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追忆斯人振兴戏剧:谒梅兰芳纪念馆感怀

追忆斯人振兴戏剧:谒梅兰芳纪念馆感怀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追忆斯人振兴戏剧——谒梅兰芳纪念馆感怀枫叶红了的日子,我来到坐落在北京西城护国寺街9号的梅兰芳纪念馆,拜谒这位已经离我们而去的中国戏曲艺术大师的故居。从梅兰芳纪念馆出来,未行几步,便瞧见颇负盛名的人民剧场门前售票相对冷落的情景。越到此时,目睹此景,便难免更加追忆这位戏曲艺术大师、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艺术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

追忆斯人振兴戏剧:谒梅兰芳纪念馆感怀

追忆斯人振兴戏剧——谒梅兰芳纪念馆感怀

枫叶红了的日子,我来到坐落在北京西城护国寺街9号的梅兰芳纪念馆,拜谒这位已经离我们而去的中国戏曲艺术大师的故居。

梅兰芳纪念馆建于1986年10月,占地700余平方米,是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格局,梅先生1961年逝世前,就在这所幽静、安适的小庭院内,度过了他生活的最后十年。纪念馆开幕之日,习仲勋夏衍曹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文艺界知名人士出席了开幕典礼。又是一个近乎十年过去,如今前来参观纪念馆的人不是太多了。步入纪念馆门前,朱漆大门上端悬挂着的邓小平同志亲笔书写的匾额“梅兰芳纪念馆”首先映入参观者眼帘。进得大门,迎面可见青石砖瓦砌成的大影壁前安放着的梅兰芳半身塑像。正院保存故居原貌,会客厅、书房、卧室和起居室内的诸项陈设,均按梅先生生前生活起居原状陈列。我看到梅先生故居书房内书橱伫立,各种线装典籍满列其间。五尺长的大写字台上文房四宝一应俱全。同时在先生的卧室里也置放着一张书桌,这就很自然地令人联想到先生生前的好学和修养。外院为展览室,以丰富的图片和实物,扼要地介绍梅先生一生的艺术生活和社会活动。

从梅兰芳纪念馆出来,未行几步,便瞧见颇负盛名的人民剧场门前售票相对冷落的情景。这里演出的是以李世济领衔的中国京剧院排演的好戏啊。当前戏曲艺术的滑坡、不景气,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越到此时,目睹此景,便难免更加追忆这位戏曲艺术大师、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www.xing528.com)

扫描梅先生璀璨成功的艺术生涯,他留给后人、留给戏曲界最珍贵的启迪在哪儿呢?我思忖,戏曲艺术的繁荣昌盛固然是由主客观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但作为一种主要在于表演的艺术,演员的优秀与否,演员在观众心目中有没有地位,应当说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居首位的基本要素。梅先生发展并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了足以承前启后,具有独特风格、大家风范的艺术流派——梅派,在国内外被誉为伟大的演员、中国表演艺术的象征和美的化身。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艺术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因为有了梅兰芳这样一批艺术家,中国的戏曲艺术才拥有了辉煌。他们不仅催开了戏曲艺术的绚丽花朵,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培养出了一代观众,而没有观众,就从根本上没有了艺术。只有每位戏曲表演工作者表演艺术大幅度提高了、突破了、创新了、超越了,只有传统戏曲美学精神同当代审美情趣相融合了,只有一大批技艺精湛、深受观众喜爱和欢迎的戏曲表演艺术家跃然舞台了,戏曲艺术的振兴繁荣方能有望。离开了这一条,无论怎样高亢地呼唤振兴戏曲,都只能是一句空话。伫立凝视梅先生的塑像,我这样想。

1995年11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