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权力观正确用,为民谋利到位:用权分析

权力观正确用,为民谋利到位:用权分析

时间:2023-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用权的“缺位”与“到位”常言道:权位相通,位高权重。“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我们提供了明确答案。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就是要正确用权、善于用权。由此可见,领导干部的职位固然同权力联系在一起,但更是与“为民”二字分不开的。是“缺位”还是“到位”,主要看有没有为民用权的自觉,有没有为民服务的真情,有没有为民谋利的实绩。

权力观正确用,为民谋利到位:用权分析

用权的“缺位”与“到位”

常言道:权位相通,位高权重。意思是说,“权”与“位”总是联系在一起的。领导干部应当如何行使权力,是一个大问题。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用“缺位”与“到位”来评价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状况。那么,应以什么为标准来衡量一个干部用权究竟是“缺位”还是“到位”呢?“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我们提供了明确答案。

领导干部要掌好权、用好权,必须以正确的思想理念和履职目标为基础。按照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群众观和利益观。领导干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权力是如何来的,应为谁所用、如何来用,始终清醒认识权力,正确运用权力,防止权力滥用,制止权力腐败,自觉地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时下,在有些领导干部眼中,“权重就是权大”,“有权便有一切”,“怎样用权由我而定”。如此看权,实属大谬。权力不论大小,权力不在轻重,都只意味着责任。权力大,责任重;权力越大,责任越重。遵循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领导干部在接受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之时,就必须信守“为公不为私,为民不为己”的承诺,担负起为民服务、为民谋利、为民造福的责任,否则就是失职,就违背了权力的本质。我们不妨以此为标尺,看看什么叫用权的“缺位”与“到位”。

所谓“缺位”,并非指有权不用,常见的是搞权力“移位”,把权力用来为个人、小团体、亲朋好友谋利,或者去干那些搞形式、装门面、图热闹等不是为民谋利的事。这样的干部,自以为权力就是资本,用权可以获益,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以此种心态去掌权用权,怎么可能具有为民服务、为民谋利、为民造福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呢?也有少数干部,权为欲所累,权为私所用,把权力这柄双刃剑的负面作用发挥到极致,甚至走上擅权作歹、祸害人民的邪路。该作为时不作为,对富民、利民、便民的大事漠然置之、无所用心、不肯用力,而不该作为时乱作为,必然导致由权力的“移位”到用权的“缺位”。而导致“移位”、“缺位”的根由则在于权力观、群众观、利益观“错位”。(www.xing528.com)

同这种“缺位”相反的,就是用权的“到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转化为实际效果,需要制定一系列相应的制度和措施,得靠广大干部坚持不懈地做大量过细的具体工作。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就是要正确用权、善于用权。在我们的社会中,许许多多的干部牢记宗旨,不忘使命,始终把群众利益、群众疾苦、群众冷暖、群众安危放在心上,始终坚持为广大群众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推动了工作和事业,赢得了拥护和支持,真正做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说明,用权的“到位”,不仅是工作到位、行动到位,而且是思想到位、感情到位。

由此可见,领导干部的职位固然同权力联系在一起,但更是与“为民”二字分不开的。是“缺位”还是“到位”,主要看有没有为民用权的自觉,有没有为民服务的真情,有没有为民谋利的实绩。说到底便是有没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真正做到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富裕、幸福和安康鞠躬尽瘁、大有作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