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包容:智慧感悟课全集

包容:智慧感悟课全集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3心随路转,避开人生中的死角做人不可过于执拗,要随缘而变。有一天,国王突发奇想,把两位木匠找来,说为他们举办一次比赛,限时三天,所比的项目就是看谁刻的老鼠最逼真,谁赢了谁就是全国第一的木匠,获胜者不但可以得到奖品,还可以得到册封。众人一致选择了第一个木匠,国王于是决定宣布比赛结果。这个结果让众人大跌眼镜,事实摆在面前,国王也只好把“全国第一”的称号给了第二个木匠。

包容:智慧感悟课全集

23 心随路转,避开人生中的死角

做人不可过于执拗,要随缘而变。在生活中,要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这其实就是给自己一个新的机会和新的希望,给自己一个新的方向。面向阳光,就不会看到阴影;转换方位,就能走出迷宫

从前有一个很小的国家,在这个国家里有两个非常杰出的木匠,水平难分高下。有一天,国王突发奇想,把两位木匠找来,说为他们举办一次比赛,限时三天,所比的项目就是看谁刻的老鼠最逼真,谁赢了谁就是全国第一的木匠,获胜者不但可以得到奖品,还可以得到册封。两人听后都点头同意了,各自回家去做准备。

在那三天里,两个木匠都在不眠不休地工作,但是谁也不知道对方的进展情况。到了第三天,在万众瞩目下,他们把已经雕好的老鼠献给国王,国王让大臣和百姓代表们都上前观看,一起做本次比赛的评审。

第一位木匠刻的老鼠栩栩如生、纤毫毕现,甚至连鼠须也会抽动,众人看后无不称奇。

而第二位木匠的老鼠则只有老鼠的神态,却没有老鼠的形貌,走近看则只有三分像。

众人一致选择了第一个木匠,国王于是决定宣布比赛结果。但第二个木匠对国王说:“国王的评审不公平。”国王反问道:“结果很明显,胜负已分,如何不公平?”这个工匠说:“要决定一只老鼠是不是像老鼠,应该由猫来决定,因为猫看老鼠的眼光比人还锐利呀!”

【藏经阁】

劝君不用苦劳神,唤作平常转不亲。冷淡全然没滋味,一回举起一回新。

——宗杲

国王想了想也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于是就叫人带了几只猫来,让猫来决定哪一只老鼠更逼真。没有想到的是,猫一放下来,都不约而同地扑向那只看起来并不十分像的老鼠,拼命啃咬、抢夺;而旁边那只栩栩如生的老鼠则完全被冷落了。

这个结果让众人大跌眼镜,事实摆在面前,国王也只好把“全国第一”的称号给了第二个木匠。比赛结束后,国王把第二个木匠找来,问其原因:“你是用什么方法让猫以为你刻的是老鼠呢?”(www.xing528.com)

木匠笑着说:“国王陛下,其实很简单,我只不过是用鱼骨刻了只老鼠罢了!而猫是根本不会在乎老鼠的形状的,刚才让它们在乎的是那股鱼腥味呀!”

在遇到问题时,人们难免会陷入“一条道走到黑”的困境,这时如果我们能多动一下脑筋,顺着情势、顺着道路稍微转个弯,也许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如果一个人为人处世过于呆板,他就会受到很多的白眼和鄙视,甚至会为自己招惹上不少的麻烦。星云大师教育我们说:“不墨守成规,不故步自封,才能在变化中求得进步;不短视近利,不好大喜功,才能在墨守成规中成长。”做人不能一味地固执,让人觉得你执拗而不随缘。人生的道路在我们的脚下,更在我们的心中,一个人的心要随路转,那样心路才宽。会转弯不是投机和耍滑头,而是一种变通,只要不违反原则和道德,那么会转弯的人就是有智慧的人。

有人把一只鼹鼠和一只松鼠同时装进了空的水泥管道,管道被埋入地下,一端通向地面的出口,另一端则用玻璃封住,并且在玻璃外面安装了一盏光线微弱的灯。

被关进水泥管道后,两只动物都焦躁不安起来,它们到处嗅着,用爪子使劲儿地抓着,寻找着出口。

这时,松鼠看到了管道一端微弱的灯光,它奋力扑向光源,可是,灯光被玻璃隔住了,松鼠一次一次地努力又一次次失败,但是它还不肯放弃,一再地扑向玻璃墙,直到筋疲力尽。

而鼹鼠的视力几乎等于零,它在水泥管里四处寻找,左突右冲,还时常被撞倒。可就是这样,在松鼠对着光源穷精竭虑的时候,鼹鼠却找到了另一端的出口。

这个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两种人生,两种生活态度:有一种人就像松鼠,被自己熟悉的目标吸引,一往无前,义无反顾,努力却都成了徒劳。有时阻碍我们的,正是我们所熟悉的目标和固有的经验,而成功并不只是玻璃墙后的那盏灯,也不会只有一条道路通往成功。

另一种人就像鼹鼠,靠着自己的智慧闯出了一条道路。鼹鼠没有一味朝着人多的方向走,而是学会转弯,不断地摸索寻找新的出口,从而取得最后的胜利。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要面临的转弯有很多,只有转好了那个弯,我们才能走得更好。成功的转弯是需要思想和智慧的,只要我们看准方向、脚踏实地,我们的脚步就不会落空。

遇到死角,我们要及时重新选择前进的方向。在人生的转弯处,等待你的是更好的风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