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呼吸机应用中的吸气触发和同步

呼吸机应用中的吸气触发和同步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所说的同步,是指患者的吸气触发与呼吸机的送气一致。

呼吸机应用中的吸气触发和同步

第三节 吸气触发和呼吸机同步

一、同步性能的评价指标

呼吸机性能的评价标准是触发灵敏度高和机器的同步性能好,作为量化的评价指标,则是触发的灵敏度和反应时间这两个重要评价参数。

1.触发灵敏度

当患者发生自主吸气动作,从机器管道内吸入少量气体,就会引起管道内气体的压力、流速等指标的改变,这种改变就能够触发机器进行送气。机器的触发灵敏度越高,则患者触发机器0所5m需l要的吸入气量就越少,对患者自主吸气做功的要求就越小。一般的成人呼吸机,患者只需吸入.以上的气体,就可以触发机器送气。

2.反应时间

反应时间是指从患者开始自主吸气,到机器将控制通气的气体送到患者的呼吸道的时间,这段时间越短越好。影响反应时间的因素有:机器性能因素(机械动作、压力上升的快慢)和机外因素(外接管道的长度和体积)。理想的反应时间为小于吸气时间的10%,一般电控的成人呼吸机的反应时间可达80ms,而气控呼吸机只达到200ms左右。

二、影响人机同步的因素

机器的吸气气流与患者的自主呼吸动作同时发生、同时终止称为人机同步。严格地说,人机同步应该包括整个呼吸周期的各个阶段,包括吸气触发、吸气保持、屏气、吸气/呼气转换、呼气等过程。一般所说的同步,是指患者的吸气触发与呼吸机的送气一致。影响人机同步的因素有:

1.患者的气道阻力

气道阻力高,甚至存在内源性PEEP的患者,患者自主吸气时需要克服的呼吸阻力大,从患者开始自主吸气,到气道内产生气流变化,被呼吸机探测到,有一个延迟时间。这是机器以外的因素。

2.机器的探测灵敏度

机器对气道内的压力变化或流量变化的感知能力,取决于传感器的性能(即工作原理)和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两个因素。

3.机器的响应时间

呼吸机的执行部件都是机械装置,产生动作时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从呼吸机探测着信号到吸气阀门打开,呼气阀门关闭,也有一定的延迟时间。这个因素完全取决于机器本身的设计和部件的性能。

三、压力触发方式

(一)压力触发

压力触发是最早出现,也是目前辅助通气最常用的方式。它是指在进行辅助通气时,患者完成呼气后,开始新的一次自主呼吸,呼吸机通过特定的压力传感器,来探测气道内压力的变化,当气道内的压力下降到预设压力值时(低于呼气末正压),就触发吸气,机器立即按设定的参数向患者送气。预设压力值称为压力触发水平(或压力触发灵敏度),由医生根据患者的自主呼吸情况进行调节。

(二)压力触发灵敏度

压力触发水平一般称为压力触发灵敏度(Pressure Trigger Sensitivity),它的数值表示低于呼气末正压的差值,一般设定为-1~2-cmH2O(即低于呼气末正压1~2cmH2O)。当患者的自主呼吸较弱时,可降低为-0.5~1-cmH2O,当气道压力较高,呼吸频率较快时,可提高至-2~3-cmH2O。触发灵敏度设置过高,可能导致自动的误触发。(www.xing528.com)

灵敏度的设置举例:如果呼气末正压(PEEP)设为5cmH2O,压力触发灵敏度的值设定为-2cmH2O,则当气道内压力降低到3cmH2O时,机器开始送气。

(三)影响压力触发灵敏度的因素

从使用者的角度看,影响压力触发灵敏度的因素,包括灵敏度的设置和调整、传感器的性能(即工作原理)、传感器的安装位置等因素。

传感器的安装位置通常在管路的呼气端、吸气端、Y形管附近,因此机器探测到的实际上是管路内的压力,而不是真正的患者气道压力,更不是肺泡内压力。因此,当患者自主吸气时,需要克服肺组织的弹力、PEEPi、气道阻力、气管插管阻力、呼吸管路阻力以后,才能触发传感器。在这个过程中的任何环节出现异常,都会直接造成吸气触发的延迟。从原理上讲,将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呼吸管路上是不合理的,正确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感受呼吸肌的电活动,另一种是将传感器安装在尽可能靠近肺泡的地方,如患者的大气道、人工气道。前一种方法从理论上看是最好的方法,但由于存在创伤性,操作难度大,无法推广应用。后一种方法也存在难以固定传感器位置、难以避免分泌物的污染影响、影响吸痰等问题,应用不多,通常为实验性研究。

四、流量触发方式

(一)流量触发

流速(流量)触发切换是指患者完成呼气后,开始新的一次自主呼吸,当气道内的气体流速(流量)下降到预设值时,机器立即按设定的参数向患者送气。预设值称为流速(或流量)触发水平(或流速触发灵敏度),可以根据患者的自主呼吸情况进行调节。流速触发的优点是触发稳定,灵敏度高,有利于患者吸入新鲜气体。

(二)流量触发灵敏度

在进行辅助通气时,呼吸机通过特定的传感器,来探测患者自主吸气时,气道内基础气流的流速变化,从而触发吸气。当气道内基础气流的流速下降一定值时,呼吸机就触发吸气,这个下降的值就是流量触发灵敏度。流量触发灵敏度的大小由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设定。

(三)流量触发的实现方式

1.常用的基础流量法

通常采用基础气流的方式来实现流速触发。具体的方法是:机器在上一次的呼气末,向管路中送出一个低水平的恒定流速的基础气流(一般为5~10L/min),从管道的送气管送出,气流经Y形接头,从呼气管到呼气阀排出机外。当患者发生自主的吸气动作时,气道内的基础气流将发生改变(减小),呼吸机监测气流的变化,当改变的幅度达到预设的触发灵敏度(一般为1~3L/min)时,就触发机器开始送气。例如机器呼气末的基础气流为8L/min,触发灵敏度设为-2Lm/in,则当气道内气体流速降低到6L/min时,机器开始送气。

低水平的持续气流要能够满足患者的吸气努力,流量触发灵敏度的设定水平要低于基础气流的水平,一般低2LPM以上。有的呼吸机有自动补偿功能,当流量触发灵敏度的设定水平高于基础气流的设定水平时,机器自动将差值部分补上。另外,为了保证必要的触发灵敏度,机器要自动检测管道的漏气量,自动给予补偿,保证正确的基础气流,在使用流速触发时,如果管道的漏气量大于基础气流,会引起自动触发现象。

2.直接流量测定法

有的呼吸机(如德尔格Evita4)采用高压伺服阀(HPSV),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反应速度,无须基础气流,另外为了防止误触发,只有气道压力差到一定幅度(如0.2mba)时,送气阀门才打开,兼顾了从新生儿到成人、极弱自主呼吸和进行脱机的患者。

(四)流量触发的特点

它的优点是与呼吸机的同步性好。流量触发可以用于所有呼吸模式,具有反应时间短,灵敏度高,患者做功减少,人机协调性好的优点。由于基础气流的存在,患者吸气时自主做功少, 自觉舒适。缺点是气体消耗增大,而且很难设定最佳的基础气流水平。如果灵敏度设置过高,患者只需吸入少量气流就能触发,则患者的活动、漏气都会导致误触发。如果管道存在轻微漏气,则可用适当降低灵敏度的方法来弥补,仍可使用。

当使用低水平(高灵敏度)的流量触发时,管道内的水分过多,可能导致自动循环。如果使用管道内的雾化,又可能抑制患者触发呼吸机的能力,因此不推荐使用。

不同的呼吸机的流量触发机制可能不同,因此在不同的呼吸机上,相同数值的灵敏度值可能代表不同的触发水平,不能进行简单的对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