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提高质量要求高校教师成为创新型教师

提高质量要求高校教师成为创新型教师

时间:2023-02-04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提高质量要求高校教师成为创新型教师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成长的关键在教育。创新型教师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外延。教师专业素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创新教育是否能顺利进行。教师的创新是培养创新型大学生的前提,教师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如涟漪荡漾开去,波撼他们的未来。建立高素质的创新型教师队伍不仅是国家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变革的需要,更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提高质量要求高校教师成为创新型教师

第一节 提高质量要求高校教师成为创新型教师

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成长的关键在教育。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教师的指引。要想培育出创新型的学生,教师应有创新之识、创新之举,才能教化他人。

一、创新型教师是教育创新的要求

(一)时代发展呼唤创新人才

创新推动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科学技术的创新渗透到各学科、各领域,它引起了社会经济政治格局、价值观念、文化教育、生产生活等一系列广泛而深远的变化,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人们生活在一个变化革新的时代。当今世界,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而美妙的创造,信息技术的更新成了信息社会发展的显著标志,日日新时时新的思维方式、技术发明给人类的生活注入了新的元素,也带来了新的思考。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合作和技术交流带动了人才和资源、信息、科研的发展,创新成为谋求发展的不竭动力。“信息社会发展的这样一种更新速度,对社会的人,对经济行为主体,对一个国家,对一个民族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发展创造力的要求……社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同样会集中地表现在对人的创造力的要求上,社会将不再是对少数人才有创造力的要求,而是对多数人甚至可以说是对社会的每一个能从事正常工作的人都提出了创造力的要求,这一切也必然会引发人们对创造力的认识、应用在观念上的突破和发展。”[1]

由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结合而成的现代信息技术剧烈冲击着现代教育,带来了教育技术信息化的理念,也促使新时代的教师要改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学会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自我创新以培养创新人才。传统的纸笔备课,粉笔和嘴巴授课的方式已与IT技术相结合,运用教学课件(course ware)已成为重要的授课方式。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和信息化的重要功能特征之一,就是要提升教师的持续性专业发展水平,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更高了,除了教书育人,还要有收集处理信息、驾驭现代教育教学的能力。教师只有勇敢地面对教育信息化浪潮,认清时代发展方向,才能以新的面貌应对时代的变革。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无所有者,无以与人。试想,一位安于现状、抱残守缺的教师能培养出“独立之人格,创新之精神”的学生吗?正如陈至立同志所说的那样:“只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刻苦钻研,播撒创新的种子,创新性地教书育人,是时代和民族对高校教师的呼唤。

(二)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创新型教师

“教育创新是指在教育上第一次推行一种新的观念和体制或方法形式,并促使教育发生进步性的结果的过程”[2]。时代发展呼唤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创新型教师。高校教师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弘扬者和推动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时代发展呼唤创新人才的推动下,高校教师要有以科研或教学创新为荣的意识和使命感,在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历程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不断充实自己。

1.创新型教师的内涵与外延

创新型教师是指那些具有创新教育观念、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性人格,积极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提升自我修养和教育能力,善于根据具体教育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师。

创新型教师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外延。在内涵上:第一,乐于求新,不故步自封,不因循守旧,能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热爱学习,及时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接受新鲜事物,与教育的时代发展并进;第二,勇于革新,敢为天下先,富有冒险精神。能捕捉新的教学信息,充分发挥自己的理解力、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在教学方法、教育内容上力求新颖别致,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因材施教,培养创新型的学生;第三,善于创新,将理论付诸实践而不是纸上谈兵。“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自己开动脑筋,针对新的教育对象,适时调整教学,分析总结教学、科学研究,以及学生和社会,掌握相关的科学研究方法,拓展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把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以科研促进、提升教学,使二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创新型教师首先意味着教师要有获取新知识、新信息的意识和欲望,并对新知识、新动态时刻保有一颗敏感的心;其次要将这种意识内化为前进的动力,拥有创新的精神,不畏挫折勇于探索求新;最后要有应用新理论、新知识,结合素质教育本身及各地区、各学校教育特色及学生的特点,向学生传授新知识的能力。在外延上,创新型教师涉及教师思维方式、教育理念、知识结构、业务水平的创新。教师的创新不是千人一面,而是在不同的教育学科和领域有着各自的特色;教师的创新形式很多,课堂内外均是教师创新的地方,教研并举,研教结合乃至学科间的交叉利用都是高校教师创新的途径。

2.培养创新型教师的要求与意义

纵观世界,好大学无一不注重创新型教师的培养,如美国哈佛大学的办学宗旨是教师要致力于创造知识,用这种知识陶冶学生的心智,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利用他们的教育机会。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他同时强调了教师在完成这一使命中的重要地位,“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育创新,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工作”。

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人物是教师。在实施创新教育、推行教育创新的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主导者”,是改革的主角,教师在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养成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没有创新意识的教师,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教师专业素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创新教育是否能顺利进行。发挥好教师的示范效应至关重要,这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决定创新教育成功与否的不可或缺的决定性因素。

教师的创新是培养创新型大学生的前提,教师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如涟漪荡漾开去,波撼他们的未来。建立高素质的创新型教师队伍不仅是国家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变革的需要,更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3.创新型教师在创新教育中成长

教育创新与创新型教师密不可分,如何培养创新型教师是进行创新教育,将创新教育落在实处的关键。

人类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技能教育、知识教育,到智能教育和创新教育四个阶段,教师也在相应地发展。技能教育阶段和知识教育阶段,“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主要是通过言传身教、讲解示范来实施教学,学生对知识的识记以及对技能的模仿和反复操练成了教学的主导。随着社会的发展,被动接受知识已不能满足人们工作生活的需要,智能教育范式应运而生,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内在联系,教师则需要摈弃过去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模式,转向以开发学生的智力为重点的培养方式。这种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适应社会的需要,但并不是无懈可击,因为过多地强调智能而忽视学生在兴趣、情感主观能动性方面的培养,会导致教育片面追求智能而忘却了教育本身的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20世纪60年代,美国率先建立了探究发现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是对智能教育的进一步推进,是向新的巅峰迈进;并且在20世纪80年代实施了新的教学改革,于是创新教育在摸索前进中臻于完善。

创新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受教育者在生理、心理、思想、文化各方面发展。这就向高等学校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对新事物、新知识、新技术孜孜不倦地追求和探索;要求教师不断地变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研究能力。

21世纪的学习、教学和评估正在实现范式转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面临一系列改革,教育目标、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管理、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体系等都期待教师的创新和发展。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个性、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这是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的总趋势;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学习是基于教师指导下的研究而不是单纯的施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教育部部长周济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指出,高等教育必须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更加注重质量的提高;而深化改革和创新,是实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目标所必然,要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深化改革,大胆创新。作为教育引导者的教师要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利用新技术来辅助并促进教学,形成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格局,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学科发展前沿的知识技术,在未走向社会之前就领略到知识社会信息时代创新的重要性,以便为以后直面生活做好准备。这些关联可用以下图示(见图12-1)来表明。

世界大学教学方法改革最突出的特点是愈发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精神、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育探索和知识创新是新时代每位大学教师的目标和任务。“当前世界性教学方法改革呈加强智能发展、加强教学实践性、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三大趋势,具体而言:一是在教学方法的功能上由教给知识到教会学习;二是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上推行启发式、废止注入式;三是加强教学实践性,完善教学与社会实践更紧密结合的教学形式与学习制度;四是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3]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创新型教师,教师不应仅仅是教书匠,也应同时是有自主创新精神的研究者甚或是教育家,在实践中挖掘自身潜力,懂得一些研究的形式和方法,以科学的态度和严谨务实的作风进行创新教学,重塑教师形象,适应高等教育范式转变的需要。

img68

图12-1 教学科研关联图

1999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阐述了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目标,把“高素质、创造性”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现代大学教育理念是坚持人文、科学、创新的统一,培养创新人才是大学教育的基本任务。

二、创新型教师的素质要求

有了创新意识只是为成为创新型教师奠定了认识基础,只有将这种意识转化为内在的动力并长期付诸实践,才能带来教师发展上质的飞跃,才有可能成为创新型教师。教育创新需要建立在教育科学实验研究基础上,而教师创新则要落实到教学和研究的实践中,新的教学理论的科学性、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实用性与可接受性,以及教学方法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等等,都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教师的创新素质也只能在实践中提高。创新型教师的素质要求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一)在精神风貌上:胸怀天下,脚踏实地

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不仅是做人的生活准则,更是每一个创新型教师的优良素质。在教育科学研究中,没有放眼看世界的精神,就难有前瞻性和高屋建瓴的思想,也就很难有创新的意识和行动。科技进步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的物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一步加强,各学科的发展日趋国际化,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人口和环境问题研究等都要有全球意识,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各学科的教学都要与世界同步。每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都会从世界某个先进的地方首创而传播到地球上每一个重视教育、发展教育的国家;课程改革、教材更新是随着世界的潮流而不断进行的,借鉴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可以让我们避免重复,多学一种思路,少走一点弯路。高校教师要着眼于未来的事业,树立全面发展的创新型教师目标,关注时代发展的脉搏,了解最新的教学科研动态,对学业的纵、横皆有认识,将自己融入教育改革的洪流中,争做时代的弄潮儿。

创新型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既要抬头看天,又要埋头赶路,一步一个脚印;要求真务实,做好每一项实际工作。全国大学外语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夏纪梅教授曾讲:“很多老师听了我的报告后都说‘心里很感动,很激动,也很心动,但回家就是没行动’,这说明教师在行动上还很欠缺。”因此,创新型教师仅有热情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实干精神。

(二)在实践能力上:求知进取,不断创新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堆砌,而是新旧知识经验间即学习者与学习环境间的互动过程;“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教师不是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要用引导和激发的方式代替传统的填鸭式和灌输式教学;教师必须具备足够的能力和教学技巧才能游刃有余地使学生成为认知主体,积极地学习。创新型教师要多方锤炼自己,提高创新型教师目标所需的各种素质。

1.要有较强的吸收、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创新型教师要善于观察,善于以辩证的态度去认识各种新生事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对新知识新信息富有敏感性基础之上,教师应顺应时代要求,掌握外语和计算机,学会查文献资料和调查研究。由于英语在全世界的广泛运用,就目前阶段以及今后较长一段时间来说,作为传媒的载体,英语的地位仍旧不可小觑。能娴熟高效查找外文资料,为教学增添新内容、新形式,用外语撰写国际论文等是教师搞好教学科研的前提之一。而计算机的普及带来了教育技术的革命,各类信息层出不穷,要想在铺天盖地的信息海洋中利用网络资源,选择性地检索找寻对教学科研有益的信息,运用多媒体技术强化授课的趣味性和多样性,与外界进行交流,等等,都需要有娴熟地运用计算机的技能。(www.xing528.com)

2.要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创新能力

钱伟长认为,评价一个大学教师好不好的标准,“十分重要的一条是他在科研上有没有成绩,课上有没有启发性的东西”。他说:“你不教课,就不是教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在高等学校,教学是必要的要求,不是充分的要求,充分的要求是科研。科研反映你对本学科清楚不清楚。”若只是满足于做一个教书匠,那就只是把教师当成一种普通的职业,没有从根本上把教书育人当作一种神圣的事业。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区钅共教授认为,教师搞科研做学问要有心与有力并存,“有心”是指必须时刻处在一种学术上的“在线搜索”(online search)状态,或者说是保持高度灵敏的学术嗅觉;有力是指精力和“学力”,其中“学力”应该包括才、学、识。

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高等教育的教学不能孤立于科研之外。钱伟长说:“大学必须拆除教学与科研之间的高墙,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一堂课的教学活动与研究工作能改变一位教师对教与学的看法,科研能反思教学实践,探究其中的奥妙,有助于改进教学或改变教法,对教学具有促进力。教学与科研并行不悖,教研相长,通过科学研究,教师能进一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审视探究教学活动,总结经验,提炼认识,是创造能力在教育实践中的体现。当然,教师的科研不只是研究教学法,任何在教学中产生的新思想、新概念、新现象以及对学科本身的发展、与社会的关联探究,都是研究的对象。“教师参与科研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在研究中,教师可以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更好理解课堂和改善教育实践,不断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4]教师的科研活动不仅有利于自身发展,还有利于学校的持续发展,有利于高等教育的稳步发展。

湖北地区许多高校十分强调科研对教学质量的促进作用。以武汉科技大学为例,该校提出的口号是:科研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科研促进本科教学条件改善,科研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增强。教师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把最新研究成果在第一时间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及时全面了解某个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课程质量。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以自己最新科研成果,充实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案例,实现科研教学相得益彰。学校积极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加强与企业的全面战略合作,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瞄准“两型社会”建设的需求,构建创新体系,积极参与武汉城市圈建设,全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学校老师们主持承担了1094项科研课题,获专利120项。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和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方康玲教授常年活跃在科研与教学第一线。她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四项,在2007年获得的国家级精品课程《过程控制与集散系统》的教材编写过程中融进大量科研成果。她将科研成果“焦炉煤气鼓冷智能模糊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炼钢过程定氧加铝自动控制系统优化研究”等内容穿插进本科《自动化概论》等课程教学中,给本科生传授了最新知识。

最近,湖北省教育厅开展了遴选“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创新工程”本科品牌专业建设项目,目标就是要形成具有符合时代要求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培养一支教学水平与学术造诣高、结构优化、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起带头、示范和辐射作用,成为本专业领域教师进修、提高的培养基地,培育、产生一批突出的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成果,培养一批适应本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近年来,华中农业大学在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中,已涌现了一大批领跑学术科研前沿的“大师”,中科院院士,如生命科学领域大师级科学家张启发,“油菜院士”傅廷栋,“养猪院士”熊远著,“兽医院士”陈焕春,“果树院士”邓秀新等。该校还采取激励政策,吸引博导、名教授参与“精品课程”建设。如今,教授踊跃上讲台,名师带头搞教改已蔚然成风。“精品课程”建设的全面展开,使华中农业大学的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有了更高的平台。赵斌教授主持的全国第一本彩色版的《微生物技术》教材,不久即将出版。教材所用数百张彩图,大部分由参加课题的学生自己动手绘制,80%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彭克美教授的国家精品课程《家畜解剖及组织胚胎》建成后,适逢“中法文化交流年”,被教育部选送参加中法交流,他也被邀请到法国讲学。张献龙教授主持的《植物生物技术》教材,颇具创新价值,被学术权威作为研究参考,短时间内三次重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创新性教学的改革措施:一是探索开展教师主导和参与式结合教学法。即对某些教学内容仍坚持以教师为主体,编制教学大纲与教案,将学科基本原理、最新的理论沿革与立法成果包容其中,使学生能够把握本门学科的概貌与原理;对某些教学内容则以学生为主体,既考虑知识接受者的需要,也兼顾知识接受者的不同接受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单向式教学为双向式教学。二是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法。在“知识产权”课程的教学中,运用建构主义的教育理论,围绕师生互动的教育结构、教学并重的教育理念,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三是探索汉语、英语双语教学法。根据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筛选组织了双语教学课堂,由回国博士马琳教授执教。四是探索诊所式教学法。采用案例讨论、角色模拟、单独指导、在实践中学习等方式,在会见、咨询、事实调查、谈判、调解、法律文书写作、诉讼技巧等诸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要有较强的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信息时代每一个人都必须具备较强的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这些能力,必须自己是一个好的合作伙伴。“师生合作是师生民主、平等理念的体现,是构建和谐的课堂文化的基础,是实现教育教学方式转变的关键,是教师角色转变的具体体现。只有实现师生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教师才能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帮助者、引导者、辅导者,成为教育的研究者;学生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知识的建构者。”[5]乐于与学生交流的老师不仅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觉得有亲切感,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还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动机和意愿,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适时调整教学安排。

创新型教师要有一定的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在创新教育中扮演符合社会要求的角色。创新型教师要善于与其他教师的合作、与教育管理者的合作、与学生的合作,以及与社会的合作。创新型教师要有乐群宽容的心态。这是一种积极健康的心理,有利于教师做一个快乐的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同事和谐相处,还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人际交往的态度与行为,对教师的教学科研成果的创新产出有着间接的影响。

4.要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是使自己的思想、观点被他人接受的能力,它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是教师的职业要求和基本素养之一。

讲课是否生动形象、逻辑缜密、分析透彻、精辟入理等都要通过语言来传达,准确清晰、精练严谨的语言是十分必要的;若能再辅以抑扬顿挫的语调,则更能为课堂平添一分艺术性,深深地感染学生,让学生沉醉其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课堂上,教师深入浅出、幽默风趣的表达如磁场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教学成功的催化剂;而模棱两可、平淡乏味的语言则是催眠药,会无形中让学生不知所云乃至丧失兴趣,仿佛还原剂一般将教师授给学生的知识又还给了教师,不能使新知识在学生的脑海中扎根。教师无论是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还是自己撰写科研论文、与人交流,都需要有一定的文字驾驭能力(包括外语写作能力)。尽管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不属于创造力的范畴,但这种能力对于教师创新目标的实现不可低估,教师文字表达能力的高低会间接影响到教师的创新性发展。

(三)在人格品质上:坚毅顽强,甘于奉献

创造心理学认为,从众性(conformity)是与创造性的负相关的因子之一。从事创造性劳动的人需要在人云亦云处独辟蹊径,这就意味着通往创造性成果的道路需要探索,它并不总是一路坦途,只有勇于攀登、敢于冒险、舍得投入的人才能摘到创新的甜蜜果实。教师的创新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是一项对未知领域无尽探索的活动,它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挫折和失败难以避免。在教育变革实践中,一些新的教学理论、教研成果往往都不会一下子立竿见影,有时甚至会遭遇旁人的冷嘲热讽,它需要身体力行地不断摸索,从失败中积累经验后才得以取得创新性进展。因此,创新型的教师要有百折不挠的顽强毅力,迎难而上,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在实践中发掘问题、钻研问题,用智慧和汗水来浇灌创新的花,使之结出灿烂的果实。

创新的道路漫长多艰,创新的价值不可用金钱来衡量。高校教师要能潜心静气,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保持高尚的人格,甘于清贫,甘于寂寞,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教育事业,如陶行知先生当年倡导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

三、创新型教师的发展途径

创新型教师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系统的过程,不能指望教师听一次报告、开一次学术会议或者参加一个培训班就能一蹴而就。这个过程是根植在教育创新改革大环境的沃土之上的,个人、集体、社会三者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它是随着教师对创新的不断理解、不断深化而逐步发展壮大的。

(一)终身学习,自我提升

俗话说,“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要想有永不枯竭的水源,教师就要不断给自己注入新知识、新信息。教师在自身所从事的某一学科领域的造诣越深,越能更好地扮演教师的角色。新时代的教师是教育者、学者,同时也是学习者,因为教育本身正变得越来越成为学习,教育就是学习。

终身学习是时代对教师的客观要求。亚太教育研究学会会长郑燕祥教授指出:“在21世纪高科技、多元社会背景下的人,是多元的人:技术的人、经济的人、社会的人、政治的人、文化的人和学习的人。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需要在技术、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学习方面得到多元的未来发展,终身学习(life long learning)和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是维持个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和个人都必须向多元化发展”[6]

终身学习是教育发展规律对教师的必然要求,教育创新的一切举措要通过学习得以强化吸收并最终发展、升华。许多教育家都十分强调教师的终身学习。孔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教师要在向创新进发的旅程中,首先要从自身出发制订职业生涯规划,不断充电,孜孜以求,好学不倦。

(二)团队合作,携手前进

建构主义倡导的合作学习理论不仅对学生的学习而言,同样,它也是创新型教师发展的途径之一。创新型教师的发展离不开与他人的沟通协作。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单枪匹马奋战,精神固然可嘉,但信息爆炸令人目不暇接,要想取得更丰硕的创新成果,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因为很多人类创造性的成果往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尤其是教师间的相互合作有利于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科研团队建设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高度重视跨学科、跨院系、跨学校、跨地区、跨国家的教学队伍建设。他们组建了知识产权教学团队,将教学改革成果应用推广,尤其是强化了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网络推广力度和广度,每年组织录制主讲教师全程授课录像,并在网络上公布,既充分展示主讲教师最新教学成果,亦可让全国范围的知识产权学习者领略最新的教学内容,全面推广中心的教学改革成果。他们还吸纳来自全国各地的访问学者到党校推广教学改革成果,近年来,已有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郑州大学、华中农业大学、黑龙江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暨南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20余所高校的教师在中心从事过驻所研究或开展教学研习。这些老师不仅参加旁听本团队主讲教师的课程,而且共同参与教学改革措施的研讨和教材编写,成为中心教学改革成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传播的重要推广者。

教师之间互相切磋交流教学心得、观摩彼此的课堂、共同设计和准备教学内容、开展教研活动,有利于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挖掘教师的创造性思维力,增强群体凝聚力,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学环境,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提升了教师的业务能力。教师之间亦友亦师,相互促进,分享喜悦,共担困难,其乐融融。高校通过组建科研团队和学术梯队,一来可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二来培养新生力量,带动整个学校的教学科研氛围,对教师个人、对学校未来的长足发展都裨益良多。

(三)理实结合,教研践行

高校教师的创新不局限于课堂,它不以一堂课的结束而结束,教师大量的辛勤工作是隐性的、藏于课堂背后的。“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对象,反思、剖析教学中的各种教学策略、教学行为,理论联系实际,结合自己的学科特色,致力于教育科学研究,是教师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

实践出真知。任何新的教学理论、教学尝试都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并发展。教师既要长于求知,又要谙于致用。教师对教学的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对教学的反思和升华,它能激起教师发现问题的欲望和兴趣、将感性认识变为理性研究并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教师的科学研究不仅要促进教学,还要能从学科特点、地域环境出发,有效地将科研成果进行转化并服务于社会。

教师科研创新的标志之一是它的实用性和行动性,创新的目标要切实可行,而创造性思维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它的效率性。“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精细,学科的发展越来越专业化。这就需要教师针对不同学科特点,将各种理论应用于实践,在广博的基础上向自己学科方向的纵深处钻研,找到突破口,有的放矢,提高效率。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和研究行为,这种差异性决定了研究的独特性。武汉科技大学始终把资源节约问题作为科研的重要方向来抓:专门设立了“绿色制造与节能减排研究中心”;主持“含铁渣尘的利用”的攻关项目成果获得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了减少武钢焦化的污水排放,学校创造性开展了“焦化直流水改循环水”项目的研究,获得2007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学校还为武钢成功研制了“板带静电涂油机”,而且推广到武钢、鞍钢、宝钢等40多个钢厂,形成80多条生产线,为我国亿吨钢铁产品减少锈蚀作出了重要贡献。

诚然,高校教师的创新要强调学业的精深和研究的透彻,但不能局限于狭隘的单一的学科视野之中,同时要注重边缘知识和不同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另外,教师的教研践行需要借鉴,但不能一味模仿,更不能抄袭他人,要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见解,要以批判的眼光看待他人的创新,要在实践中注入理性的思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如何在高校后进生的教育中也注入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由于各种原因,有些高校学生或是在自身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上存在误区,在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阶段没能及时适应大学的生活和学习,有时或是受到一些其他外在因素的困扰,他们成了学子中不可忽视并需要帮扶的特殊群体。教师教学创新的目光不能只关注高才生,教育是要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获益,所以高校教师也要更多地对后进生给予关怀和帮助,转化一个后进生不亚于培养一个尖子生。在对后进生的教育中,也有不少创新的理念和方法,诸如如何与他们沟通探讨、树立他们的信心、使他们能奋起直追等都是高校教师教学科研创新天地中的一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