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万荣古今名人-纵横家张仪的故乡

万荣古今名人-纵横家张仪的故乡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章纵横家张仪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张仪,他的家乡就在山西省万荣县王显乡,其故里张仪村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张仪是魏国人,和秦国为邻。秦惠王为了感谢张仪,就免了公孙衍的相国职位,由张仪代替。魏襄王不明就里,就拜张仪为相。楚怀王恨死了张仪。郑袖急忙劝怀王放走张仪。张仪一生坚持推行他的连横策略,纵横捭阖,驾驭风云,使齐楚燕韩赵魏一致向秦,为秦之统一中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万荣古今名人-纵横家张仪的故乡

第一章 纵横家张仪

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张仪,他的家乡就在山西省万荣县王显乡,其故里张仪村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张仪小时候家里很穷,他和合纵家苏秦一道拜鬼谷子为师,在临猗县大嶷山一个山洞里就读,现在那儿和王显乡还遗留下许多有关他的遗迹和传说。

张仪学成之后,本想伺奉魏王,却没有被任用,就携妻子到楚相国昭阳门下为客。一天,昭阳在赤山宴请宾客,大家要求观看他的家藏珍宝“和氏璧”。昭阳为炫耀自己的富有,就拿出来让大家观看。突然,大缸内一条大鱼跃出,大家争相追看鱼时,价值连城的“和氏璧”竟不翼而飞。有人认为张仪家穷,是张仪所为,张仪不认账,昭阳就命家奴用皮鞭抽打,直打得张仪皮开肉绽,鲜血迸流。其妻痛哭着说:“这都是念书游说之故,要是在家种田,哪会受这等罪!”张仪开口问道:“你看我舌头还在吗?”其妻答道:“在哩!”张仪说:“在就有办法,咱就不会受穷!”

张仪是魏国人,和秦国为邻。他在家养好伤后,在苏秦的撮合下,当上了秦惠王的门客。他主张秦惠王拉拢部分弱国,进攻另一些弱国,达到兼并天下的目的,这就是他的连横策略。他首先想征服魏国,让魏国服从秦国,为其他国家做出榜样。

周显王四十年(前329),他和秦惠王商议,以公子华为大将,张仪为副将,率军夺取了魏国的蒲阳,旋又把蒲阳还给魏,借机劝魏襄王感谢秦惠王,并明确提出要用城池、土地相谢。魏襄王虽然不高兴,但经不住张仪的劝说诱惑,软硬兼施,只好把上郡,即现在的延安、榆林绥德一带献给了秦。秦惠王为了感谢张仪,就免了公孙衍的相国职位,由张仪代替。张仪为了推行他的连横战略,又请秦惠王免去他的相国职位,佯装投奔魏国,让魏襄王带头奉秦。魏襄王不明就里,就拜张仪为相。

魏襄王死后,哀王当政,他劝哀王向秦称臣。哀王不听,他又叫秦伐魏,夺取了魏的汾阴、皮氏、曲沃等地。

周慎靓王三年(前318),楚、魏、赵、燕、韩合纵攻秦,因意见和步调不一,被秦军击败。张仪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又劝魏哀王与秦和好,并自荐他为使者,到秦国当了相国。(www.xing528.com)

公元前313年,秦惠王想伐楚,惟忧齐楚联盟,就问计于张仪,张仪自请为使,对秦惠王说:“凭臣三寸不烂之舌,寻机游说,不怕齐楚不断绝关系。”他到楚国后,首先用重金收买了楚怀王宠臣靳尚,让靳尚引他见了楚怀王。他对楚怀王说:“我是为秦楚友好而来,如果你们能和齐绝交,秦惠王就把商君以前夺的六百里地还你,把他的女儿嫁你为妻,结为婚姻,世代友好。”

楚国的客卿陈轸认为,秦之所以重视楚,是怕齐楚联盟,如果楚与齐断交,秦必不怕楚,因此应先交地,再与齐绝交。三闾大夫屈原也支持陈轸的意见。怎奈楚怀王是好色贪利之徒,经不住张仪一番花言巧语和心腹大臣靳尚的左右,就决定与齐绝交,与秦和好,并派大臣逄(pánɡ)侯丑到秦接受土地。

张仪一到秦地,就假装脚部扭伤躲了起来。逄侯丑要见秦惠王,秦王不见,寻张仪,其门人推说伤未愈不能接见。逄侯丑把这些情况报告于楚怀王,怀王大怒,要发兵攻秦,结果十万大军惨败不堪,他只好献城求和。楚怀王恨死了张仪。

公元前311年,秦惠王要求楚怀王以武关换回楚的黔之地,楚怀王不要地,只要张仪。张仪为了秦国的利益,不顾个人安危,自请使楚,被楚囚禁并准备杀掉。

这时,靳尚急着对怀王说:“拘禁张仪,秦王一定会大怒,天下诸侯看到秦楚断交,一定会轻视楚国。”他旋又拜见楚怀王的宠夫人郑袖说:“张仪是秦王的有功大臣,秦王肯定会想办法要回。秦王有个漂亮女儿,要嫁楚王为妻,他一定会陪嫁许多漂亮的侍女,昂贵的妆奁,秦王的女儿会自恃其父之权势,成为楚王的夫人,那时你就会被轻视、疏远。”郑袖急了,求靳尚帮忙。靳尚让她赶快找怀王放走张仪,说这样张仪会感激你,他在中间起作用,秦惠王就不会把他女儿嫁给怀王,你的儿子就会成为太子。郑袖急忙劝怀王放走张仪。张仪回国后,秦惠王为他封地五邑,号武信君。

张仪又游说各国诸侯,实现了连横计策,回国复命,秦惠王病死,太子汤即位,即秦武王。武王在当太子时就不满意张仪的行为,加之多数大臣嫉妒张仪,张仪自感势孤力单,遂借辞回到魏国,于公元前310年在大梁病逝。

张仪一生坚持推行他的连横策略,纵横捭阖,驾驭风云,使齐楚燕韩赵魏一致向秦,为秦之统一中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