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室内观叶植物繁殖大揭秘

室内观叶植物繁殖大揭秘

时间:2023-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室内观叶植物的繁殖室内观叶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但其繁殖方法与其他花卉相似,有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方法。室内观叶植物中的蕨类植物在自然界中多靠孢子繁殖。室内观叶植物是以营养体生长及观赏为主,所以扦插繁殖是其主要繁殖方法。由于室内观叶植物大都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所以必需在较高的温度下才容易生根,而在低温条件下一般不易生根。

室内观叶植物繁殖大揭秘

室内观叶植物的繁殖

室内观叶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但其繁殖方法与其他花卉相似,有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方法。

一、有性繁殖

1.种子繁殖。与其他观花花卉相比,种子繁殖方法在室内观叶植物中并不多用。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室内观叶植物大多容易用无性繁殖,且无性繁殖成苗快,而种子繁殖成苗慢;其二,许多观叶品种(如凤梨等)想要得到成熟种子,必须通过人工授粉方能实现;其三,种子繁殖后代性状不易稳定,容易使一些彩斑性状消失,失去应有的观赏价值。但在育种上需要培育新品种或要大量繁殖时也使用种子繁殖这一方法。

室内观叶植物中可以采用种子繁殖的种类有棕榈科、百合科、凤梨科、天南星科、苦苣薹科、秋海棠科、木棉科等。这些植物除了可用无性繁殖外,也可以用种子繁殖。但其许多品种待达到一定树龄后方可开花结果。

观叶植物种子繁殖大都采用成熟种子,并且以种子采后即播为宜,否则会影响种子的发芽率。有些品种(如棕榈科观叶植物、鹤望兰等)播种前还必需用温汤浸种才能取得较高的发芽率。播种时,将种子播于疏松而排水良好的介质(如腐叶土、薹藓或河砂)上,然后覆盖一层薄土,并用喷雾法或浸盆法使介质保持湿润状态。在温度20℃~25℃、半阴条件下,经1~2个月左右种子即可出芽。出苗后,当在1~2片真叶时可进行分盆种植,并注意喷施稀薄肥料,使苗健壮生长。

2.孢子繁殖。室内观叶植物中的蕨类植物在自然界中多靠孢子繁殖。蕨类大多生长于阴蔽湿润环境中,孢子成熟后自然散落在地表阴湿的水薹上,发芽长成孢子体。所以生产上可以利用其特点,采用孢子播种繁殖。

孢子播种繁殖首先要掌握好采收时期。大多数蕨类的孢子在夏末到秋天成熟,此时孢子囊由浅绿色变成浅棕色或黄色。在大多数孢子囊刚要脱落而孢子还没有扩散时采摘。将摘下的成熟孢子的叶片放入对折的干净的报纸中,保存于温暖干燥的环境中,使其孢子脱落出来,然后去掉杂质装入纸袋;也可直接用刀刮下孢子囊,将其干燥后装入纸袋,以备播种。为了提高孢子的出芽率,最好将采集的新鲜孢子尽快播种。

蕨类的孢子在很多基质上都能生长,但要保证基质保水透气。最常用的基质是2份泥炭土和1份河砂的混合物。播种时用手轻轻振落孢子,使其均匀地落在装有基质的花盆中。由于孢子非常小,播后不用覆土,只要在盆面上加盖玻璃片和报纸即可,以遮阴并防止水分蒸发。接着将盆放入盛有水的盆中,让盆土慢慢吸足水分,然后取出,放在半阴的环境中(温度最好24℃~27℃)。此间一般不须浇水。待孢子变成绿色的前叶体时将报纸逐渐揭去,并将玻璃片垫高,以利通凤。播种后3~4个月左右孢子体幼苗可长至0.5~1.5cm,此时可将过密蕨苗分块栽于与播种同样基质上,并采取类似管理方法。当叶长到5~6cm时,经炼苗移植上盆。上盆后应放在半阴地方培养,并充分浇水;以后每1~2周施一次稀薄的饼肥,使其生长快速而健壮。

二、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包括扦插繁殖、分株繁殖、高压繁殖和嫁接繁殖等方法。

1.扦插繁殖。扦插繁殖是用植物营养器官的一部分(如茎叶和根)作为繁殖材料,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利用植物本身的分生机能或再生能力。经过一段时间产生新根、茎叶,进而成为一株新的植物体。其基本原理是:植物的某一部分器官与母体脱离后,能重新发育成新的株体,即具有再生能力。它具有有性繁殖所不具备的优点:由于插条采自在品上的植株上的某一器官,故遗传性状稳定,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变异,可以保持母体植株品种的优良特性;扦插苗自己生出根系,容易种植成活;繁殖出的苗木商品性状一致,可提高苗木的商品价值;可使一些不具备种子繁殖和品种得以延续;与播种苗相比,扦插苗成苗快、株型发。

⑴扦插种类。室内观叶植物是以营养体生长及观赏为主,所以扦插繁殖是其主要繁殖方法。根据取材器官不同,扦插繁殖方法有以下几种。

叶插叶插是用植物的叶片作扦插材料。常用于秋海棠、椒草、冷水花、虎尾兰、等观叶植物。秋海棠在叶脉部分可发生不定芽,椒草在叶柄的切口可以萌芽生根,虎尾兰在叶片的切口可以萌芽生根,可以利用这些特性进行叶插,使其发芽生根,长成新的株体。如将虎尾兰叶片横切成长5~10cm的小段,直立插在插床中,深度约为插穗长的1/3~1/2。在一定温湿度下,经半个朋左右,叶片下部切口中央部分可以长出一至数个小根状茎,继而长出土面,成为新芽;芽长地段后,在根茎下部生根,上部长叶,形成新植株。

茎插茎插是用茎作为扦插材料,可分为软材扦插和硬材扦插。软材扦插适用大部分室内观叶植物,因为它们多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硬材扦插是利用已生长成熟的木质化、半木质化枝条或茎干进行扦插。扦插时将植物的茎或蔓切成带节的茎段(也可带顶芽)。除去下位的叶,并剪去上位叶片的1/3~1/2,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面;然后将茎段直接插于插床中。对于不易生根或生根较慢的,可在切口周围包以水薹或黄泥土;一些不易生根的木本植物,茎段也可以用激素处理。在一定温度湿下都能生根长芽,形成新植株。一般天南星植物的蔓性种、橡皮树、朱蕉、龙血树、常春藤及爵床科植物大都用带顶芽的茎,有时也用不带顶芽的茎扦插;有些品种,如万年青、荷兰铁、龙血树、龟背竹、绿帝王喜林芋等也可切下位茎段,每2~3世作为一插穗。(www.xing528.com)

根插部分植物可利用植株地下部呈棒状根茎作扦插材料。室内观叶植物龙血树、朱蕉等可用此法繁殖。扦插时,将根茎切成长约2~3cm,待切口稍微晾干斜插于插床,上覆盖一层1~2cm基质,使其发芽生根。由于这种方法所取扦插材料较老,所以生根长芽需要时间相对稍长,有时还需要用药物作适当处理,以提高成活率。

⑵扦插枝术环节。在扦插繁殖时,除了根据室内观叶植物习性和生态特征选择适当的扦插方法外,还须注意处理好各个枝术环节,即扦插时期、扦插介质、扦插材料的必要处理及扦插后的管理,以期达到满意的效果。

扦插时期选择合适的扦插时期是提高扦插成活率的关健。由于室内观叶植物大都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所以必需在较高的温度下才容易生根,而在低温条件下一般不易生根。但温度太高,插穗中的养分消耗太多,生根缓慢,而且容易受腐败性细菌侵染,以致成活率低且成活的小苗生长细弱。因此,必须选择适宜的扦插时期。通常大部分室内观叶植物生根的适宜温度为20℃~25℃,在南方气候条件下则以春末夏初(3-6月)和秋季(9~10月)为适宜时期。

扦插介质理想的扦插介质既能经常保持湿润,又能透气。一般常用的生根介质有珍珠岩蛭石、河沙等。有些品种使用微酸性介质更有利于其生根,所以,也可以用部分过筛的泥炭土拌和作为生根介质。插床介质的含水量一般应控制在50%~60%。介质的含水量太高,必然降低介质中空气的流通量,造成插穗腐烂,插床也应经常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以减少插穗的水分蒸发。正常情况下,扦插初期提供较高的介质湿度和空气湿度有利于插穗愈伤组织的形成,随后可适当降低些湿度,增加介质的通气量,以促进根的萌生及根系的生长。

插穗的必要处理有些品种尤其是一些生根较难的木本观叶植物,为了促进生根,提高生根率,增加发根数,扦插前常采用药物处理插条。如用吲哚乙酸、吲哚丁酸、萘乙酸、三十烷醇、高锰酸钾等处理都有较明显效果,但其具体使用浓度及浸泡处理时间依不同的品种而异,需灵活掌握。

扦插后的管理插床管理工作的好坏对插条成活率影响很大,必需予以充分的重视。应使插条本身自始至终保持新鲜,做到不枯萎、不失水,同时保持周围环境卫生清洁。为此必需保持插床较高的温湿度,并注意适当遮阴,创造一个较湿的小环境;待生根后逐渐减少喷水量,降低些湿度,增加必要的光照,以促进根系发达及新芽抽长,从而保证繁殖苗的健壮。

2.分株繁殖。分株繁殖是将植物发生的根蘖、吸枝、地下茎、匍匐枝、块茎等自母体切离分植的繁殖方法。它操作简单,是室内观叶植物繁殖主要方法之一。一般丛生的室内观叶植物经过一定生长期后,其地下根茎就会自然地分蘖为一定量丛生的群体。繁殖时可将植株分切为若干带根部分,然后单独栽植成为新株。

分株繁殖只要避开低温与高温期,几乎全年都可进行,但以春季和秋季为主要繁殖时期。在南方气候条件下,一般3-5月或9~10月较适宜。通常在春秋季结合植株换盆时进行分株,将母株从盆内倒出,抖去部分旧的培养土,露出伸展方向的新芽和根蘖根系,用利刀将植株分割为若干小丛种植。切割时应顺着根系的走向,尽量少伤根。然后分别进行种植。一般植株分切后应立即上盆,浇足水,并置于较阴蔽湿润的环境一养护一段时间,待其根系恢复正常后按常规的栽培管理方法进行。分株时温度不宜太低(一般不低于20℃)。否则容易引起损伤,并且植株生长衰弱。

此外,有些室内观叶植物(如凤梨、吊兰、红脉竹芋等),在植株基部或走茎萌生基芽、子芽,分株时也将其分切,直接上盆,生根后即可形成新的植株;块茎类(如花叶芋)多用分栽子球或分切带芽的新块茎繁殖。

3.高压繁殖。木本观叶植物有些品种不易扦插生根,或为了苗木较快成形,可采用高压繁殖法,但系数较低。这种繁殖法常用于橡皮树、龙血树、鹅掌柴、垂枝榕、朱蕉、变叶木等植物。高压繁殖可在春夏秋季进行。高压时,用利刀在选定的枝条和茎部上做环状剥皮(韧皮部),促使该处的上方形成层发根。待切口干燥愈合后,用潮湿薹藓、泥炭土或黏土、水薹混合物包住伤口,外面用塑料薄膜包扎,并捆紧上下两端。在一定温度下经1-2月即可生根。待生根完好时压条剪下,去掉薄膜,另行种植。

4.嫁接繁殖。室内观叶植物的一些木本品种,用扦插繁殖生根困难,或繁殖材料有限,不适宜用扦插繁殖。如花叶榕,花叶马拉巴粟等可用此法。室内观叶植物的嫁接繁殖,一般用芽接法和靠接法成活率较高。

芽接法最常见的是“丁”字开芽接。芽接时,先在砧木基部选光滑的部位,用芽接刀割开一个“丁”字开口,把树皮剥起;把接穗枝条叶片剪下,留下叶柄,用芽接刀以芽为中心削成长约1~2cm带皮的盾形芽片,可带一部分木质部,削下后再用手轻轻将木质部去掉;将剥制好的芽片嵌入砧木的“丁”字形口中。全芽片必需与砧木的木质部紧紧贴好,再用塑料薄膜条将接口捆好,只露出接穗芽点和叶柄。接后3~5天检查接穗是否成活。芽成活后即可将砧木上部剪去。

靠接法将各种植砧木吊靠采穗母株上,选双方粗细相近且平滑的枝干,各削去枝粗的1/3~1/2,削面长3~5cm;将双方切口形成层对齐,用塑料薄膜条扎紧;待两者接口愈合成活后,剪断接口一部的接穗母株枝条,并剪掉砧木的上部,即成一棵新的植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