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近代中国档案学:何鲁成关于档案定义的研究成果

近代中国档案学:何鲁成关于档案定义的研究成果

时间:2023-12-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何鲁成是20世纪30年代近代中国档案学产生时的代表人物,他在批判“凡一切公文案件,自收到以至于其保存之日,均为档案”的观点之后,提出了这样的档案定义:“档案者,乃已办理完毕归档后,汇集编制留待参考之文书。”这些都说明近代中国档案学者已经认识档案与文书的联系和区别,以及文书转化为档案的基本条件。

近代中国档案学:何鲁成关于档案定义的研究成果

一、关于档案的定义

多数论著认为,档案是办理完毕为备查而保管的文书。何鲁成是20世纪30年代近代中国档案学产生时的代表人物,他在批判“凡一切公文案件,自收到以至于其保存之日,均为档案”的观点之后,提出了这样的档案定义:“档案者,乃已办理完毕归档后,汇集编制留待参考之文书。”并解释说:“档案者,乃一机关内所收入及发出之文件及附件,已办妥归档者”,“档案为本机关收发文之部分,而非全部。”周连宽也说:“所谓档案,系指处理完毕而存贮备查之公文也。”龙兆佛在进一步区别文书与档案的概念时指出:“文件由点收、核办、封发过程叫做文书,汇集已办结又同属于一宗案情的文件在保管的过程中叫做档案。就时间说,文书和档案只是表示一样东西的两个过程(核办至封发的过程叫文书,办结归档保管的过程叫档案)。再就数量说,单一的文件叫做文书,汇集同案的文件叫做档案。文书是组成档案的因素,档案是文书的集合体,所以文书和档案又是表示一样东西的不同数量。”傅振伦的观点与上述几位学者的认识基本相同,他说:“凡属有关历史之文书均为档案。”并说:“办案结束归档储存者,方可称为档案也。”殷钟麒的《中国档案管理新论》是近代中国档案学的最后一部著作,也是近代中国档案学的一部具有较高水平的代表作。该书对档案的定义作了这样的表述:“档案者,一机关中文书处理手续完毕后,集合收发文件及有关之附件,汇集编制,分门别类,庋藏箱橱,备长期参考之卷册也。”“汇集关于记载每一公务之文件,储存于方框格木架,以备参考,即曰档案。”这些都说明近代中国档案学者已经认识档案与文书的联系和区别,以及文书转化为档案的基本条件。(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