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有哪些方法让别人值得与你交往呢

有哪些方法让别人值得与你交往呢

时间:2023-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理学家霍曼斯曾指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即人际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交换过程。要想办法尽力让别人觉得值得与你交往,有必要在以下方面努力。意思是说,在交往中人们喜欢与一些有能力的人,或自身所不具备某些特点的人交往。

有哪些方法让别人值得与你交往呢

八、让人值得交往

我在心理咨询中,接待了一位20多岁的大学生,他告诉我说:“我平时是很内向的,朋友也很少,同学与我的关系很一般,所以我非常难过,很羡慕其他同学在社交场合上的游刃有余。因此,我看了不少有关社交的书,也曾经问过心理医生如何提高自己的社交技巧,可收获不大。我弄不明白,在社交中即使主动,可为什么别人还是不想与我交往?”

当然,提高社交能力,要做的事很多,其实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应该让别人觉得与你交往很值得。

心理学家霍曼斯曾指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即人际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交换过程。对于交换,我们并不陌生,那就是人们都希望交换对自己是值得的,希望在交换过程中得大于或至少等于失。如果在交换中会吃亏,那么谁也不会做了。

社交也是这样,一切交往及一切人际关系的建立或维持,都是人们根据一定的价值观进行选择的结果。对于值得的社交,人们就倾向于建立或维持;而对于那些不值得、得不偿失的社交,人们就倾向于逃避或终止。当然,这种交换不同于商品的交换,因为他涉及的不仅有商品的交换,而且也有情感、信息、服务、爱等方面的交换。了解了这个本质,我觉得无论谁,在交往中都会体味到这一点。有些人曾会这样抱怨:某人真没良心,用到我的时候,每天沾在一起,用不到就爱理不理的;或者说,这个人真不够义气,以前的朋友都忘了,去跟那些人打成一片等。现在你对出现这种情况就不会觉得奇怪了。

心理学者经过研究发现这么一个有趣的现象:社交中以情感为重、以情感为基础的人,他们在人际关系中个人的情感投入比较多,因此这种交往易引起社交的良性循环,就导致交往双方都感到得大于失。难怪古人曾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因为君子之交,交在情感上。而那些在交换过程中过分看重物质利益的人,由于过高期待回报,使交往中出现恶性循环,交往的双方最终会充满怨愤而终止交往,或酿成直接冲突。生活中的确也如此,有些人在平时朋友关系挺好的,后来由于利益关系的冲突,尤其是现代社会合作做生意,最终酿成父子不认、朋友翻脸的事屡见不鲜,都是想从对方得到好处而不想多付出。如果你是位重义轻利的人,往往让人觉得与你交往很值得。

要想办法尽力让别人觉得值得与你交往,有必要在以下方面努力。(www.xing528.com)

1.切记人情没有银行

不能只一味地“支取”,而不“投资”,这样,不管原来的关系怎样密切,都会变得疏远。有些人之所以弄得众叛亲离,究其原因,其中一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只想从朋友那里获取利益,而自己则不想为朋友做点什么。有些人认为,我与他是好朋友,两人像一个人一样,搞点来、拿点去没什么关系?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不要说是朋友,就是夫妻之间,当有利益关系冲突时,关系也可能会出现破裂。我们生活中也不是常有朋友翻脸、亲人成仇的事吗?

2.要以诚待人

人际交往要以情感为社交基础,交往双方才会觉得各有所得,且交往不断地加深。《儒林外史》中有个马二先生(马纯上)与一名叫公逊的人交往的故事,足以说明,诚是建立长远稳固朋友的条件之一。有人说,我对朋友是非常真诚,可他却不把我当好朋友看。有这种猜疑不好,会直接影响到朋友之间的真诚。不过,以诚待人不能单纯地理解为讲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这样做也是很危险的。

3.要加强自身修养,才能吸引别人

社交心理学方面有两种理论,一是择友中的“补偿心理”,二是择友中的“期望心理”。意思是说,在交往中人们喜欢与一些有能力的人,或自身所不具备某些特点的人交往。这点其实并不难理解,因为人们不是很喜欢结识、结交有名望的人吗?要不然怎么会出现明星或名人被要求签名的崇拜者围得水泄不通呢?保加利亚的哲学家瓦西列夫在他的《博爱论》中写到了这方面的内容,他说:“兴趣、生活价值及目标的共同性和气质的差异性的不同……也就是说,补偿心理能播下友谊的种子,催化友谊之树的生长,他如果爱好广泛、知识渊博,自然会在社交中得到别人的认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