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道德经》:善用人者为之下

《道德经》:善用人者为之下

时间:2023-05-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道德经》晚于《易经》五百多年出现,个人认为《道德经》是侧重对《易经》中哲学理念的解释及延伸;孔子《论语》等是侧重对《易经》中君子之道的解释及延伸。《易经》多提“君子”,《道德经》多提“圣人”;君子对小人,主要指品德修为;“圣人”对百姓,更偏重领导能力的建议。《道德经》中关于领导者品格的建议,我摘取了13条:身先士卒——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为人之下——善用人者为之下。

《道德经》:善用人者为之下

“道”是宇宙法则,“德”是顺应宇宙法则。

道德经》晚于《易经》五百多年出现,个人认为《道德经》是侧重对《易经》中哲学理念的解释及延伸;孔子论语》等是侧重对《易经》中君子之道的解释及延伸。

《易经》多提“君子”,《道德经》多提“圣人”;君子对小人,主要指品德修为;“圣人”对百姓,更偏重领导能力的建议。

《道德经》中关于领导者品格的建议,我摘取了13条:

(1)身先士卒——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第7章)

(2)无为而治——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第14章)

(3)不争反胜——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22章)

(4)善用资源——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第27章)

(5)重视制度——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第28章)(www.xing528.com)

(6)大爱无疆——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第49章)

(7)不瞎折腾——治大国若烹小鲜。(第61章)

(8)重视细节——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第63章)

(9)服务于人——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第66章)

(10)为人之下——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第68章)

(11)知己不足——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第71章)

(12)功成不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第77章)

(13)大公无私——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第81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