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底线是不可践踏的红线

在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底线是不可践踏的红线

时间:2023-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底线”是一个非常常用的词汇。故此,底线被引申为个人、社会和国家生活中不可触碰的红线。一旦突破底线,将会丧失“球权”,对个人、社会或国家来说,则可能出现无法接受的后果。站在理论的高度上,可以从真理的尺度、价值的尺度和自由的尺度三个方面来说明底线及其意义。真理、价值和自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重要维度。

在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底线是不可践踏的红线

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学习中,“底线”是一个非常常用的词汇。它的本义是指足球篮球羽毛球运动场地两端的边界线。球一旦越过底线,就会被裁判定为死球,把球踢出或打出底线的球队也将丧失球权。故此,底线被引申为个人、社会和国家生活中不可触碰的红线。一旦突破底线,将会丧失“球权”,对个人、社会或国家来说,则可能出现无法接受的后果。站在理论的高度上,可以从真理的尺度、价值的尺度和自由的尺度三个方面来说明底线及其意义。(www.xing528.com)

真理、价值和自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重要维度马克思曾经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1]马克思在这里提出了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三种尺度,“真理的尺度”“价值的尺度”和“美的尺度”。真理的尺度是一种客观的尺度,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动物所遵循的“种的尺度”和人所遵循的“任何一个种的尺度”。价值的尺度是一种主观的尺度,即马克思所说的“内在的尺度”。人既能够认识并利用客观规律,按照真理的尺度进行生产;也能够按照“内在尺度”即美和善的价值尺度来建造世界。真理的尺度和价值的尺度分别关心世界的实然和应然,即世界本来什么样和应当变成什么样。人生天地之间,只有在对事实获得真理性的认识的基础上,才能过一种善良美好的生活。这是人的生活不同于神祇和动物的关键所在,是人的天命。神祇全知全善,不需要像人一样苦苦追求人世间的真理,就能过上一种善良的生活。动物只是在本能的驱使下活动,只要摸清身边的环境就足够了,压根不会关心其行为的善恶美丑。只有人才既需要“真理的尺度”,又需要“价值的尺度”。人一方面需要运用“真理的尺度”,认识实然,把握住万事万物存在、发展、变化的底线,基于对客观世界中种种底线的真理性认识指导自身的行为。另一方面,又需要运用“价值的尺度”规划应然,在尊重客观存在的底线的前提下,划定更有利于人生存和发展的底线。立足于对世界的“实然”状况的理解和把握,规划自身存在所能达到的“应然”状态,这是一种“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由,马克思把这种实现了真理与价值统一的状态称为“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