谁跳得高、谁的积木搭得好等。在这些简单、轻松的活动中逐渐培养女儿的好胜心理和竞争意识。

女儿6岁时好胜心就很强。看到邻居家的孩子练琴,还能弹出几首她所熟悉的乐曲时,女儿羡慕极了。回家后,她让我们给她买电子琴,她也要弹。后来,一有时间,我就请同事来家里教她。她学得很快,一听到别人家的琴声,就赶紧拿出自己的电子琴来弹,连玩都不想了,好像在和谁悄悄比赛似的。

看到女儿这样的表现,我想这正是利用她好胜心的好机会,于是我买了一些正规的音乐教材,让她好好学。女儿颇有音乐天赋,简谱掌握得很快,两只手配合起来也非常协调。仅仅半年的时间,就熟练掌握了电子琴的基础乐理知识。(www.xing528.com)

家庭教育中,我们要正确引导孩子的好胜心,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竞争的对象应该是自己。竞争取得胜利的关键在于实力,而要提高实力,关键是要踏踏实实地学习,超越自己。当然,孩子要提高就得向别人学习,要进行横向的比较,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取长补短,但是无论怎样横向比较,最终还要完善自我,才能使自己有所提高。连自我都不能超越的人是无法超越别人的,超越自我是超越别人的前提,超越别人只不过是超越自我的一种自然结果。很多家长把超越自我和超越别人的关系颠倒了,他们总是去横向比较,都忽视了孩子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取得的进步。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形成眼睛盯着别人位置的不正常的“排队心理”,很自然地滑向爱嫉妒的深渊。

好胜,对事不对人。所谓“胜”,只能说明在某一件事情上比别人做得好,仅此而已,并不能说明你的整个人比别人高一等。语文不如你,但数学可能比你好;学习不如你,但体育可能比你强;绘画不如你,但音乐可能比你棒。也就是说,所谓胜负,主要是对事而不是对人,人都是平等的,只要努力了就都是好孩子。这样的“好胜”和“竞争”就不容易让某些孩子形成妄自尊大自卑的心理。如果对孩子某次考试成绩的高低或某次比赛的输赢太在意,会直接影响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要敢于面对失败。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孩子难免会失败,会受到打击。这时,我们千万不能责备、嘲讽孩子,这样会使他气馁,失去自信,甚至产生自卑心理。父母可以引导孩子从竞争中发现自己的进步和长处,帮助孩子走出失败的阴影,使他懂得竞争既可以展示自己的长处,同时也是在检验自己的不足,其目的是使自己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