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陕甘边区与延安精神:陕甘苏区的成果

陕甘边区与延安精神:陕甘苏区的成果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此,陕甘边根据地和陕北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了北起长城,南至渭北,西接庆阳,东临黄河共有20余县的革命根据地———陕甘苏区,拥有正规军两个师、9个团,共5000多人,游击队4000多人。

陕甘边区与延安精神:陕甘苏区的成果

三、陕北、陕甘边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陕甘苏区

(一)成立红二十七军第八十四师

对陕北根据地的第一次“围剿”失败后,蒋介石急忙从豫、晋、绥、陕、甘五省调集6个师,加上地方民团共6万人,于1934年10月开始对陕北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二次“围剿”。其进攻的主力是豫军高桂滋第八十四师、陕军井岳秀第八十六师和晋军两个师。

为了粉碎敌人第二次“围剿”,陕北特委一方面指示各县游击队带领赤卫队,配合群众斗争,实行坚壁清野,诱敌深入,分散敌军,袭扰敌军;另一方面,对在1934年9至10月间组建的红一团、红二团、红三团进行整编,于1935年1月30日在安定县白庙岔成立了红二十七军第八十四师,师长杨琪(后贺晋年),政委张达志。第八十四师成立后,立即集中红一团、红二团和几支游击队共700多人,在广大赤卫队的配合下,于1935年1月31日首战南沟岔,歼豫军高桂滋部一个连。接着乘胜东进,在清涧县连打两个胜仗。连续三次战斗,共歼高桂滋部两个连、一个排和一个民团,缴枪近200支,俘敌官兵百余人,揭开了第二次反“围剿”斗争的序幕。

1935年1月,经中共驻北方代表派驻西北巡视员黄翰建议,中共陕甘边特委书记惠子俊、军委主席刘志丹率红四十二师第二团北上,到陕北根据地安定县(今子长县)水晶灯盏湾看望了正在养伤的谢子长,就建立陕甘边和陕北两块苏区的党政军的统一领导机构以及组织第二次反“围剿”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达成共识。

(二)成立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和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

1935年2月5日,根据中共中央北方局的指示,陕甘边特委和陕北特委在安定县周家岘举行联席会议,决定成立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选举惠子俊为书记,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崔田夫、高岗等为委员,统一领导陕甘边、陕北两个特委的工作。同时成立了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为谢子长,副主席刘志丹、高岗(谢子长因养伤未到职,由刘志丹主持工作),统一领导陕甘边和陕北两个根据地的红军和地方武装

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后,根据联席会议确定的“集中主力红军,坚决打击和消灭深入根据地的高桂滋部第八十四师,对其他各师采取游击袭扰、相机歼灭”的战略方针,由刘志丹起草了粉碎敌人二次“围剿”的动员令,号召根据地全体军民紧急动员起来,为粉碎敌人二次“围剿”而英勇奋斗。同时,调陕甘边根据地红二十六军第三团及抗日义勇军北上陕北,和红二十七军第八十四师组成西北红军主力兵团,由军委直接指挥,集中作战。并把陕北各县红军游击队组编成7个游击纵队,负责组织发动群众,分配土地,发展群众武装,扩大根据地,实行坚壁清野,配合主力红军作战。(www.xing528.com)

(三)粉碎国民党的第二次“围剿”

红二十六军第三团和抗日义勇军共600人,于1935年4月下旬进入陕北革命根据地。4月22日在安定县寺儿畔打了第一仗,歼敌第八十六师一个连。5月1日,在白庙岔和陕北红军二十七军第八十四师主力会师,两部共2100余人,枪1500余支。5月4日,成立红二十六军、二十七军前敌总指挥部,刘志丹任总指挥,高岗任政治委员,统一指挥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作战。在刘志丹的指挥下,红军主力在各县地方军民的大力配合下,从1935年5月7日至8月20日的3个半月内,在东至清涧县,南至甘泉县,西至保安县,北至靖边县的广阔地域里,采取声东击西、长途奔袭、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等机动灵活的战术,先后歼敌豫军高桂滋部6个营又3个连、陕军井岳秀部一个加强营、晋军两个团又5个连,击溃敌军两个旅又4个营,歼灭民团多个,毙伤俘敌团长、副团长以下官兵5000余人,民团近千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马匹、现金、医药、被服等物资。国民党的第二次“围剿”被彻底粉碎。红二十六、红二十七军休整后,于9月15日返回延川永坪镇,迎接红二十五军。

(四)陕甘苏区形成

随着第二次反“围剿”斗争的节节胜利,陕北红军游击队和革命根据地迅速发展扩大,在延长、延川、延安、宜川等县建立了新的游击队和游击区,红军扩大了一倍多,游击队扩大了两倍多,解放了安定、延川、延长、安塞、保安、靖边6座县城。从此,陕甘边根据地和陕北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了北起长城,南至渭北,西接庆阳,东临黄河共有20余县的革命根据地———陕甘苏区,拥有正规军两个师、9个团,共5000多人,游击队4000多人。

(五)红二十五军与陕北红军会师

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活动在鄂豫皖根据地的红二十五军,在吴焕先(曾任红二十五军军长、政委,1935年8月21日在甘肃泾川县战斗中牺牲)、程子华、徐海东率领下,于1934年11月16日从河南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向平汉铁路以西转移,开始长征。12月,红二十五军转战到陕西洛南地区。此后,红二十五军在鄂豫陕边开展游击战争,开辟了鄂豫陕边革命根据地。红二十五军为了配合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北上,于1935年7月16日,从西安南秦岭丰峪口出发,西进甘肃,攻占两当县,转而北进,沿陕甘边界到达保安县豹子川,进入陕北革命根据地,9月9日到达延川县永宁山。刘志丹亲自起草《欢迎红二十五军的指示令》,并率领陕北红军南下迎接红二十五军,于9月16日在延川永坪镇与红二十五军会师。9月18日,在永坪镇东面石油沟召开了红二十五军与陕北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会师大会。为了统一指挥作战,在中央代表团的主持下,将红二十五军与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合编为红军第十五军团,全军团共7500余人,徐海东任军团长,程子华任政委,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高岗任政治部主任。下辖三个师,即:红二十五军编为第七十五师,师长张绍东,政委赵林波;红二十六军编为第七十八师,师长杨森,政委张明先;红二十七军编为第八十一师,师长贺晋年,政委张达志。陕甘边区的义勇军改编为西北义勇军,司令员为郭宝珊,政治部主任为马佩勋,归十五军团第七十八师指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