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宽容装进去,烦恼挖出来

宽容装进去,烦恼挖出来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生在世,有很多的时候,我们是需要别人宽容,也有时候需要宽容他人。一味嫉妒、愤怒,只会让自己陷入孤立和烦躁当中。相反,宽容的人更容易得到他人的尊重。为了能进一步了解到民情,他决定徒步前行旅行。

宽容装进去,烦恼挖出来

9.把宽容装进去,把烦恼挖出来

有位学僧千里迢迢来到湖南找石头禅师学习。见到石头禅师时,石头禅师就随口问他:“你从什么地方来?”

学僧恭敬地回答:“我从江西来。”

石头禅师点点头继续又问道:“那你见过马道禅师吗?”

学僧依旧很恭敬地回答:“见过。”

于是石头禅师顺手指着院子角落里的一堆木柴,问道:“马道是不是像那一堆木柴呢?”

学僧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也实在想不明白,而且最关键的是,他觉得这个石头禅师很坏,把他敬重的马道禅师比做一堆柴火,还问他像不像,同时也觉得自己在石头禅师这里也学不到什么禅理,于是就又回到江西见马道禅师,并向马道禅师叙述了自己的困惑。

马道禅师听完后,安详地笑着问学僧:“你觉得那一堆木柴有多重?”

学僧回答:“我没称过,看样子大概有个八九十斤吧。”

马道禅师笑笑说:“那你的力量也太大了。”

学僧不解地问:“您为什么这么说啊?”

马道禅师说:“你从湖南那么远的地方,背了八九十斤的一堆木柴回来,要不是很有力量,怎么能回来呢?”

人生在世,有很多的时候,我们是需要别人宽容,也有时候需要宽容他人。一味嫉妒、愤怒,只会让自己陷入孤立和烦躁当中。相反,宽容的人更容易得到他人的尊重。

一天亚历山大大帝骑马微服私访的时候来到一个小镇,住在一个小客栈里。为了能进一步了解到民情,他决定徒步前行旅行。一天的行程让他很是疲倦,于是他准备回客栈休息,就在这会他发现自己处在一个三岔路口,到底往哪个方向走,此时一点方向都没有了。

亚历山大正在寻找的途中看见一个军人。于是,他走上前去问道:“朋友,你能告诉我去××客栈的路吗?”

那个军人叼着一只大烟斗,很高傲地抬着头打量了一下这位身着平纹布衣的“旅行者”,傲慢地答道:“朝右走!”

“谢谢!”大帝又问道,“那这离客栈有多远呢?”

“一英里。”那军人很生硬地说,并瞥了大帝一眼。

大帝抽身道别,刚走出几步又停住了,回来微笑着问到那个军人说:“请原谅,我可以再问您一个问题吗?如果您允许的话,能问下您的军衔吗?”

那个军人很高傲地猛吸了一口烟说:“猜嘛!”

大帝风趣地说:“中尉?”

那个军人嘴唇动了下,憋了大帝一眼,这个意思是说他不止中尉军衔呢。

“上尉?”大帝继续说道。

那个军人继续摆出一副很了不起的样子说:“你就不敢说得高一些吗?”

“那么,您是少校?”大帝再次问道。

“是的!”他高傲地回答。于是,大帝敬佩地向他敬了礼。

少校转过身来,摆出一副对下级说话的高贵神气,问道:“假如你不介意,我想问问你见过最大的官是什么级别吗?我听你这一连串的猜,知道官级大小。”

大帝乐呵呵地回答:“你猜!”

“中尉?”(www.xing528.com)

大帝摇摇头说:“不是。”

“上尉?”

“也不是!”

少校走近仔细看了看说:“你见过少校不成?”

大帝镇静地说:“继续猜!”

少校取下烟斗,那副高贵的神气一下子消失了。他用十分尊敬的语气低声说:“难不成你还见过部长或将军?”

“快猜着了。不过我见过比他们更大的官。”大帝说。

“您是将军的部下吗?”少校很忐忑地问道。

大帝说:“我的少校,请再猜一次吧!”

少校的烟斗霎间从手中一下掉到了地上,心想:“比部长还要大的官,这是什么人啊,不管是什么级别,我这下可是碰到老虎屁股了。不管怎么着还是先道歉吧!猛地跪在大帝面前,忙不迭地喊道:“尊敬大人,饶恕我吧!虽然我还不知道您是什么官衔,但我知道您肯定是比我高很多,请饶恕我!”

“饶恕你什么?我的朋友。”大帝笑着说,“你又没伤害我,我只是向你问路,你告诉了我,我应该谢谢你才对的啊!”

有位青年脾气非常暴躁、易怒,总是喜欢与别人人打架,所以大家都不喜欢他。都不愿意和他玩儿。

一天,青年无意中游荡到广德寺,正巧听到无广禅师在说法,青年听后决定痛改前非,就对无广禅师说:“师父,我听了您说的法,很有道理,从今以后我再也不跟别人打架了,即使别人把唾沫吐到我的脸上,我也会忍耐地拭去,默默地承受。”

无广禅师说:“那又何必呢?不如让唾沫自干吧,不用去拂拭!”

“那怎么可能?为什么要这样忍受?”青年疑惑地说。

“这不是什么忍受不忍受的问题。唾沫吐到脸上,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侮辱,微笑着接受就可以了!”无广禅师和气地说。

“如果拳头打过来呢?”青年说。

“一样呀,不用太在意的!只不过一拳而已嘛。”无广禅师微笑着说。

青年最终还是忍耐不住,于是举起拳头向无广禅师的脑袋上挥去,并问:“和尚,现在感觉怎么样?”无广禅师非常关切地说:“我的头硬得就像一块石头,能有什么感觉呢,倒是你的手,有没有打痛呢?”

青年哑然,无话可说。

佛法云:故见怨或亲,非理妄加害,思此乃缘生,受之甘如饴。就是说当怨敌或亲友没有任何理由地伤害我们的时候,我们不应该生气或者暴怒,而是应该想到“这些伤害都是从因缘聚合而生的”,欣然承受就可以。

在我平日里,不免还会遇到一些他人的损害。一些怨敌无端地给我们造成一些伤害,可能是身体上的,也可能是精神上的,面对他人的伤害,如果总是想着以牙还牙、以怨报怨,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原因很简单,他人在实施伤害行为时,必然是他心中有烦恼或者怒火所制而不能自主,如果在此时遇到了抵抗,不但不能顺利阻止反而会火上加油。

“沙门四法”的原则是:骂不还口,打不还手,不以嗔怒对嗔怒,不以揭短对揭短。如果以怨报怨,就违背了出家人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即使再德高望重,平日修持的功德,也会在瞬间毁坏殆尽。于人无益,于己有害。

让心理平衡有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学会忘记。总是对别人的坏处“念念不忘”,实际上最受其害的就是自己的心灵,同时自己也快乐不起来。轻则自我折磨,重则可能疯狂地实施报复,最终落得害人害己的结果。

学会忘记也是成大事者的一个特征,只有既往不咎,才可甩掉内心沉重的包袱去前行。很多时候,人们误以为“恶”的,实则未必是真的“恶”。换一个角度说,即使是真的“恶”,对方心存歉疚,诚惶诚恐,你若能做到不念旧恶,并以礼相待,说不好对方可能“弃恶从善”。

静品禅心

总是把烦恼带在身上,是永远也得不到快乐的。时时宽容他人,自己也能得到解脱,也能给了别人一份愉悦,同时也能受到对方的尊敬。

宽容别人,以德抱怨,是一种人生的智慧,是聪明人的处世原则。相信你的朋友就会很多。总是不肯宽恕和原谅他人的人大多都是自以为聪明的人,永远也得不到他人的尊敬。常记他人的恩惠,人生的路会越走越轻松,越走越宽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