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认同目的,实现双方同步

认同目的,实现双方同步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毫无疑问,后一个同步是在认同基础上达成的共识和一致行动,相比前一个同步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同步是沟通的第一步,是沟通双方之间形成的为达到共同目标时所采取的相互呼应、步调一致的态度。同步呼吸的方法有很多种,经各方验证最实用的一种是这样的。其次,观察彼此的呼吸节奏,尽量与对方的呼吸同步。

认同目的,实现双方同步

4.认同目的,寻求双方的同步

在实际的沟通中,彼此认同既是一种可以直达心灵的沟通技巧,又可以作为沟通的动机之一。这样,外在技巧和内在动机就结合得比较完美。认同需要观点同步,沟通关系都是从同步开始跨出第一步的。认同的目的也可以说就是达到同步,这就形成了一个奇妙的循环:同步→认同→同步。

毫无疑问,后一个同步是在认同基础上达成的共识和一致行动,相比前一个同步已经有了质的飞跃。

同步是沟通的第一步,是沟通双方之间形成的为达到共同目标时所采取的相互呼应、步调一致的态度。沟通的同步也就意味着沟通在这种同步下会走向顺利。

当沟通双方都能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时,就形成基本同步了。于是,彼此会寻找共同点,各种共同点综合起来,沟通的可行性就大了。所以说,要沟通就要先寻求同步。

下面介绍一些寻求同步的技巧,但愿这些丰富的外在技巧能配合你的内在想法,使你更顺利地达到沟通目的,就像一个练就了好脚法的球员更容易进球一样。

(1)利用呼吸促进沟通

呼吸是我们每分每秒都在进行的动作。那么,能不能利用呼吸促进沟通呢?呼吸是所有人不需寻找就具有的共同点,应该可以利用这个共同点来促进沟通。那么要怎么做呢?

曾经师从心理学大师荣格的心理分析导师皮科·嘉尔曼教授认为:“呼吸的同步具有诱导性,它可以诱导沟通者的心灵发生感应,从而使双方步调一致,彼此配合。”

同步呼吸的方法有很多种,经各方验证最实用的一种是这样的。

首先,选择最合理的空间位置。研究表明双方保持90度角时,最能够感应到对方呼吸,且感受到的呼吸最全面。当然,根据环境不同,也可采取面对面或者较远处的位置。最少见的是背对对方,这一般出现在背靠背的情侣之间,他和她可以通过身体的接触而感应到对方的呼吸。

其次,观察彼此的呼吸节奏,尽量与对方的呼吸同步。对方呼气,你也呼气;对方吸气,你也吸气。注意掌握呼吸的轻重缓急。(www.xing528.com)

最后,自己发言时,也尽可能配合对方的呼吸。

据研究,这个同步呼吸法特别适用于对方的感情和情绪变化激烈时。

(2)保持视线同步

人为什么有两只眼睛?我们可以做这样抽象的理解:只有有了两只眼睛,才能让人们视线同步地看到全面的问题。事实上,视线同步在沟通时是非常重要的,几乎所有的社会学家都认为:说话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这是追求同步的好方法。

注视别人的眼睛可以暗示对方:你对沟通是认真的。当你的目光投注在对方的眼里,并让眼神与对方呼应,对方也会配合你的目光。比如对方悲伤时,你也眼含悲意等。做这些目光呼应,不要过分专注,要显得自然,尽量让对方相信你只是在体会他语言中表达的感受,与之沟通。

互相习惯彼此的注视之后,就可以让对视时间长一些,对方就会更乐于沟通,自然就会为沟通铺平道路。当对方注视自己时,应与对方恰当呼应,这也会让对方产生好感。

另外,还要能跟踪对方的视线,随着对方视线的方向而调整自己视线的方向。人们往往能够凭借着对同一事物的注视而感应到共同点。

(3)姿态的共同性

研究表明,人体常用的姿态不过三十几种,按人类总人口比例来分配,平均二亿人就共有一个姿态。这的确是个惊人的比例。也就是说:你每做一个动作,可能就有二亿人和你有做这个动作的共同点。

倾听他人讲话是沟通的必要条件,如果倾听时能够找到彼此姿态上的共同点,并加以运用,对方一定会更有认同感。倾听时,频频点头的动作可以和对方的语言节奏相一致。姿态和动作渐渐变得相似时,表明沟通正在深入;沟通越深入,姿态就会越相似。这方面的铁证就是:老夫妻由于长期亲密沟通,彼此在姿态表情上也会变得酷似对方。你可以把身体主要部位的姿态和对方保持一致。试想如果对方小声地说话时,你声如狮吼,别人不吓一跳才怪呢,所以,在对方小声说话时,你也应小声一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