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船上的恩仇:《渔家乐·藏舟》故事介绍

船上的恩仇:《渔家乐·藏舟》故事介绍

时间:2023-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戏的后半段,《刺梁》一折里的邬飞霞,跟《藏舟》有所不同,演员须是刺杀旦。一些剧团在上演《渔家乐》时,《藏舟》、《刺梁》的邬飞霞会选择两位旦角分别扮演。到了二十多岁,他名声大噪,从民国四年开始演出昆曲《金山寺》、《断桥》和《渔家乐·藏舟》。《渔家乐》,清代初年苏州人朱佐朝的作品。舞台上演出的,仅《藏舟》、《刺梁》几折。

船上的恩仇:《渔家乐·藏舟》故事介绍

一八、船上的恩仇——《渔家乐·藏舟》

《藏舟》一折的情节并不复杂。东汉时,大将军梁冀专权篡位,派兵追杀清河王刘蒜,刘蒜仓皇出逃。端阳节,邬姓渔翁与众渔人在浔阳江边陈家坟席地而坐,饮酒唱曲。刘蒜被梁冀的校尉追杀至浔阳江边,校尉放箭,却误射渔翁致死,刘蒜则借机遁入邬家渔舟。埋葬了父亲归来的邬飞霞进渔舟发现刘蒜,才知道父亲被骑尉误杀,梁冀是杀父仇人。于是她将刘蒜藏匿在船中,让刘蒜逃过了一劫。

【降黄龙】(生)我来至江边,望洋挥涕,没一只轻帆疾卷。因此且藏身,为非作歹,也难辨人言。

【前腔】(贴)我闻言身颤心惊,他是个亲王,眼前谁援?梁冀呀梁冀,你要绝汉室宗支,怎害我爹爹一命?我如今和你是不共戴天之仇了呀。难忘终天切齿,志在荆轲将效一篇。

邬飞霞敢于在势单力薄的情势下保护刘蒜,乃至后来潜入梁府,像荆轲一样伺机用神针刺死梁冀,先是出于对一个无路可走的避难之人的同情。当她弄清刘蒜是被仇人梁冀追杀的亲王,而梁冀恰恰误杀了父亲,与自己有不共戴天之仇。一股保护汉室宗支的正义感,顿时在胸中升起,促使她决定让刘蒜穿上父亲的破衲袄,扮作渔人的模样,在渔船上躲避,看形势变化再作道理。

在骑尉追杀中,一个以捕鱼卖鱼为生的贫弱渔女要保护落难的亲王,彼此间从陌生到了解,并渐渐产生了男女之情,爱恨情仇便围绕着小小渔船展开了。(www.xing528.com)

勇敢而又机智的邬飞霞,成为昆曲传统折子中的典型形象。戏的后半段,《刺梁》一折里的邬飞霞,跟《藏舟》有所不同,演员须是刺杀旦。刺杀旦并不是武旦,除了刺杀时必须能够翻扑打斗,演唱时还应该准确地表现人物的个性,所以对演员的基本功要求很高。一些剧团在上演《渔家乐》时,《藏舟》、《刺梁》的邬飞霞会选择两位旦角分别扮演。

戏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十一岁开始登台,第一次演戏就是饰演昆曲《鹊桥密誓》中的织女。到了二十多岁,他名声大噪,从民国四年(1915)开始演出昆曲《金山寺》、《断桥》和《渔家乐·藏舟》。渔女邬飞霞是他悉心扮演的角色。京剧演员,历来以昆曲打基础。有本领的,都要做到“昆乱不挡”。

《渔家乐》,清代初年苏州人朱佐朝的作品。目前能读到的,只有残本二十八折。舞台上演出的,仅《藏舟》、《刺梁》几折。剧中人刘蒜、梁冀等用的是真名,但作者注入了自己的思想倾向,艺术的真实已大大超越生活的真实。

《渔家乐》的题材其实是比较老套的,宫廷剧的内容掺入了才子佳人的恋爱,似乎没有太多的新意。事实上,中国古典戏曲主题、题材雷同化的问题,是不言而喻的。爱情剧,大多是“私订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宫廷剧,大多是“白脸奸臣害忠良,抄斩遗孤大报仇”;神话剧,大多是“上天飞降思凡女,贫贱夫妻乐相守”;侠义剧,大多是“见色强暴花公子,拔刀相助拜义兄”;公案剧大多是“贪财害命陷无辜,公堂铁面断是非”;家庭剧,大多是“嫌贫爱富兄与嫂,苦读书生衣锦归”,不一而足。然而我们不能苛求古人,所有的局限,都只是时代的局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