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道德经:政治应以公心为上

道德经:政治应以公心为上

时间:2023-12-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原文]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政治不应该猜疑多忌,害怕人们变聪明,害怕人们变得更加明辩事理,这个世界不变聪明的人民,只怕只为私欲私理的刁民野蛮人,穷独善其身,达兼济天下,为政者以公心为上,这是中华民族一直在倡导君王之道,圣人之德。

道德经:政治应以公心为上

[原文]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也,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读译]政治宽厚仁慈,人民纯朴善良;政治猜忌多疑,人民恐慌生乱不尊法纪。祸,伴生着福的到来,福,也有可能隐藏着祸;谁又知道将会是什么结果?这是没有确定正主的事,正可以为转化为诡异,善也有可能转化为妖邪,人们在这里迷惑不已,成了一个固执的偏见。因此圣人做事,方正有棱边也不会伤人,正直而不会肆无忌旦,发光而不刺眼。

[读感]这一章里,告诉人们,内心里,好与坏,美与丑,正与邪往往是伴生的。正太过便是奇,善太过则为妖。平常之间,我们说,太过的谦虚是骄傲。现实之中,标榜着正道的不一定是正道,一切都要看事实的真想,事件的性质。因此,一句话,有些东西的使用,他是需要有相应的场合的。

政治是一种领导万民的艺术,他要保证正道通行于天下,但也要明白,犯错是人的天性,不要一有什么不对便要镇压惩罚,很多时候,人民犯错并不是有心。正所谓,治国不外情,理,法。情和理讲不通了,我们才能对应法则让人强制服从,因此,政治不能不讲情不讲理,当然这个情和理不是私情独理,而是讲公情公理。情理放之于大众,大众都能原谅理解,便可以法外容情,法处尊理。许霆案便是这个道理,而不是认为公众有什么。

政治不应该猜疑多忌,害怕人们变聪明,害怕人们变得更加明辩事理,这个世界不变聪明的人民,只怕只为私欲私理的刁民野蛮人,穷独善其身,达兼济天下,为政者以公心为上,这是中华民族一直在倡导君王之道,圣人之德。(www.xing528.com)

中国的执政理念和信仰基础都是天下为公,实在是中华民族之幸,只要执政党不变色,不背叛,不像将介石一样背叛三民背叛人民,那么这个世界这个天下,将永永远远属于他们,他们的人民也会越来越纯朴善良,越来越守望相助。

做人不可咄咄逼人,不可仗势不讲理,很多身在高位的人,总是忘了,高高在上也要有托住他们云彩,追求万丈光芒的荣耀其实是一种不道,不道早已,很快会在赞叹声中,迷失,千万不要固执偏执,那样就真的是会万劫不复了。

老子提倡的不是中庸而是内敛,内敛而动,一切行动顺道而行,便成正道,一切行为,是为了整个宇宙,整个人类,他们应该把自己融入天地之中,感受天地一体,这样才能与天同寿,随道永恒。任何发展和荣誉离开全体利益,单体利益不能与整体利益相生,那就是要消亡的不道的东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