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曾国藩教你如何巧妙应对人际交往

曾国藩教你如何巧妙应对人际交往

时间:2023-1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吾近年专以至诚待之,此次亦必以江督让之。即与他人交际,亦须省己之不是。弟向来不昔认竿十错字,望力改之。同别人交往的时候,也一定要随时反省自己不对的地方。弟向来不肯向别人认半个“错”字,希望以后能够用心改正这个毛病。

曾国藩教你如何巧妙应对人际交往

二七、致沅弟:与他人交际,须省己之不是

【原文】

沅弟左右:

初四日接二十八日的来信,初五日又接三十夜的来信,俱悉一切。

二十日之寄谕(令余入觐者),初二日火复奏,均于初三日交专差带去,想已收到。顷又得初一日寄谕,今回江督本任。

余奏明病体不靛用心阑丈,不能见客乡说,既不堪为星俊,又岂可为江督?即日当奥疏恭聋。余回任之说,系小泉疏中微靠其意,兹将栾折片并来信抄寄弟,余回信亦抄阗。

弟信云“完景利禄利害计较甚深”,良为确论。煞天下滔滔,当今疆支中不信倚欺等人,更有何人可信可倚?吾近年专以至诚待之,此次亦必以江督让之。余仍请以散员留营,或先开星谈、江督二缺,而暂留,协办诌军亦可,乞归林泉亦才易易。

弟住家年余,值次山、筱泉皆系至好,故得优游如意。若地方大支小有隔阂,则步步皆成荆棘。住京苯病,尤易才告怨丛谤。余反复筹思,仍欧散员留营为中下之策,此外皆下下也。

弟开罪于军机,凡有廷寄:皆不写寄弟处,机由官相轱咨,亦殊可佑。若圣意于弟,则未见有薄处,弟惟诚心竭力做去。吾尝言:“天道忌巧、天道忌盈、天道忌贰”,若甫在向用之际,而逮萌前却之见,是贰也。即与他人交际,亦须省己之不是。弟向来不昔认竿十错字,望力改之。顺问近好。

同治五年十一月初七日

【译文】

沅弟左右:

初四日接到弟二十八日的来信,初五又接到三十夜的来信,知道了一切情况。(www.xing528.com)

二十日的寄谕(命我入朝觐见),初二的复奏,都在初三日交由专差带去,相必也应该收到了。

刚刚又接到初一的寄谕,叫我回江督担任原职。我向朝廷奏明自己近来多病,没办法用心阅读文章,更不能见客多说话,既然不能担任钦差大臣,又怎可担任两江总督呢?当日就写了奏章,推辞了这个职务。

另外关于回到原任之事,在小泉的奏疏中稍微提到了一下,现将他的折稿和来信抄寄给弟,我给他的回信也一并抄阅寄去。

弟弟在信中说“宠荣对利禄利害计算得太多”,现在看来的确是这样。但现在世上人太多,事情处理起来也纷乱没有章法,当今的疆吏如果不信赖倚仗这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可以信赖倚仗的呢?

我近来很诚心的对待他,这次也必定也要让他担任两江总督一职。我仍请求自己以散员的身份留在军营,或者先辞去钦差、江督二职,暂留军营协办治军也可以,若要解甲归乡就很难了。

弟弟在家住了一年多,正好旁到次山、筱泉都是非常好的朋友,所以能够优游如意。倘使地方大官与我们小有隔阂,就会让我们步步难行了。

如果辞去官职而呆在京城养病,则更容易惹得别人非议。我反复考虑仍以散员留营为中下之策,其他都不是明智之举,乃下下之策。

弟弟得罪了军机处的人,所以朝中凡有廷寄,都不写寄弟处,一概由官递相转送公文于弟处,也很令人奇怪。

皇上对弟弟则没有有什么减薄的地方,贤弟只要尽心竭力地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即可。'我曾说过:“天道忌恨伪诈,天道忌恨自满,天道忌恨不专一”,就像以前正受重用之时,即刻又萌发前却后退的想法一样,这就是“贰”了。

同别人交往的时候,也一定要随时反省自己不对的地方。弟向来不肯向别人认半个“错”字,希望以后能够用心改正这个毛病。顺便问一下近来的状况。

同治五年十一月初七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