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分析介绍

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分析介绍

时间:2023-02-04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章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分析高等教育发展的“三阶段”理论,是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史学家马丁·特罗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发表的《高等教育的扩张与转变》、《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等论文中加以系统阐述的。从此,“高等教育大众化”逐渐成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一种教育概念。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开始连续大规模扩招,从而启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工程。

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分析介绍

第二章 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分析

高等教育发展的“三阶段”理论,是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史学家马丁·特罗(Martin Trow)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发表的《高等教育的扩张与转变》(1971年)、《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1973年)等论文中加以系统阐述的。特罗教授是以18~21岁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比例为标志,将高等教育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精英教育阶段(毛入学率15%以下)、大众教育阶段(毛入学率15%~50%)和普及教育阶段(毛入学率50%以上)。从此,“高等教育大众化”逐渐成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一种教育概念。特罗教授的大众化理论是建立在对部分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转变的分析基础之上,并以探寻在发展阶段转变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新的解释方法为目的。诚如特罗教授在《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一文中所说:“本论文的目的在于表明一种关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探讨思路,提供一个对发展过程中相互关联问题进行解释与分析的方法。”[1]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应予经历的重要阶段,它是高等教育发展实现重大转折的界碑。特罗教授的大众化理论的价值就在于:“为我们展现了西方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给我们提供了西方国家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一个参照系,使我们看到了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差距。”[2](www.xing528.com)

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偏小、毛入学率偏低等特定的背景之下,大众化理论被引入我国后,很快就在学术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与关注。政府则在1998年将实现大众化正式列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近期目标。教育部在1998年12月24日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高等教育规模要有较大扩展,到201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要接近15%。1999年6月发表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则更加明确的表述为:“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从现在的9%提高到15%。”虽然在这两个文件中都没有出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一词,但是由于15%的高等教育入学率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主要标志,因此达到15%的高等教育入学率与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通常被理解为具有同一含义。在《全国教育事业“十五”规划和2015年发展规划》中又将这一目标提前到2005年。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开始连续大规模扩招,从而启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工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