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手厥阴心包经,艾灸五十病,穴位定位及简易取穴指南

手厥阴心包经,艾灸五十病,穴位定位及简易取穴指南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妇女应于第4肋锁骨中线向外1寸处定取。简单取穴:向前伸臂仰掌,掌根第1腕横纹正中(大陵)直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5.间使(经穴) 定位: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

手厥阴心包经,艾灸五十病,穴位定位及简易取穴指南

1.天池
定位:当第4肋间隙,乳头外1寸,前正中线旁开5寸。
简单取穴:仰卧,先定第4肋间隙,然后于乳头中点外开1寸处取穴。妇女应于第4肋锁骨中线向外1寸处定取。
作用:宽胸理气,宁心安神。
主治:胸闷胸痛,心烦,咳喘,胸胁痛,乳腺炎,乳汁不足。

2.天泉
定位:在臂内侧,当腋前纹头下2寸,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
简单取穴:向前方伸臂仰掌,腋前皱纹上端与肘横纹上的曲泽穴连成直线,在此直线上,腋前纹头下2寸处。
作用:舒经活络。
主治:心悸,心痛,咳嗽,乳腺炎,乳汁不足,臂痛。

3.曲泽( 合穴)
定位: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简单取穴:仰掌,微曲肘,肱二头肌腱尺侧,在肘横纹上。
作用:清心安神,缓急止痛。
主治:心悸,心痛,热病烦躁,咳喘,胃痛,呕吐,口干,肘臂痛,手臂震颤。
3.曲泽(合穴)

4.郄门(郄穴)
定位: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简单取穴:向前伸臂仰掌,掌根第1腕横纹正中(大陵)直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两筋之间)。
作用:宁心安神,调理气血。
主治:心痛,心悸,胸痛,胃痛,咯血。

5.间使(经穴)
定位: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简单取穴:向前伸臂仰掌,掌根第l腕横纹正中(大陵)直上3寸(一夫),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两筋之间)。
作用:宁心安神,合胃祛痰。
主治:心痛,心悸,心烦,胃痛,呕吐,癫,精神病疟疾,臂痛。(www.xing528.com)

6.内关(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阴维)定位: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简单取穴:向前伸臂仰掌,掌根第l腕横纹正中直上2寸(3指),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两筋之间)。
作用:宁心安神,镇静止痛,理气和中。
主治:心悸,怔忡,心痛,心肌炎,神经衰弱癔症,精神病,小儿惊风,呃逆,恶心,呕吐,胃痛,咳喘。

7.大陵(原穴,输穴)
定位: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简单取穴:向前伸臂仰掌,掌根第l腕横纹正中,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两筋之间)。
作用:清心安神,宽胸理气。
主治:心痛,心悸,神经衰弱,癔症,癫,精神病,胃痛,呕吐,腕关节痛

8.劳宫(荥穴)
定位:穴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简单取穴:轻握拳,中指指尖所指之处。
作用:清心安神。
主治:发热,鼻衄,口舌生疮,口臭,咯血,中风,昏迷,心痛,癫,精神病,手颤。

9.中冲(井穴)
定位: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简单取穴:在中指的指腹尖端。
作用:清热、开窍、利喉舌。
主治:中风,中暑,虚脱,休克,昏迷,热病,心痛,心烦,小儿夜啼,舌炎,癔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