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团结共事,领导班子的关键

团结共事,领导班子的关键

时间:2023-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说共事一个领导班子干得好与不好,和能否团结共事大有关系。把大家团结起来,同心同德,这是对一把手领导能力和人格魅力的考验。团结共事决不是无原则的迁就。刻意掩盖矛盾,回避问题,有错不说,不是真正的团结,而是一种庸俗的关系论,有悖于团结的真谛。相互包容是团结共事的起码条件。能否团结共事,既是衡量领导干部政治觉悟、党性观念和领导素质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其精神境界和作风状态的重要指标。

团结共事,领导班子的关键

说共事

一个领导班子干得好与不好,和能否团结共事大有关系。有的班子,和谐融洽,蓬勃向上,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而有的班子,“各吹各的号,各弹各的调”,互不信任,关系紧张,很难干成什么事。

班子能否团结共事,关键在一把手。一把手是班子的“主心骨”,居于主导地位。班子成员,知识结构、兴趣爱好、性格气质、生活经历各不相同,思想认识和工作方法也存在差异。把大家团结起来,同心同德,这是对一把手领导能力和人格魅力的考验。作为“一班之长”,只有堂堂正正、光明磊落,用真诚聚人,用品行服人,用作风带人,才能成为团结共事的“磁铁”;只有发扬民主聚合力,践行民主作表率,总揽不包揽,放手不甩手,信任不放任,才会成为团结共事的“助推器”;只有虚怀若谷开言路,宽以待人求和谐,听得进话,容得下事,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才会成为团结共事的“调频器”。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团结共事决不是无原则的迁就。刻意掩盖矛盾,回避问题,有错不说,不是真正的团结,而是一种庸俗的关系论,有悖于团结的真谛。这样的班子,表面上一团和气,实际上摩擦不断。班子成员应以诚相待,在相互沟通中化解分歧,在坦诚交流中凝聚共识,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气氛中取长补短。

相互包容是团结共事的起码条件。班子成员各有长短,关键是容人之短、容人之异、容人之才。对待差异,要用胸怀来包容;对待责任,要自觉主动担当,在相互包容中求同存异,才能变“和而不同”为“效能共振”。(www.xing528.com)

相互尊重尤为重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创造,尊重不同的意见,互相支持不争权,互相信任不猜疑,互相配合不推诿,才会激发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形成“九牛爬坡”的强劲合力。

相互欣赏是一种情操和气度,是消除分歧,破冰解难的融化剂,是开启团结之门的金钥匙。《秦誓》曰:“人之有技,若已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是能容之。”领导干部要学会欣赏别人和让别人欣赏,在相互欣赏中相互学习、相互支持,进而同心同德、和衷共济,升华团结共事的境界。

“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能否团结共事,既是衡量领导干部政治觉悟、党性观念和领导素质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其精神境界和作风状态的重要指标。我们党是一个庞大的队伍,党员领导干部都应把团结共事作为政治觉悟来提高,作为执政能力来锻炼,在加强沟通中增进理解,在协调配合中加深信任,在相互支持中形成合力。这样,党和人民的事业才会朝气蓬勃、兴旺发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