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提高质量是时代发展的强烈呼唤

提高质量是时代发展的强烈呼唤

时间:2023-02-04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提高质量是时代发展的强烈呼唤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对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知识经济的兴起不仅给中国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它给中国高层决策者作出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决策以重大启示。世界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呼唤高层次人才。这就是面对风云变幻的世界,中国领导人思考的战

提高质量是时代发展的强烈呼唤

第一节 提高质量是时代发展的强烈呼唤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对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知识经济发展、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要求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一、高等教育质量与知识经济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重大的战略机遇,坚定不移地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教育强国战略,是国家意志的体现。知识经济的悄然兴起,世界已经处在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折时代,发达国家相继从后工业时代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社会,知识代替物质资源成为最重要的资源。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AlvinToffler)指出:知识正在成为一切有形资源的“最终替代”,知识的极端重要性,已经或正在改变工业组织、公司结构、商业竞争的形式和内容,以及创造财富的途径,甚至战争的方式。他在《创造一个新的文明——第三次浪潮政治》中提出:“我们正快速迈向一个迥然不同的权力结构,这一权力结构造成的将不是一个分成两种文明的世界,而是一个为三种截然对立和相互竞争的文明所分割的世界——锄头象征着第一种文明,流水线象征着第二种文明,电脑象征着第三种文明。”

知识经济最突出的特征是知识和经济一体化,知识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相互包含。随着知识的经济功能日益增大,经济的知识取向也日益强烈。作为结果,它是“知识的经济化”和“经济的知识化”这两种趋势的合流。知识和经济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和知识发展的新现象、新趋势。世界上可开发利用的资源有四种,即物力资源、资本资源、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而人力资源是唯一可连续开发、深层次开发和无止境开发的战略资源。知识经济社会中,人力资源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发达国家将构建知识社会作为国家战略,将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特别是第三级教育作为知识社会建设总体战略的一个重要支柱。2000年,全世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的国家或地区已经达到27个,2003年达到33个,2004年达到36个。这就是说世界有近1/5的国家或地区进入到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世界银行提出知识经济的四个支柱是:(1)能够为有效应用现有知识、创造新知识以及企业家精神提供激励的经济激励机制和制度;(2)能够创造和应用知识的受过良好教育并掌握一定技能的公民;(3)能够促进信息的有效交流、传播和加工的动态的信息基础设施;(4)由企业、研究中心、大学、思想库、咨询机构以及其他组织组成的高效的创新系统,它有利于利用不断增长的全球知识,吸收并使之本土化,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新的知识和技术。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以人力资本和技术为重要推动力,以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部门为支柱,以强大的科学系统和教育培训系统为坚强后盾的新型经济形态,这种新型的经济形态需要坚实的教育基础。因此,知识经济的兴起不仅给中国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它给中国高层决策者作出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决策以重大启示。世界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呼唤高层次人才。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不断加快,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将引发社会组织形态和人类活动方式的深刻变革,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使科技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决定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方式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任务。

自唐宋开始直至清朝前期,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总量占世界的1/4。世界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格局,对人才的规模与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全民科学文化水平决定着未来。从19世纪中期开始,中国逐渐由一个科学、科技“输出国”沦为科学技术的纯“输入国”。在中国科学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同时,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也落后于发达国家。自1898年京师大学堂创立后的100年时间里,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缓慢,到1993年毛入学率为5%,与世界平均水平18%的毛入学率差距较大。全国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仅为1.44%,受教育水平整体偏低。低层次的人才结构既难以适应工业化大生产的要求,更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事实证明,科技落后的根本原因是人才的落后,是人才培养的落后,是高等教育的落后,归根到底是高等教育质量的落后。

中国必须把握21世纪的机遇,利用知识创新重获它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趋势并行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21世纪头一二十年之所以是我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首先是这一时期国际格局的基本走向继续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将为我国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世纪之交,经济全球化既为中国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也对中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通过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吸纳外资和利用国外资源,弥补国内建设资金和资源的不足;引进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管理经验,实现技术和管理现代化上的超越;发挥比较优势,开拓国际市场;学习和借鉴世界上各国、各民族的高新科技知识和优秀文化,培养各方面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使中国的发展更具开放性,中国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2002年5月10日,江泽民亚洲开发银行理事会第三十五届年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经济全球化在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增加了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本地区内发展中经济体结构调整的难度和遭遇外部冲击的风险。”全球化是一个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可逆转的、历史的、客观的进程。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都或早或迟、或主动或被动地卷入进去。

因此,中国的学者通过对知识经济影响的研究后达成的共识认为,全球化浪潮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中国作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在自己的现代化进程中既要直面知识经济、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等的挑战,也要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就是面对风云变幻的世界,中国领导人思考的战略问题,也是中国教育、特别是中国的高等教育所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

中国经济和现代化曾经错失三次历史性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1842—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过去的160年,是中国从沉睡到觉醒的160年。1977年,中国结束了“文化大革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航程。从此之后的100年,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奋起直追并迎头赶上的100年。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具有双重赶超的特点,既要追赶先进的工业化国家,到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又要在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同时,为知识经济奠定基础。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的双重任务,中国教育也面临着为现代化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责任。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经过近60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虽然已经从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发展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但是由于人口多、底子薄,虽然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但是中国整体上仍很落后,不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巨大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就会错过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党和政府审时度势,主动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高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顺应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革命性变革,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现代化,建设小康社会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改变国家命运的战略抉择——优先发展教育。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站在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度,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全局出发来认识和把握教育,将教育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作为首要任务,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优先领域,优先规划、优先投资、优先保障和优先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抓住新机遇,勇敢面对并战胜新挑战。有人指出,21世纪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世纪,中华民族将实现伟大复兴。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关键就是要优先发展教育,这是党和政府一贯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国最高领导层一以贯之的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今后我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强调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两项重大举措。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基础,就是通过高等教育培养与强国战略相适应的各级各类高质量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为新时期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世界风云变幻以及中国社会进步经济建设的实际,在紧要的历史关头,中国政府顺应人民的意志,直面知识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作出了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战略抉择。这就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在数量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的提高,使数量与质量和谐,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二、高等教育质量与人才强国战略(www.xing528.com)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今后我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基础,很重要的就是通过高等教育培养与强国战略相适应的高质量的高级专门人才。这对新时期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要靠创新型人才。而高等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渠道,要把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中国有13亿人口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这么多的人口,素质低就是沉重的人口负担,素质高就是巨大的人力资源。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就是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换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教育基础非常薄弱,小学和初中入学率分别只有20%和6%,全国人口中80%都是文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已经全面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高等教育也已经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经过几代人的长期艰苦奋斗,我国已经从一个人口大国建设成为一个人力资源大国,但是,还不是人力资源的强国。所以,应该进一步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人力资源强国。因此,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使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建成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建成一个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使广大人民群众都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二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培养出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三是使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为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所有这些目标任务的完成,都是建立在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之上的,其中,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培养出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是重中之重。这既是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任务,也是对高等教育的质量提出的新要求。因此,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战略高度,成为了国家需要。

综观当今世界的发展将呈现几个主要特征:世界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之间的依存度不断加深,全球经济一体化将向多元格局变革;国际政治多边化架构正在形成;信息技术的进步,东西方文化对话、交流和交锋,最终走向交融和互补的趋势不可逆转;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快速发展,政治民主不断推进,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传统相结合,必将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中坚力量。由此,中国在世界发展中的作用,决定了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任务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各级各类人才的需求多元化的方向和理念,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注入了新的内涵。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过30年的改革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国际大众化教育阶段的水平,较好地满足了人民需要上大学的愿望。国家推进的“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一大批高校的教育质量、教育水平得以迅速提高,努力培养出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目标的第一、二个层面上,构建了一个重要的质量建设和保障平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促进了一批新型大学的兴起,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独立学院、民办高等教育等开始占据半壁江山,构建起了第三层次的人才培养平台,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对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意义和内涵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任务与责任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

高素质、创新型领军人才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当今世界,国际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要靠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人才团队到国际上去打拼。这样的人才必须具备思想的先进性、观念的前沿性、实力的创新性等素质与质量。目前我国实施的“985”计划,通过一大批“985”高校的建设,以保证高质量的、中坚力量人才的培养。这些“985”高校是中国高水平大学的代表,是我国大学中办学历史长、教师平均水平高、教育资源雄厚,并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生源的高校。经过10多年的重点建设,这些高校教学、科研质量都有了大幅度提高,发展的首要任务是承担起培养高水平人才的重任,培养国际精英型人才,即国际经济的领军人才、国际政治的领导人才、一流的科学家、发明家和工程师,以及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和对话的核心人才,是国家和世界的领航者

数以千万计的各行业的服务、管理、技术和工程的骨干,是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保证这类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富国强国,当然也关系到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建设。没有数以千万计的各行业的服务、管理、技术和工程的骨干,国家的整体、综合实力难以强大。因此,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目前,我国共有普通本科高校858所,它们承担着培养各行业骨干的任务。经过1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占全国学生总量19%的“211工程”大学的本科教育质量已经在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进一步提高占全国学生总量81%的其他高校,主要是省、市管理的大学的本科教育质量上,任重而道远。只有这些大学本科教育质量有了实质性的提升,构成人力资源强国的数以千万计人才的培养就从根本上得到了保证。

数以亿计的各行业的高质量技能型人才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力量。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需要靠大批的技能性的人才,他们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这些人才的培养,必须通过教育创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来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在20年后或更长的时间内,终将进入普及化阶段,除了国家继续加大教育投资,确保教育质量的基本资源条件外,同时通过调动社会力量办大学,充分发挥民办高校的力量,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民办大学、独立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等是一种较好的办学补充。通过正确引导,进一步健全和规范企业对教育基金捐助的减免税政策,把当前具有商业营利倾向的民办高等教育,转变为以提高人的素质和专业能力为目标的公益事业,建立完整的道德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体系和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并且充分发挥这些高校的自主性强、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联系紧密、产学合作实践性强等特点,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服务于社会生产实际,以最终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在2008年3月15日的人大、政协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再次强调,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这是针对过去5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从15%提高到23%,在校学生总规模排在世界第一的情况,提出如何切实转变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的一个非常迫切的关键任务。这种转变的好坏,转变的快慢,直接影响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开放30年的成果,直接影响中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高等教育质量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党的十六大特别强调“教育要为人民服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其中至少包括四方面的内容。第一,必须是全面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以德育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扎扎实实搞好教育和教学工作,保证我们的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这才是我们办教育的根本和目的。第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应该是公平、均衡的教育。要让所有学生都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使大家有平等享受教育的机会,这也是教育为人民服务一个前进的方向。应该提供更均衡、高质量的服务,努力保证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益,满足大家对各种教育的需求,体现教育的公平。第三,应该有规范、法治的制度,招生上要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上要规范。必须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规范学校的各种办学行为。第四,最重要的是大学应该提供优质教育。

我们的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是一项富民工程。老百姓把孩子送到学校,最大愿望就是希望孩子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将来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我们要把教育办得更好。教育能使受教育者健康茁壮成长,广大老百姓就满意了。在这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很重要的是第一和第四两点,就是要办高质量的教育,只有高质量的教育才能让人民满意。高等教育更应该是这样。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我们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也是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国家现代化的目标,必须全面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大力推进教育的普及和发展,着力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人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增强学生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激发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形成全社会推进素质教育的强大合力和良好环境。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是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方面。保证人民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全局,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统筹城乡、区域教育,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大学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龙头”地位,对整个教育体系具有引导和支持的作用,它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肩负着光荣而又艰巨的历史责任。高等教育的质量提高了,人民满意了,就是为社会和谐作出的最大贡献。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主体在国家,适当收取一定的学费,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迈出的重大一步。随着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使得高等教育的举办者、办学者、管理者在观念上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特别是对高等教育投资人的认识,除了传统的政府投资外,还有纳税人的间接投资和受教育者的直接投资。从某种程度上讲,纳税人是高等教育的间接投资人,他们对高等教育的回报是国家层面上的,是社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是社会对高质量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在校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直接投资人,他们需要得到高质量的教育,获取高质量的知识信息、需要高质量的人格养成环境、得到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锻炼。作为高等教育的举办者、办学者、管理者,只有提供了这些优质的教育,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质量,纳税人的投资得到了相应的回报,教育的直接投资人得到了相应的回报,纳税人就满意了,人民也就满意了,受教育者也就满意了。所以,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是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需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