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疾脉:脉学粹要三字经释文及含义

疾脉:脉学粹要三字经释文及含义

时间:2024-0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释文]疾者迅急也,疾脉又称急脉。疾脉的含义有二:一是疾病病情深重,十分危急;二是脉率迅急,一呼吸之间七八至。

疾脉:脉学粹要三字经释文及含义

1.脉象

疾脉急,七八至。

[释文]

疾者迅急也,疾脉又称急脉。疾脉的含义有二:一是疾病病情深重,十分危急;二是脉率迅急,一呼吸之间七八至。

2.主病

阴阳竭,真元脱,病极危,不可治。

婴儿见,应无瘥,劳瘵病,莫蹉跎。

[释文](www.xing528.com)

(1)主病:疾脉是危重病脉象,当伤寒温病发展到危重阶段,阳极盛,真阴耗竭,元气大伤,真气欲脱之际,可出现疾脉,脉来一息七八至。根据疾脉的虚实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疾脉按之益坚是阳亢无制,真阴重损之侯;若疾而虚弱无力是元阳将脱之征。

(2)正常脉:婴儿是稚阴稚阳之体,心脏功能发育未臻正常,必须以较快的搏动频率来维持机体生长发育之需,故可见一息七又至,此时当属平脉,不作疾脉论。

疾脉又称急脉。疾脉的含义有二:一是疾病病情深重,十分危急;二是脉率迅急,一呼吸之间七八至。

(3)脉理:阴是阴精、元精;阳是阳气、元气;阴阳相互为根,相互依存,以维持人体之动态平衡,所谓“阴平阳秘,疾病乃治”。因伤寒、温病等外感热病发展到极期,真阴耗竭于上,孤阳亢越于之,元气将脱,脉气散越,则出现疾脉(极脉)。

3.脉因证治

(1)春温伏热自发:春温病,冬月感受外邪潜伏人体过时而发,正如《内经》所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初起即出现高热、口渴心烦、溲赤等里热证,或见神昏谵语、阳毒发斑等危急重症。可用中成药至宝丹、紫雪丹、安宫牛黄丸等,配合支持疗法或可挽救于万一。

(2)劳瘵逆证:劳瘵又称痨病,相当于现代医学之结核病,以肺痨最为常见。肺痨晚期之逆证表现为大肉脱陷,骨枯发焦、潮热不解、胃气大伤、大咯血、反复发作、短气不续、动则大汗、脉数细而数疾。如《丹溪心法劳瘵·附录》载:“盖劳之内……不能保养性命,酒色是贪,日夜耽嗜,无有休息,以致耗散真元,虚败精液。”《灵枢·玉版篇》曰:“咳,脱形,身热、脉小以疾。”治疗可用百合金汤补肺益肾,滋阴降火。并酌加龟甲、阿胶冬虫夏草五味子、胡黄连、银柴胡等培补真元,清退虚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