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告别社交热情过度:习惯创造卓越!

告别社交热情过度:习惯创造卓越!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东院的小吴已经年近30了,可是就是不找对象,A女士几次催小吴的妈妈说:“这孩子不错呀!怎么还不给介绍一个,别耽误了!”小吴的妈妈只是摇头叹气,说:“这事过段时间再说吧!”她煞费苦心找了一大堆适龄女孩的照片,星期天一大早就赶到小吴家让他挑选。

告别社交热情过度:习惯创造卓越!

7.热情不能滥用——告别热情过度的社交习惯

A女士是个非常热情的人,谁有什么事只要说一声,她立刻就会赶去帮忙,她自己常说:“我嘛,别的不敢说,就是有个热心劲儿!”热情是一件好事,不过很多时候,她身边的人并不喜欢她的热情。东院的小吴已经年近30了,可是就是不找对象,A女士几次催小吴的妈妈说:“这孩子不错呀!怎么还不给介绍一个,别耽误了!”小吴的妈妈只是摇头叹气,说:“这事过段时间再说吧!”吴妈妈是摆明了让她别管,但热情的A女士却没弄懂人家的意思。她煞费苦心找了一大堆适龄女孩的照片,星期天一大早就赶到小吴家让他挑选。小吴的脸色很难看,勉强说:“请您带走吧!我不想交女朋友厂但A女士却执意让他选几个,最后惹得小吴大声嚷起来:“您有什么资格管我,马上出去,我家不欢迎你!”A女士灰溜溜地走了。事后才知道,小吴已经谈婚论嫁的女友出车祸死了,他现在根本没心情交女朋友。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A女士也曾懊恼地说:“我怎么总是吃力不讨好呢?难道热心也有错吗?”

热心没错,可是对人热心过度了就是错。A女士总是热情无度,不会审时度势,结果她自认为是在热心做好事,但她周围的人却都大呼吃不消,看来过度热情实在不是一个好习惯。在与人交往时,一个冷冰冰的人是不会受欢迎的,但是过度挥洒自己的热情也会惹人厌烦。

中国人天性热情,提倡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于是,生活中很多人就养成了过度热情的习惯,总是不分场合不分对象地挥洒自己的热情,这也实在是一种失礼的行为。

与中国人的热情不同,外国人大都强调个性独立。所以,如果你对他们过度关心,他们就不会认为你热情,而是干涉了他们的自由。

有一位英国女士在中国呆了三年,汉语说得不错。有一位中国朋友,热情邀请她去自家作客。却之不恭,英国女士也就答应了。进了门后,中国朋友又是拿水果又是倒茶的,并让自己的母亲陪客人聊天,她就进厨房炒菜上了。老太太也很热情,亲热地拉着手问:“姑娘,你多大了?”英国女士愣了一下,勉强回答说,自己生于上世纪70年代。老太太掐指一算,继续问:“那你30多了吧?结婚了吗?”这位女士面带不悦地回答:“没有!”老太太一拍巴掌“那哪行啊?!再不结婚就太晚了,赶紧找一个,咦?你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啊!”英国女士再也坐不住了,她站起来胀红了脸说:“我的身体很健康,结不结婚我也有选择的自由,对不起,我还有事先走了,麻烦您转告您女儿吧!”说完就走了。老太太目瞪口呆地坐在那里,“这外国人脸怎么这么急呢!”

生活中,很多外国人都对中国人的热情大呼“吃不消”,他们认为过分的热情侵犯到了他们的隐私。所以如果和外国人交往的话,不妨谈谈天气美食,太过热情的关心就不必要了。(www.xing528.com)

生活中因过分热情的习惯而引起的尴尬事也不少。

小赵中专毕业后被分到某机械厂当工人,在他实习的3个月里,带班师傅对他精心指导,关爱备至,等实习期结束后,为了感谢师傅的关爱,小赵一家就决定请师傅吃顿饭。一家5口和小赵师傅一起到了市里有名的楚天酒楼吃饭,吃得正热闹的时候,小赵发现师傅头上的帽子还没摘下来,就关心地说:“师傅,把帽子摘下来吧,这里很暖和呀!”师傅连忙摆手说:“不,不!我身体不好,还是戴着吧!”小赵急了:“那怎么行?不摘帽子,吃得满头大汗!待会儿出去风一吹就着凉了!”师傅还是坚决不肯摘帽,而他们这桌的喧哗也引得不少食客往这边看,小赵见师傅说什么也不肯摘帽就“腾”地站了起来,一下子把师傅的帽子摘了下来,然后他傻眼了,师傅的头发一半很浓密,一半却只有稀稀落落的几根,原来师傅小时候头部被开水烫过,烫伤的那一半不长头发,因此才戴帽子遮掩。在几十双眼睛的注视下,小赵迅速又把帽子戴在了师傅头上,结果大家尴尬极了,没坐几分钟,师傅就称身体不适起身走了。

荷马曾说过:“催赶想多呆一会儿的客人和挽留告辞的客人,同样都是失礼的。”人想要做到好客有礼,就应该对临门的宾客表示欢迎,并在他起身告辞的时候将他送出家门。小赵却没能明白这个道理,因为过度热情,他把热闹的聚会变成了一场灾难。

习惯视点

人与人之间都有个交际距离,因此我们千万不要养成热情过度的习惯,待人过于热情的人,实际上是在过于强硬地拉近双方的距离,这样做引起对方的不悦就是难免的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