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对方视角思考,理解沟通交往的艺术

以对方视角思考,理解沟通交往的艺术

时间:2023-05-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沟通交往是门学不完的学问,面对不同的个体永远有不同的相处方式。只要我们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想想,我们就容易理解对方了。李培根认为,“沟通之道在于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要通过学习,掌握并能灵活自然地运用一些沟通的技巧”。经常站在对方立场上进行考虑,是最高明的交际秘诀。其实就是“理解”别人的想法、感受,从对方的立场来看事情。

以对方视角思考,理解沟通交往的艺术

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

沟通交往是门学不完的学问,面对不同的个体永远有不同的相处方式。我们要经常站在对方的位置上思考,体会对方的感受,思考对方的利益,才能找到交往之中的平衡点。让自己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始终有所把握,不会迷失方向。

无论是推销产品还是说服他人,首先要清楚地了解对方内心的真实想法。许多情况下,我们不理解对方,是因为不知道对方内心是怎么想的,而我们之所以不知道对方的想法,是因为我们不善于换位思考。只要我们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想想,我们就容易理解对方了。

沟通能力对搞好人际关系、提升协同力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李培根认为,“沟通之道在于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要通过学习,掌握并能灵活自然地运用一些沟通的技巧”。

经常站在对方立场上进行考虑,是最高明的交际秘诀。要说服对方,就要考虑到对方的观点或行为存在的客观理由,亦即要设身处地地为对方想一想,从而使对方对你产生一种“自己人”的感觉。这样,对方就会信任你,就会感到你是在为他着想,这样,说服的效果将会十分明显。

每一个人都关心自己的利益,从这个角度着手,往往事半功倍。例如一些业主出于贪心本能,要求超高租金,准租客不肯接受,谈判僵持。一个营业员要说服业主,应向他解释,租金太高,可能租不出去,单位丢空太久,反而得不偿失,这就是从他的利益出发;反过来说,如果你说这会对租客构成压力,经营困难,那么你就是从租客利益出发,是博取业主同情,未必奏效。

一位公司的销售副总,他销售的是某进口品牌的啤酒。产品刚刚投入中国市场,他要开拓新市场。非常积极地到处联系潜在客户。其中有一位潜在客户是一个大的餐饮连锁集团的总经理,总共有12家连锁餐厅。截止到目前,这位啤酒销售副总已经拜访过餐饮集团的总经理很多次,但效果不是很好,那位餐饮总经理不是寻找接口推脱,就是态度很冷淡。

有一天,这位啤酒销售副总开车经过这家餐饮集团的总部,他准备下车顺便再去拜访一下他的客户,这次拜访没有事先预约。他走到总经理办公室门前,发现办公室门是开着的,这位总经理好像准备出去。他准备上前和总经理握手打招呼,可这位总经理一看到他,就很不高兴地对他说:

“怎么搞的?我不是跟你说过了吗,我们没有预约不要会谈,你这样是浪费我的时间。你走吧,赶快走!”

我想,在一般情况下,我们的销售人员遇到这种情况是非常尴尬的,很难受,一般人可能会选择离开或放弃。而我们这位销售副总不准备放弃,脑筋急转弯,想到了情绪同步的法则。

于是,他继续走上前去,在这位总经理的办公桌上使劲儿地拍了一下,情绪激昂地说:(www.xing528.com)

“王总,怎么搞的?我每次来见你,都发现你情绪不是很好。你到底有什么烦心事,坐下来我们慢慢说嘛!”

奇怪。这位王总听完这句话,不做声了,还真的乖乖坐下来了。销售副总马上变换了语气,低声、温和、真诚对客户说:

“王总,这段时间我每次来拜访你,都发觉您的心情不是太好,您有什么烦心事,能不能告诉我?”

“张总,您不知道,最近我真的是烦死了。我原先计划在今年扩大我们公司的规模,准备在下半年再开三家分店。可就在前几天,我辛辛苦苦培养的几个分店经理的后备人才,被我的竞争对手用高薪给挖走了,搞得我今年的经营计划乱成一团糟。”

听完了客户的这番话,销售经理也用同样的语气,并叹了一口气,说道:

“唉。王总,你以为只有你才有这样烦心的人事问题吗?我也是。我们公司为了推广国外进口的新品种啤酒,三个月之前,我们招募了一批销售人员,可这段时间以来,陆陆续续不断有销售人员离开公司,到现在也只剩下三五个了。”

接下来,这两位就开始相互大吐苦水,抱怨现在竞争激烈,生意不好做,人才也难找寻。说了一会儿,销售经理站起来,友好地拍了拍这位总经理的肩膀,说:“王总,既然我们都有这么烦心的人事问题,啤酒的事我们今天就不谈了。我今天来没有事先和你预约,感到很抱歉。其实,我今天来,也没什么别的事,就是想送给你两箱我们公司的新种啤酒,你有空的时候尝一尝。”

客户很自然地收下了两箱样品啤酒。然后,就是握手告别,并预约了下次洽谈的时间。

有了这样的情感交流经历,可想而知,我们这位销售经理在接下来的洽谈中,将是非常顺利、非常得心应手的。

换位思考在人际沟通上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了解对方的立场、感受及想法,我们无法正确地思考与回应。换位思考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就是“理解”别人的想法、感受,从对方的立场来看事情。它需要一点好奇心,但是不幸的是,许多人的换位思考却缺少了这一个要素。他们或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去“猜想”别人的想法及感受,或是站在“一般人”的立场上去想别人“应该”有什么想法和感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