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态度与行为的相互作用,影响态度和行为关系的因素

态度与行为的相互作用,影响态度和行为关系的因素

时间:2023-04-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态度与行为的关系,一直为社会心理学家所关注。个人的态度会受其职业角色和行为的影响。这是因为态度这种内在的心理结构对行为仅起始动和定向作用,并非决定行为的唯一因素。他发现,当态度中的认知成分与情感成分一致时,态度与行为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此外,环境压力也是影响态度与行为一致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态度与行为的相互作用,影响态度和行为关系的因素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一直为社会心理学家所关注。态度与行为是一致的,还是不一致的?是态度决定行为还是行为决定态度?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怎样预测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本节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一、态度与行为的相互作用

关于态度与行为的关系,社会心理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在人们一般认为,态度与行为是一种交互作用的关系:态度可以影响人的行为,行为也可以反过来作用于态度。

(一)态度对行为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一个人的行为,态度和行为保持一致。但是,态度与行为并不总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二者之间也经常出现不一致。因为人的行为除了受其态度的影响外,还受到情境因素的制约。情境因素常常使一个人的行为与其真实的态度不一致。

(二)行为对态度的影响

态度可以影响行为,行为反过来也会影响态度。两个本来互有偏见的群体,一旦有了更多接触和沟通的机会,他们之间的偏见就可能减少或消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当一个人承担了新的社会角色,产生了该角色所规定的行为时,他的态度也会发生变化。个人的态度会受其职业角色和行为的影响。人的行为可以改变先前的认识、感受和意向,特别是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对该行为负有责任的时候。

二、影响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因素

为什么态度与行为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呢?这是因为态度这种内在的心理结构对行为仅起始动和定向作用,并非决定行为的唯一因素。那么,究竟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呢?概括起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态度结构方面的因素

从个体持有某一特定态度的角度看,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往往会受到态度本身构成因素的影响,包括其认知与情感的关系的影响。

(1)个体所持有态度各成分间的一致程度。诺尔曼考察了一个人参加心理实验的行为和其自愿参加实验的态度之间的关系。他发现,当态度中的认知成分与情感成分一致时,态度与行为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但是,当这两种成分发生冲突时,行为与态度就会产生分离和不一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利和米尔也发现,选举态度和实际投票行为的不一致主要是由于选举人态度各成分间的矛盾和冲突。

(2)个体对某一事物所持有的态度,如果是以个体自身的亲身经历、直接经验为基础的,那么根据这种态度来预料和推测有关的行为就具有较大的准确性;反之,如果个体所持有的态度是通过道听途说等间接经验的方式而形成的,那么这种态度就不能有效预测个体的行为。

(3)个体所持有的态度是比较一般的、笼统的,还是较为具体的、特定的,这也与其行为表现密切相关。许多研究表明:若个体对某一事物所持有的态度比较一般和笼统,那么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一致性程度就会很低;反之,如果个体对某特定事物所持的态度比较明确,那么二者之间的一致性程度则很高。

(二)行为反应方面的因素

从行为反应所具有的特点来看,影响态度与行为一致性的因素,至少有两种。

(1)单一行为与多重行为。个体对某事物持有某种态度,但表露这种态度的行为方式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换句话说,态度与行为之间未必是一对一的关系。因此,在考察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时,如果仅着眼于其一种行为,就可能得出态度与行为不一致、无关联的结论。相反,如果着眼于多种可能与态度有关的行为,就会得出态度与行为相一致、有关联的结论。(www.xing528.com)

(2)即时行为与长久行为。研究表明:即时行为与态度保持有较高的一致性,而长久行为与态度的一致性程度较低。因此,根据态度测量来预测即时行为较为准确,而根据态度测量来预测长久行为则较为困难。凯利和米尔在《选举的简单行为》一文中,对1952~1964年间的4次总统选举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投票前2个月对选民进行的态度测验与后来的实际投票结果相一致的占85%;测验时间离实际投票时间越近,预测的误差越小。

(三)态度主体自身的因素

从体验态度的人自身的情况来考察,影响态度与行为一致性的因素有如下三种。

(1)态度与个体的关联程度。态度所指称的对象与态度持有者有着程度不一的关联。个人对与自己的生活、工作、学习有密切关系的对象、事物所持有的态度和他对该对象、事物作出的行为反应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2)个性或人格因素。有些人能够信奉和遵守自己的态度及信念,其行为与态度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有些人则易受他人或环境的影响,常常不按照自己真实的态度和信念去行动。例如,自尊心强的人不会轻易受他人的影响,而自尊心较弱的人就容易为他人所左右。有研究表明,自我控制能力较强的人,其行为较少受自身内心世界的支配,更多地是根据环境的要求去做;而自我控制能力较弱的人,其行为与态度反而保持较高的一致性。

(3)能力因素。如果一个人缺乏某种保证行动正常实施的能力与技巧,常会造成虽有良好的愿望而不能实现的局面。我们通常所说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就是这种状况。比如,一个教师对于自己的教学持有强烈的正向态度,力图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做好,但由于学识和教学技巧方面的能力有限,常在教学工作中出现失误。这样,就难以将他内在的态度完整地、真实地表现出来,致使其行为不能如实地反映其态度。

此外,环境压力也是影响态度与行为一致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个体的行为表现虽然受其所持态度的影响,但个体的行为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表现出来的,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环境中种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环境压力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环境压力可能来自于社会的舆论、风气和时尚,也可能来自于个体的角色身份、团体及特定情境的要求等。一般来说,当环境压力较大、较强时,个体的行为就倾向于顺从环境的压力,而不管这种压力是否与自己的态度相一致;当环境压力较小、较弱时,个体的行为表现才较多地与其态度相一致。例如,在一个团体中,你可能对某个建议持反对态度,而其他成员则持赞成态度。在这种团体压力的影响下,最终表决时你还是投了赞成票。

三、态度与行为关系的预测

研究态度的目的在于把握态度的实质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以便说明、解释、预测和引导人的行为,使其向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方向发展。虽然行为和态度不是一对一的简单关系,但通常情况下它们是一致的,行为受态度的指导和决定。即使是在二者不一致的时候,它们之间仍然是有联系的,并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只要充分了解与认识了影响态度和行为之间关系的种种因素,就有可能把握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从而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

通过大量研究,社会心理学家提出了预测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几条准则

(一)一般态度预示一般行为

菲什拜因和埃杰称之为“多重行为准则”即当我们根据对某种事物的较为一般的或总体的态度来进行预测时,就只能以多重行为作为预测的指标。例如,对遵守公共秩序的态度就是与多种公共场合中的行为相联系的,如自觉在人行道上行走,不乱穿马路,不冲撞或拥挤其他行人,遵守公园、影剧院等场所的规章制度等。根据这一态度预测行为时,就不能只选择一种行为作为指标。

(二)特殊态度预示特殊行为

菲什拜因和埃杰称之为“单一行为准则”,意思是,对某一特定行为的态度只能够为预测这一行为提供良好的依据,即当我们根据对某一特定行为的态度进行预测时,只能以这一特定行为作为预测指标。

(三)态度测量与行为之间的时间间隔

态度测量与行为之间的时间间隔越短,它们之间就越一致。例如,相对于半年前所做的民意测验而言,选举前一个月进行的民意测验能够更好地预测选民的投票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