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以人为本:高等教育质量的本质属性

以人为本:高等教育质量的本质属性

时间:2023-02-04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以人为本:高等教育质量的本质属性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质量要求教育以育人为本,高校以师生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一)以人为本:高等教育质量的实践基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于高等教育的意义是举足轻重的。

以人为本:高等教育质量的本质属性

第一节 以人为本:高等教育质量的本质属性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高等教育质量的本质属性也就集中体现为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质量要求教育以育人为本,高校以师生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

一、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以人为本具有丰富的内涵。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以人为本要求发展应该以人民群众为本,凸现人的主体价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一)以人为本的基础

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是以广大的人民群众为本。以人民群众为本,也就构成了以人为本的基础。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都有着不同的内容,但人民群众又有其特定的指向,即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劳动者,始终构成人民群众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更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正是基于人民群众的这些伟大的创造作用,所以以人为本应建立在人民群众的基础之上。以人为本,不仅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了谁”的问题;而且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回答了怎样发展、发展“依靠谁”的问题。在高等教育中,应一切以学生为本,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利益出发,这才是以人为本的内涵在高等教育中的体现。“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高等学校应当树立并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观念。[1]

(二)以人为本的尺度

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是从人的主题出发,发挥人的主体价值。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主体价值,也是衡量以人为本的起码尺度。第一,人是发展的前提和动力。人类社会的历史,某种程度上就是人的需要不断丰富和不断得到满足的人类活动的历史。满足人、人们、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应该是一切经济和社会活动的起点和根源。人是发展的动力,离开了人,也就离开了实践,发展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第二,人是发展的目的和价值取向。在社会发展中要以满足人的需要、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发展为核心内容和终极目标。以人为本的发展,意味着必须以全面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为发展的终极目的,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使人们的自身价值得到进一步实现,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得到进一步优化,使人们的能力也得到进一步发展。

(三)以人为本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是相对于以物为本而言的。区别于以物为本,以人为本要求我们把发展的理念和发展的整体框架由过去的注重“物”的增长转向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整个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唯物史观认为,人与自然界存在交互作用,人能够改造自然界,自然界也能够制约人和社会的发展。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高度重视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人和自然界的辩证法。以人为本要求,必须统筹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摈弃了传统发展观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立足点,要求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彻底转变观念,从传统的“人是大自然的主人”,可以随意支配自然、征服自然,转变为“人是自然的成员”,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协调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要求科学的发展必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以人为本:高等教育质量的本质诉求

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是一个多维、多层和变化的概念。高等教育的质量就是人的质量、事的质量、制度的质量、文化的质量等[2]。《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始终是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高等教育质量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不仅仅是体现在人才的数量上,更应体现在人才的质量上。以人为本,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本质诉求。

(一)以人为本:高等教育质量的实践基础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于高等教育的意义是举足轻重的。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开始腾飞,高等教育进入了大发展时期,随着大学的逐年扩招,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日益突出,许多人认为高等教育质量就是指高等教育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程度。这种功利性、工具性的思想在过去的实践中被加以反驳。“熙熙攘攘皆为利往”,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皆在市场经济的潮流中唯利是图,人被物化,教育则也失去了它的价值。显然,看不到人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是一种异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高等教育质量观不应该只关注经济、社会,也应该关注人、关注生命。高等教育不论如何强调社会功利性,也必须是以人为本。高等教育质量不能像字典里解释“质量是产品、工作等的优劣程度”一样来阐述。用这样的理念来实施教育,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从封建社会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法西斯,将人的生命价值摈弃,带来的必然是整个人类的悲剧和社会的倒退。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代,为避免高等教育的物化、僵化和片面,以人为本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并作为基本的教育原则在高校教育事业发展中得以全面实施。“教育世界被科学化、公式化和精确化以后,就失去了它的人文意蕴和价值情思,失去了它的生命关切和人性基础,从而也就失去了它的灵性与魅力,失去了它的活力和生机。”[3]为克服上述倾向,通识教育、全人教育等正在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思维辨析能力、人文素质、道德品质和国际视野日益受到重视。“我们应该确立整体性的质量观,考察高等教育质量,不能仅凭人才培养质量,而应综合、整体地分析高等教育是否促进了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是否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受教育需求,是否有利于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等。”[4]

以人为本是高等教育质量的实践基础。王大中曾阐述过教育中“以人为本”的内涵:第一,要在高校的各项工作中重视人的因素,正确认识人的价值,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第二,学校教育的本质是一个人文过程,是一个以人(教师和学生)为中心的过程;第三,在所有资源中,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第四,不但在学术上发挥专家、教授的积极作用,在管理上也要发挥专家、教授的积极作用,要确立教师在办学治校过程中的核心地位。这些观点使我们认识到大学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活动场所,其管理活动是一种事实与价值相统一的过程,它应该寻求人的活动的意义,努力实现人的价值。教育的本质就是实现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从而实现生命的价值。因此,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这一实践基础,任何教育实践活动,离开了以人为本,也就离开了本身的教育。

(二)以人为本:高等教育质量的现实需求

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连续扩大招生规模,从1998年到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学生数从623万发展到2800万,毛入学率从9.8%发展到23%。按照国际标准,我国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这实际上意味着中国高等教育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用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走过的发展道路。扩招使得高等学校的在校生规模成倍增长,校园、校舍、教学设备等办学条件和设施明显增加。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一方面,给更多的青年人提供了上大学的机会,高等教育为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更多的高层次人才,但另一方面,高等教育也暴露出自身的质量危机,高等教育质量下滑已经成为人们普遍担忧的问题,甚至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所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坚持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都已经充分认识到以人为本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中都积极遵循以人为本的质量观,将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在教学活动和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把教书育人作为高校的根本任务,不断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人才。高等教育管理正朝着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切实做到为学生,为教师服务。(www.xing528.com)

叶澜说:“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为了人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5]这表明教育活动应当关注师生的个体生命。因此,探讨高等教育质量时必须结合生命的特性和人的根本地位。高等教育的质量首先关联着的是生命的质量,然后才可能是经济发展的质量、社会发展的质量。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质量观,并将其有机地融入高校的日常教育工作中,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也是现代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本质内涵

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以人为本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本质诉求。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其本质内涵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教育以育人为上,高校以师生为先,教师以学生为本。

(一)教育以育人为上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尽管人们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可能大相径庭,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没有哪一种活动在人的培养上比教育更关注、投入更多。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亦是如此。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教育应该以人为本,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育的基础和根本。教育以育人为上是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本质内涵之一。

教育以育人为上有其客观的历史基础。早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家就极力提倡教育为人的发展服务,呼吁以“人”为中心实施教育。到18世纪和19世纪时,法国教育家卢梭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等同样强调教育要为人的发展服务。今天科学发展观再次强调以人为本,进一步丰富了以“人”为中心实施教育的内涵。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意味着一切以人为出发点,一切以人为目的。这里的人,有别于近代西方人文主义教育家眼中的“人”,不是抽象的人,也不是某个人、某些人,而是指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这就要求我们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加快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同时又要不断提高人民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教育事业坚持以人为本,也就要求以人的发展,特别是作为教育对象的具体的个人的和谐发展为根本。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要把培养人作为自己的根本目的和根本旨归。所以,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高等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也就首先表现为育人为上。

因此,高等教育质量观坚持育人为上,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坚持育人为上是不证自明的道理。高等教育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社会服务。我们认为,在这三项功能中,人才培养是其基础性功能。离开了人才培养,高等教育机构也就无异于研究所,高等教育也就离开了自身。所以,人才培养,育人为上,应该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这一使命不受高校类型和层次的限制。遗憾的是,目前我国有很多高校片面地追求知识创新、社会服务,而淡化了人才培养功能。这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高等教育的本质内涵。这也就要求,在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更应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坚持育人为上的办学思想,在育人的基础上开拓创新,积极进行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惟其如此,高等教育发展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高校以师生为先

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体现在高校中还应该表现为高校以师生为先。以师生为先是以人为本高等教育质量观又一个本质内涵。所谓高校以师生为先,是指高校在管理和教学等活动中,要坚持师生为先,以教师和学生的利益为出发点,办学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既要关注教师的发展,也要关注学生的成长。高等教育必须以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为根本目的。

高校以师生为先,既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机构自身特性决定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也就意味着一切发展是为了人,一切是为了人的发展。而在高等教育机构中,构成这一机构主体的主要是教师和学生。没有教师和学生,高校也就失去了活力,高校发展也就失去了源头活水。人是高等教育机构的支撑。因此,高等教育的发展应该坚持师生为先,办学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

办学以教师为主体,要求在高校教师管理中做到以人为本。教育要以人为本,人们往往忽略了教育中的重要因素——教师。对于高等教育而言,以人为本的“人”也同样指教师,教师的权益同样应当受到重视和维护。所以以人为本,在高校教育中,不仅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高校教师在学校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离开了教师,高校一切活动都无法开展,高等教育机构也就名存实亡。因此,高校要把广大教师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切实关心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不断满足他们合情合理合法的需求,为教师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高校教师管理的以人为本,也对高校教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以“人本管理”为原则建立合理、高效,促进教师成长的激励机制,以充分调动高校教师的内在动力因素,提高现有师资队伍的科技水平、创新能力以及为人师表的自觉性,对教师要做到既使用又培养。高校管理者应认识到教师的能力是可以提高和发展的,无论是接受特定的教育,还是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都可以提高教师的能力和水平。为此,高校在创设良好条件与提供给教师学习进修机会的同时,应设置一定的帮助机制、督促机制来促进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只有贯彻这样的“以人为本”的方针,才能让教师体会到教育的和谐,工作的乐趣,才会更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才会让我们的高校教育得到全面发展。办学以学生为主体,要求学校的管理和教学都要充分尊重学生利益,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理念,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认为人性是积极的。总之,高校学生管理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兴趣、需要,尊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当代的大学生有着鲜明的性格特征,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充分理解学生的个性、学生的情感、学生的尊严和学生的思想,不断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因材施教;还要充分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尊重他们的主体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想象力,使他们真正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三)教师以学生为本

在高等学校中,教师和学生都是学校的主体。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者。在科学发展观看来,施教者对受教者的教育教学活动,同样应该做到以人为本,具体而言则是教师以学生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主要是指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一切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使个人各种素质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教师以学生为本,也是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本质内涵。

1.以人为本强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教学以学生为本,必须重视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价值,着眼于人的完整发展、多方面发展与和谐发展。[6]人的完整发展,即人的各种最基本或最基础的素质必须得到完整的发展,即促进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也就是我们教育方针提出的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完整发展,也可以理解为真、善、美的完整发展。人的多方面发展,即人的各种基本素质中的各素质要素和具体能力在主客观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应力求尽可能多方面地发展。人的各种基本素质其内部也各自有着丰富的内涵,还可以分解为诸多素质要素。对此,个人应该在可能的条件下,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生活的要求,尽可能地追求个人素质和能力的多方面发展,以避免发展的单一。人的和谐发展是指人的各种基本素质必须协调发展,各方面发展不能失调,否则就是畸形发展。一个人只要生活在社会中,他的各种最基本的素质,都会获得一定的发展,如果在某一方面的发展上过于低下,一个人的发展就会失衡,不仅会影响其他素质的发展,也会进而影响人的整体素质的发展。总之,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不懈的追求。教师以学生为本,就应该在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促进学生完整、多方面、和谐的发展。

2.以人为本强调对人性的理解和尊重

以学生为本就要把教学行为和学生的自由、尊严、人格联系起来,增强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使教学真正成为人的教学而不是机器的教学。教师必须要接受“学生和自己一样也是人”的事实,而且还要注意对师生沟通负起责任。教学中对“人”的高度重视和对人性张扬的强调,也时刻提醒着教师要不断地抛弃狭隘的本位主义、尊卑意识和自我中心倾向,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达到所谓的“教学合一”的境界。学生之间有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如家庭出生背景、教育背景以及影响到个人成长的社会环境、民俗习惯、信仰以致生理上的发育程度、智商、悟性及心理的承受能力,等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教学应该因人而异、因势利导,既注重外因,也注重内因,充分挖掘学生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显示不同的个性。教师在教学方法上避免满堂灌,推行参与、对话、讨论式、诱导启发式、讲评式等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