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道主义的呼唤:第三辑2001-2005

人道主义的呼唤:第三辑2001-2005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华夏出版社要立足于二次创业 听了你们的汇报我讲几句,汇报中提到的大社战略我是赞同的,一直想把华夏社办成一个大社,但近几年发展不快。不仅是华夏社,包括康复中心、基金会都有一个二次创业的问题。十年前,我们的基金会是全国最棒的,但现在被人家赶了过去,因此,华夏社也要立足于二次创业,拿出创业的精神状态来干活儿。将来华夏出版社发展了,要在推动人道主义上多做一些工作。

人道主义的呼唤:第三辑2001-2005

华夏出版社要立足于二次创业(1)
(二○○三年四月二十二日)

听了你们的汇报我讲几句,汇报中提到的大社战略我是赞同的,一直想把华夏社办成一个大社,但近几年发展不快。华夏社要走出徘徊,一步步做大,当然不是一步到位,而是要分步进行,还是需要有大的改革步骤。(你们讲的)机会是有的。机会也要创造,只要抓住了机会,大社战略才有可能实现,按照新闻出版总署对大社名社的指标要求,华夏社还有较大差距,可以作为长远发展的目标和模式。华夏出版社的牌子是好的,完全有条件把它办成大社名社,对此你们也是有信心的,我很高兴

你们的报告写得很清楚。时间不长,做了很多事情。当时对你们班子的安排党组也是很犹豫的,是冒了很大风险的。你们几个人来自不同的地方,老李原来又不是搞出版的。当时我就让智钧转达,这次任命首先是把文柱放在火上烤,他是一把手,责任重大。现在看来(这个班子)还是很不错的,你们有劲头,我也很高兴。

当前华夏社面临着二次创业的挑战。华夏社已经创出了一些名气和品牌,但不能停顿,要打造新的更高更大的品牌,要稳步发展,要按照创业的办法来做,争取短期内再上一层楼。你们已经不是小伙子了,要多找(培养)一些小伙子。华夏社的方向我不担心,关键是如何在实力上不断壮大,我想总是要有一些危机意识,我说过“停舟侧畔千帆过”,这里有一个不进则退的问题。不仅是华夏社,包括康复中心、基金会都有一个二次创业的问题。十年前,我们的基金会是全国最棒的,但现在被人家赶了过去,因此,华夏社也要立足于二次创业,拿出创业的精神状态来干活儿。华夏这个品牌很好,不用好就可惜了。

体制上要考虑出新的办法,要研究,要创新,这不能急,但也不能不做,要把握这个度。智钧在社里时在体制上做了改变,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后来智钧调到会里,出版社出现徘徊,被人家(别的出版社)超过去了。

改革也好,制度创新也好,关键是要产生活力。至于激励机制,不一定是奖金越高越好,有时候奖金过高很可能会腐蚀一些人。要做到多劳多得。现在是现出书现拿奖金,而长远的方式应该是奖金要与出版社的整体利益联系在一起。比如可否搞股份制的问题。我不是说要急于干,要看(政策)允许不允许,要引导大家不只是看眼前利益,要与社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考虑。搞股份制,社长、副社长、中层干部、一般干部有不同的股份,把个人利益与出版社利益结合起来。这样大家就不再过分注重眼前利益,不搞短期行为,而是追求整体利益。同时,你要走,这个股份不能带走,人才也就留住了。我是这么想,如果单单靠奖金、靠积累(不在体制上创新),别人又有可能走到我们前面去了。因此,思想上要放活一点,体制上不能落后,但也要立足现实,看不准的事摸索着做,不能打乱仗。

中国目前处在一个转型过程中,很多事情都没有定型,结构与观念都不适应,离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还有很大一段距离。国家就像一个有机的整体,全局与局部是连在一起的,要走向市场,不只是大环境有待完善,小的细胞也有待完善。但也不排除哪个细胞健康,具有活力,就能有所发展,优胜劣汰。特别是在变动的情况下,要保持一个活跃的思想,既要看现实,脚踏实地,也要看发展,眼界开阔。

你们班子能团结,这很好,都不错,但不是不能有不同意见,有一句话叫“和而不同”,不怕有不同意见,但能团结一致这就很好。

在体制上要创新,机制要活。最近,旅游业垮得很厉害。我给李继烈(康辉旅行社)打电话,他们裁员三分之一。企业能裁员是体制上健康的标志,是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过渡,属“断臂求生”。

目前报社是生存上的问题,你们(出版社)不存在生存问题,而是一个发展的问题。总得在体制上创出一条路,但也不要刻意追求,要讲求实效。将来华夏出版社发展了,要在推动人道主义上多做一些工作。(www.xing528.com)

中国现代化进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现在有很多人以为GDP水平上去就行了。但实际上现在经济体制上问题还很多,政治体制改革还十分滞后,同时,人们能不能适应,这是个大问题。还有很多矛盾和困难有待克服,有些是短期的,有些是长期的。改革不出大事就是好的,出点小事、中事也是正常的。包括这次处理“非典”,这不能算做非常大的事件,充其量也就是一个中等事件,还出现了问题,因此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激励机制中没有企业文化也是不行的,这一点你们要斟酌、要思考,思想要活跃一些,不能固步自封。新机制不能只包涵经济指标,还要包涵道德、文化指标,不能不讲道德。一个人独善其身很难,但不善其身也不行。没有文化、没有理想、没有事业作为背景是不行的。要把我们的工作,当做一个事业来办,要咬牙,要拼命,使出版社再上一个台阶

人才问题是双向的问题,别的出版社也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但是,我们(出版社)的人才流失是很严重的。

华夏社从成立之初到现在几届班子更替,长期徘徊的局面也有七八年了,哪有什么事是一帆风顺的?你们是受命于危机、危难之中,华夏社长期徘徊的局面要靠你们班子来打破。你们还可以稳定地干上十年。一定要下决心把工作搞上去。

说实话,我真想在人道主义领域再搏一搏。

今天请大家来就是想和大家聊聊天,不是做什么指示,我不在一线,智钧是会里的领导,他的话是指示。

等“非典”高发期过后,我再到社里去看看大家。

【注释】

(1)这是邓朴方同志在华夏出版社领导班子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与会人员有中国残联副理事长王智钧、华夏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高文柱等同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