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培养男孩积极情绪,提升情商

培养男孩积极情绪,提升情商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孩子愤怒时,做家长的要对孩子的情绪表示理解,并禁止孩子在发怒时打人。一旦出现这种行为,家长应立即给予惩罚。经过一段时间小男孩终于把栅栏上所有的钉子都拔掉了。家长应该像那位父亲一样,把发脾气的危害性告诉孩子,让孩子一步一步地改正这种不良情绪。对此,家长应表示理解,并以轻松的语调与孩子谈论他害怕的事情。

培养男孩积极情绪,提升情商

13.及时改变孩子的不良情绪

要想让孩子快乐成长,关键就是帮助他们学会调整情绪。对情绪的认知和表现,影响孩子的做事方法。

同大人一样,孩子也会产生各种不良情绪。愤怒、沮丧、难过、悲伤……这些不良情绪,常常困扰着孩子,阻碍孩子学习和成长。举例说,人们会经常碰到沮丧的孩子,他们想要将自己所受的伤害说出,但却不知从何处发泄;也常会遇到需要痛哭一场的孩子,在哭泣完毕之后,又和小朋友有说有笑,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这说明,孩子与大人一样,有时难免需要大哭一场,借此来松弛一下情绪,以利于继续生活。从另一个方面看,每个人都渴望向别人倾诉,这是一个正常人的正常心理。对生活中不顺利的遭遇加以谈论、哭诉,能使人重振精神。

因此,面对孩子的种种不良情绪,家长要做的,就是如何帮助孩子把不良情绪释放出来。善于给孩子一个发泄和倾诉的空间,也就把握了调整情绪的杠杆

当孩子愤怒时,家长应坚持要求孩子用语言而不是用动作来表达愤怒。当孩子生气时,鼓励他大声讲出来,并尽可能说出原因。接着,帮助孩子找到愤怒的原因。孩子有时需要成人的提示来回想自己生气的理由。当孩子愤怒时,做家长的要对孩子的情绪表示理解,并禁止孩子在发怒时打人。一旦出现这种行为,家长应立即给予惩罚。家长应鼓励孩子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愿望,而不是用委屈和抱怨的消极态度。

孩子也会发脾气。孩子最初发脾气是为了发泄愤怒和不满,当他发现这样做可以控制成人,让成人满足自己的各种要求时,发脾气就成为一种向成人提要求的手段,而表达愤怒和不满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当孩子出现这样的问题时,家长不可以在这时候答应孩子的任何要求。不让孩子以为发脾气就能得到他想要的东西。告诉孩子有什么要求可以直接讲,不能用拉长脸的方式向大人提出来,应学会直接用言语表达自己的需要。

在孩子一开始发脾气时,就想办法制止。家长可以走开,不理睬他,或把他领到自己的房间里去,也可以严厉地高声训斥他。但不论用哪种方式,目的是制止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同时准备对其加以适当的惩罚,让他记住,下一次绝不可以再这样做。如果这次是重新犯错误,还可以给予一些具体的处罚,比如,不许玩玩具,不许看电视等等。总之,要让孩子感到发脾气带来的后果简直糟透了,以后再也不能这样做了。

此外,当孩子要发脾气时,家长不妨抢先一步发火。孩子在一些地方特别容易发脾气,如在商店里或家里来客人时,家长在这些场合往往态度过于温和、妥协,使孩子觉得有可乘之机。所以,家长越是在这样的场合越要态度坚决、语气强硬,使孩子不再利用这些机会提要求。最重要的,就是阻止爱发脾气成为孩子的习惯,一旦养成了习惯,对将来为人处世都是不利的。

从前,有个脾气很坏的小男孩。一天,他父亲给了他一大包钉子,要求他每发一次脾气都必须用铁锤在他家后院的栅栏上钉一颗钉子。第一天,小男孩共在栅栏上钉了17颗钉子。过了几个星期,由于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小男孩每天在栅栏上钉钉子的数目逐渐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坏脾气比往栅栏上钉钉子要容易多了……最后,小男孩变得不爱发脾气了。(www.xing528.com)

他把自己的转变告诉了父亲。他父亲又建议说:“如果你能坚持一整天不发脾气,就从栅栏上拔下一颗钉子。”经过一段时间小男孩终于把栅栏上所有的钉子都拔掉了。

父亲拉着他的手来到栅栏边,对小男孩说:“儿子,你做得很好。但是,你看一看那些钉子在栅栏上留下的那么多小孔,栅栏再也不会是原来的样子了。当你向别人发过脾气之后,你的言语就像这些钉孔一样,会在人们的心灵中留下疤痕。你这样做就好比用刀子刺向了某人的身体,然后再拔出来。无论你说多少次对不起,那伤口都会永远存在。其实,口头上对人们造成的伤害与人们肉体上受到的伤害没什么两样。”家长应该像那位父亲一样,把发脾气的危害性告诉孩子,让孩子一步一步地改正这种不良情绪。

一般来说,感情敏感、脆弱只是孩子个性的一个方面,它可能有助于、也可能有害于孩子性格的正常发展。当孩子感情脆弱时,作为家长要给孩子尽量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并能及时地给孩子予以帮助,正确地对孩子进行引导、教育。敏感的孩子容易与同伴发生争吵。平时,家长同孩子谈话时可提出各种问题,让他想想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应采取什么不同的方法来避免感情冲动。当孩子悲伤时,让他好好地哭一场。此时,家长无须过多地干预,只要平静地坐在孩子身边,让他感到父母的体谅和支持。有时,孩子会投入家长的怀抱,需要家长紧紧地拥抱和轻轻地抚摸。但有的时候,他只需一个人独处,静静地体味自己的悲伤。

有些事情,只有在他安静下来后才能逐步帮助他深切地体察事物,教他更好地处理不愉快的事。在问题棘手的情况下,可暂时让孩子回避一下,换个环境休息一会儿,过会儿再帮他解决问题。

有时候,孩子更容易感到恐惧。一个人若不知道害怕,就很容易遇到危险,但恐惧过多,也难以过上正常的生活。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的关键在于帮助他们对引起恐惧的因素进行理智的思考。首先,要理解孩子的恐惧。三四岁儿童开始关注周围的世界,由此产生许多担忧和恐惧,经常无根据地对人或事产生惧怕心理。对此,家长应表示理解,并以轻松的语调与孩子谈论他害怕的事情。如果孩子对现实生活的事物,如地震洪水战争等感到恐惧,家长可以针对这些事情与孩子进行讨论,告诉他在这样的事发生时有哪些措施可以保护自己和家人不受伤害。

如果孩子对幻想的东西产生了恐惧,家长应明确告诉他,这样的东西是根本不存在的。

如果孩子在一段时间里经常害怕,但又说不出为什么,家长应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谈话,从中找到困扰他的原因,并及时进行正确地引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