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体解剖学:颅骨连结及结构

人体解剖学:颅骨连结及结构

时间:2023-12-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颅骨共23块,借骨连结相连而成,借寰枕关节与脊柱相连。颅腔上为颅盖,下称颅底,位于颅底中央的是蝶骨,其前下方是筛骨。筛板较薄,外伤时易发生骨折而导致脑脊液鼻漏。在卵圆孔和棘孔的后方有一个三棱锥状骨突为颞骨岩部,在颅中窝外侧的鼓室上方有一层薄骨片称鼓室盖。骨腭前方及两侧为牙槽弓。(三)颅骨的连结颅骨之间多数以致密结缔组织或软骨直接相连,只有下颌骨与颞骨之间以颞下颌关节相连。

人体解剖学:颅骨连结及结构

颅骨共23块,借骨连结相连而成,借寰枕关节与脊柱相连。

(一)颅的组成

颅分脑颅和面颅两部分(图1-20)。

1.脑颅(bones of cerebral cranium) 位于颅的后上部,由8块颅骨构成,包括成对的顶骨、颞骨和不成对的额骨、枕骨、筛骨和蝶骨。它们共同围成颅腔,容纳并保护脑。颅腔上为颅盖,下称颅底,位于颅底中央的是蝶骨,其前下方是筛骨。构成颅盖的骨,自前向后依次是额骨,左、右顶骨,枕骨,以及顶骨外下方的颞骨。其中额骨、枕骨和颞骨还参与颅底的构成。

图1-20 颅(前面)

2.面颅(bones of facial cranium) 位于颅的前下方,由15块颅骨构成,包括犁骨、下颌骨、舌骨各1块,上颌骨、鼻骨、泪骨、颧骨、腭骨、下鼻甲各2块。它们形成面部的骨性基础,参与构成眶、鼻腔和口腔。下方有一块能活动的下颌骨,其上方是上颌骨,上颌骨后方有腭骨。两上颌骨之间有形成鼻背的鼻骨。上颌骨外上方有向外上突出的颧骨,鼻腔正中有犁骨,鼻腔外侧鼻下方有下鼻甲,眶内侧壁有一小块泪骨。在颈部上方深面有一块游离的舌骨。

下颌骨分为一体两支(图1-21)。下颌体位于前部,呈蹄铁形,它的上缘形成牙槽弓,牙槽弓有一列深窝,称牙槽,容纳牙根,下颌体两外侧各有一小孔称颏孔,下颌支位于后部,略呈长方形,向上有两个突起,前方尖锐的称冠突,其后上部的粗大突起称髁突,下颌体和下颌支相交处形成的钝角,称下颌角,在体表可摸到。下颌支内面的中部有下颌孔,由此通入下颌管。下颌管在下颌骨内走向前下方,并与颏孔相通,此孔有下牙槽血管和神经通过。

舌骨居下颌骨的下后方,呈蹄铁形,中间部为体,有大角和小角。

图1-21 下颌骨(外侧面)

(二)颅的整体观

所有颅骨连成的整体结构称颅(skull)。对脑、视器和听器等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1.颅顶面观 颅盖各骨之间借缝紧密相连。额骨与顶骨之间的缝称冠状缝,左右顶骨之间的缝称矢状缝,顶骨与枕骨之间的缝是人字缝,这些缝一般在40岁以后逐渐融合。

2.颅底内面观 颅底内面凹凸不平,与脑下面的形态相适应,由前向后可依次分为颅前、中、后3个窝(图1-22)。

图1-22 颅底(内面)

(1)颅前窝(anterior cranial fossa):位置最高,由额骨、筛骨和蝶骨构成。有鸡冠和筛板,筛板上有筛孔,通鼻腔。筛板较薄,外伤时易发生骨折而导致脑脊液鼻漏。

(2)颅中窝(middle cranial fossa):位置较颅前窝低,由蝶骨、颞骨构成。颅中窝中央突起形似鞍状的结构称蝶鞍,上有垂体窝,前有视神经管,其前外侧是眶上裂;两侧为破裂孔、圆孔、卵圆孔和棘孔,有神经和血管通过。在卵圆孔和棘孔的后方有一个三棱锥状骨突为颞骨岩部,在颅中窝外侧的鼓室上方有一层薄骨片称鼓室盖。

(3)颅后窝(posterior cranial fossa):位置最深,由枕骨和颞骨构成。中央最低处有枕骨大孔,前外侧缘有舌下神经管内口,后有枕内隆凸、横窦沟和乙状窦沟。乙状窦沟终末延至颈静脉孔。颞骨岩部后面有内耳门及内耳道。

3.颅底外面观 分前、后两部(图1-23)。

(1)前部:为上颌骨和腭骨构成的骨腭,它构成口腔的顶和鼻腔的底。骨腭前方及两侧为牙槽弓。牙槽弓的游离缘有牙槽,后上方有一对鼻后孔,骨腭前面正中的孔称切牙孔,腭后两侧的孔称腭大孔。牙齿后方的突起称翼突。(www.xing528.com)

(2)后部:中央有枕骨大孔,其前外侧有一对隆起,称枕髁。髁的前外方有颈静脉孔,颈静脉孔前内侧有颈动脉管外口,颈静脉孔前外侧有一细长突起称茎突,茎突根部的后外侧有茎乳孔,有面神经穿过,茎乳孔外侧的锥形突起,称乳突。乳突前方的凹陷称下颌窝,窝前的突起称关节结节。枕髁根部有一向前外方开口的舌下神经管外口。枕骨大孔的后上方有枕外隆凸。

图1-23 颅底(外面)

4.颅的侧面观 颅的侧面(图1-24)可见颞骨乳突,乳突前方有外耳门,外耳门前方的弓形骨突称颧弓,颧弓上方的凹窝,称颞窝,在颞窝内侧壁,由额、顶、蝶、颞四骨相连接的部位称翼点,该处骨质较薄,受到外力打击时,易导致走行在内面的脑膜中动、静脉破裂,引起颅内出血。颧弓下方的凹窝,称颞下窝。

图1-24 颅(侧面)

5.颅的前面观 颅的前面由面颅骨和脑颅骨共同围成眶、骨性鼻腔和骨性口腔(图1-20)。

(1)眶(orbit):为一对深陷的四面锥体形腔,尖向后内方,尖端有视神经管,通颅中窝。底为眶口,眶上缘有眶上孔或眶上切迹,眶下缘中点的下方约1cm处有眶下孔,外侧壁与上壁交界处有眶上裂通颅中窝。下壁有眶下裂。

(2)骨性鼻腔(bony nasal cavity):位于面颅中央,借骨性鼻中隔分为左、右两部分。骨性鼻腔的外侧壁有3个向下卷曲的鼻甲,从上向下依次为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每个鼻甲的下方有相应的鼻道,分别为上鼻道、中鼻道和下鼻道。上鼻甲的后上方有蝶筛隐窝。骨性鼻腔前方的开口称梨状孔,后方的开口为鼻后孔(图1-25)。

图1-25 骨性鼻腔的外壁侧

(3)鼻旁窦:见呼吸系统

(4)骨性口腔(bony oral cavity):由上颌骨、腭骨和下颌骨围成。

(三)颅骨的连结

颅骨之间多数以致密结缔组织或软骨直接相连,只有下颌骨与颞骨之间以颞下颌关节相连。颞下颌关节(图1-26),也称下颌关节,由颞骨的下颌窝、关节结节与下颌骨的髁突构成,关节囊较松弛,囊外有韧带加强,囊内有关节盘将关节腔分为上、下两部,颞下颌关节的运动是两侧关节的联合运动,使下颌骨上提、下降、向前、向后及侧方运动。

图1-26 颞下颌关节

(四)新生儿颅的特征

新生儿脑颅大于面颅,由于颅盖诸骨的骨化尚未完成,骨与骨之间,间隙较大,由结缔组织膜连接,称为囟,分别有前囟(anterior fontanelle)和后囟(posterior fontanelle)。前囟位于矢状缝的前端,呈菱形,在出生后1—2岁时闭合;后囟位于矢状缝后端与人字缝相交处,呈三角形,在出生后不久闭合(图1-27)。

图1-27 新生儿的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