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经济的资料
-
中国经济转型再平衡:刘世锦
●中国经济现在需要实现新的平衡,需求端放缓了,供给端也要减,和需求端能够平衡,这就叫作转型再平衡。刘世锦认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是符合经济规律的,是必须要发生的。经济将在今年或明年探底成功,当前经济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增速的下降,而是企业盈利水平下降,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为此中国经济需要转型再平衡。...
-
陈平:中国经济新常态
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学家都主张深化结构调整。所以,中国有可能在结构转型上克服旧有利益集团的反对,优先发展绿色经济。 建议中国制定20年与50年发展规划,要求各届政府分期实施。 中国问题的焦点在地区与部门利益的矛盾。 中国目前启动的金砖发展银行和亚洲基础建设银行,加上未来...
-
明确中国经济转型的目标
在正确解读中国经济模式的基础上,必须明确转型的目标,而这要求经济学理论不能纸上谈兵,必须具有现实解释力。我们认为,经济增长模式向技术深化方向的转型遵循了分工理论、价值链理论和创新理论的发展逻辑。[24]我们认为,中国在过去的30多年中,正是因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主动吸收加工制造产业的向内转移,才有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
-
中国经济潜在影响分析
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而言,有两个最为现实的风险需要高度注意。因此,总体而言,世界性的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的影响相对较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人民币的相对升值将对中国出口造成很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也有可能倒逼中国企业向产业链高端攀升,从而间接地促进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大业的实现。因此,国际投机资本带来的通胀风险依然不可小觑。...
-
中国经济增长数据与趋势分析
1978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指标如下:长期以来的快速增长:1979—2018年,中国的平均实际GDP增长率为9.75%,2018年的实际GDP高出1978年实际GDP的244.73倍。近期人均实际 GDP增长迅速:1979—2018年,中国人均实际 GDP增长率为8.3%,2018年人均实际GDP高于1978年人均水平的...
-
中国经济:新常态挑战
中国经济面临强劲逆风,2015年的增长可能进一步放缓至7.1%,或甚至7.0%。 然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却公开指出,这种“中高速”增长是“新常态”。 除了结构性因素,中国经济的放缓也是政府政策的刻意结果。 中国未来的经济表现,不会由单一GDP指标的改变决定。 在接受新常态时,习近平面对两大关键挑战。...
-
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特性
2019年,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超过一万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收入分组,这意味着中国即将在不久后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毕业,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下行是正常的。应对诸多风险挑战,保持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既面临着多重任务目标,还要恰当区分各种因素,才能对症施治。...
-
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驱动
第八章对要素投资:有效供给驱动的内生经济增长之路凯恩斯主义的“有效需求不足”假设和“扩大内需”对策一再地被经济现实所否定,供给学派思想精髓越来越多地被当代经济现实所印证。这一良性循环的形成是中国实现经济内生增长的必由之路。然而,4万亿元投资的负面影响仍未褪去,新的增长动力仍然缺失。工业生产增速低迷,企业经济效益有所下降,国...
-
中国经济:迈向新常态
这是中央领导首次以“新常态”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提法非常重要,中国目前正处于迈向新常态的过程中,有许多重要的工作要做。归根结底,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
中国经济新常态:李伟的认识
一、在世界格局调整中确立新优势 过去30多年,全球经济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 我国在拓展新兴市场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 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为我国带来低成本海外并购机遇。...
-
中国经济:回顾与展望
中国经济实现了连续6~7个季度GDP同比增速保持在7.4%~7.9%,基本实现了经济平稳运行。从需求结构看,中国正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从过去以投资、出口拉动为主,转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2013年11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1.4%,比1月份上涨了1个百分点;进入下半年以来,PMI一直保持温和上涨态势。2013年...
-
中国经济提升潜力巨大
如果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可以比发达国家增长更快,世界经济趋于更加均等。然而,我国仍然只是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同发达经济体还有巨大的差距,仍然有继续趋同的空间。即便在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中,中国仍然是收入偏低的国家。2017年,以中国的人均GDP为基准,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人均GDP算术平均值为中国的1.12倍,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中...
-
中国经济转型:认知基础不足
有关中国经济转型这一话题,已经热议多年。然而,经济转型是知难而行更难,时至今日,可以看到,中国经济仍然在转型的路途上蹒跚,为何呢?某种程度上,从经济增长需要出发的经济转型都并没有真正重视这个约束条件,充其量,只是将这个作为边界性条件加以处理,因而长期以来,经济转型一直在“能源环境的软约束”条件下进行。结果是,从末端来看,能...
-
中国经济全面转型:成功范例
世界经济的深度调整和变革,将进一步倒逼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全面转型。目前,中国既存在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也存在着虚拟经济和金融市场发展滞后的问题,产业升级与金融深化的双重任务需要在良性互动中一并完成。在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工业化和国际化进程中,有两个年份和两场“群众运动”应当给予特别关注。...
-
中国经济新常态:企业机会洞察
在外需不足的情况下,中国有可能通过启动内需使得经济增长率达到7.5%左右的目标。新常态下中国企业的机会 新常态下中国的经济还会以中高速增长,企业的机会很多,我主要谈以下两方面:一是海外并购的机会;二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海外尤其是非洲转移的机会。...
-
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亮点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农业经济大国,这似乎早已成为世界各国对中国的固化认识。中国经济发展总体状况发生了质的变化,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大大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消费和出口国。这三大碱厂的建设是中国纯碱工业大发展的一个重要标...
-
保卫中国经济版图,美国需求如何?
在此,我们需要深刻反思,什么是中国的经济版图?20多年来,大跃进式的开放已经使我国丢失了大量的经济版图。据统计,在中国27个行业中,由外资控制的产业已经占据21个。国民收入净流出是一个国家经济体的“失血现象”。建设一个和谐稳定的中国社会离不开作为社会基础的经济版图。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护好自己的经济版图,必须培养...
-
中国经济实力日益强大
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日趋深化,各项改革尚未完全释放红利,而因此我国的经济韧性很强,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与此同时,支撑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支点增多。减税降费将激发更大的经济活力。目前多项措施已落实到位,不少外资金融机构已经进入中国实际开展业务。...
-
中国经济的真正动力:内需
日本当时为了应对这一局面,推出了金融缓和政策以促进国内经济发展,以此扩大内需,这就是日本实行金融缓和政策的主要原因。现在中国的经济状况和当时日本的经济状况是有很大不同的。对于中国和日本来说,经济发展最初的契机都是出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也不否认出口对经济发展很重要。不管怎么说,日本的高度经济增长基本上跟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
-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