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林则徐:故事传递的急躁转变

林则徐:故事传递的急躁转变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林则徐——急躁个性在故事中悄然遁去林则徐,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清朝官员。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是个教书先生,很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林则徐小时候机灵聪明,但性子很急,办事毛毛糙糙,经常出差错。有一天,他把林则徐叫到跟前,说要给他讲一个“急性判官”的故事。聪明的林则徐知道这个故事是针对他的毛病讲的,便说:“我一定好好改一改急躁的毛病。”林则徐的父亲就是采用这一方法来纠正林则徐的。

林则徐:故事传递的急躁转变

林则徐——急躁个性在故事中悄然遁去

林则徐(1785—1850),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清朝官员。1820年始,先后在浙江、江苏、湖北、河南和山东等地做官,由道员升巡抚,以重实际调查著名。1837年,任湖广总督期间,严禁鸦片,卓有成效。1839年,受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虎门销烟,屡挫英军武装挑衅,同时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设立译馆翻译外文书报,开创了近代中国人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著作有《林文忠公政书》、《林则徐日记》、《云左山房文钞》等。

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是个教书先生,很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林则徐刚满4岁,林宾日便每天带着他到受聘的罗家私塾,对他进行启蒙教育。林宾日十分注意施教方法,经常根据孩子的心理、行为特点,讲些有趣的故事,让孩子在故事中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

林则徐小时候机灵聪明,但性子很急,办事毛毛糙糙,经常出差错。林宾日认为,“从小看大,三岁知老”,小孩子这样下去养成习惯,将来要出大错的,但直接指出他的缺点,他未必能改。有一天,他把林则徐叫到跟前,说要给他讲一个“急性判官”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判官,非常孝敬父母,每次遇到不孝的案例,他就判得特别严。一天,有两个人拉来一个年轻人,要判官严惩。他们说:“这个年轻人是个不孝之子,他不仅骂他娘,还动手打她。我们把他捆了起来,可他还是不停地骂,我们就用东西把他的嘴堵住了。像他这样不孝的后生可恨不可恨?”

判官一听,被捆的人是个不孝之子,立刻火冒三丈,就喊:“来人呀,打这个逆子五十大板。”

这个年轻人想开口申辩,可是嘴被堵着,有话没法说,只好挨了五十板子,屁股被打得血肉模糊。

一会儿,有个老太婆拄着拐杖急匆匆走进来,边哭边焦急地说:“请大人救救我们,刚才有两个盗贼溜进我家后院,想偷我的牛。我儿子捉住他们,要送他们到官府来,可是力不从心,两个强盗反把我儿子捆走,不知弄到何处去了。求大人帮忙,赶紧替我找找儿子。我就这么一个孝顺儿子……”

判官一听,心里暗想:莫非恶人先告状,我刚才打的就是她的儿子?他忙叫人把那两个捆人的人找来,但他们已经溜走了。这时,被打昏的年轻人呻吟了一声,老太婆一看,正是自己的儿子,就惊叫了一声,昏倒在地,再也爬不起来了。

聪明的林则徐知道这个故事是针对他的毛病讲的,便说:“我一定好好改一改急躁的毛病。”

“急性判官”的故事,牢牢记在林则徐的心里。几十年后,他做了湖广总督,仍不忘父亲讲过的故事。为了时时警惕自己性情急躁、容易发怒的毛病,他专门做了一个“制怒”的横匾,挂在自己的书房,时刻提醒着自己。

父母提高卡

请真诚地回答以下问题:

1.你的孩子急躁吗?

2.当你发现孩子有某种缺点时,是怎么处理的?(www.xing528.com)

3.你认为林宾日的教子方法好吗?好在什么地方?

达尔文说:“脾气暴躁是人类较为卑劣的天性之一,人要是发脾气就等于在人类进步的阶梯上倒退了一步。”然而,急躁是一部分孩子和成人的常见特征。碰到不称心、不如意的事情,他们会马上激动不安,如热锅上的蚂蚁;要想达到某个目的,没做好准备就开始行动了,由于计划不周,急于求成,常常心理不稳定,结果达不到目的。第一件事因急躁失败了,往往又更加急躁地去干第二件事,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无论成人还是孩子,一旦意识到自己急躁、易怒,就要去分析其中的原因并不断调整。对于孩子而言,急躁个性的形成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父母的溺爱养成了孩子较强的依赖性。缺乏独立性的孩子一旦离开家长,就显得不知所措。这样的孩子在学习和生活方面常常觉得不尽如人意,不称己心,急躁个性由此产生。

第二,在困难与挫折面前,孩子没有应对的能力,显得力不从心。由于年龄的原因,孩子的兴趣爱好容易更换。当他对一件事情有兴趣时,常常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可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能力,结果往往是不得要领,兴趣也随之减弱。不久又对另一事物产生兴趣,同样的过程再次重现。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使孩子失望、焦急。孩子缺乏对付这种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如果得不到父母及时的帮助与引导,时间久了,就会养成急躁的个性。

第三,长期不稳定、不安静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也会导致孩子急躁。比如父母关系不和谐,经常吵架打闹;父母经常搬家,居无定所等。

第四,父母自身的急躁情绪传递给了孩子。家庭成员的脾气、秉性是相互影响的,如果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比较容易急躁,那孩子就会耳濡目染地急躁起来。

面对孩子的急躁情绪,家长可针对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调整方式:

第一,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作为父母,不要对孩子包办,只要孩子能做的事就多鼓励他自己去做,帮助孩子培养独立处事的能力。这样,孩子能逐渐掌控自己的生活、学习,就不会轻易产生急躁情绪,持之以恒,孩子的急躁个性就会有所改观。

第二,给孩子及时的帮助和引导。当孩子遇到挫折处于紧张和异常激动状态时,家长应首先使孩子平静下来,帮助他找出失败的原因,启发他树立自信心,使他确定并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

第三,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氛围。给孩子提供一个和谐、温暖、稳定的家庭环境;尽量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减少让孩子产生急躁情绪的因素。

第四,做孩子的表率。解铃还须系铃人,父母在面对各类困难与挫折时,要作出表率,耐心努力,不急不躁,这样孩子也会逐渐平和,并学会沉着应对各种事情。

第五,温和耐心地分析急躁的后果,提高孩子克服急躁情绪的自觉性。林则徐的父亲就是采用这一方法来纠正林则徐的。只是,林宾日技高一筹,他没有苦口婆心地说教,而是采用讲故事这样一种趣味性的方式。家长可以针对孩子的喜好,温和又耐心地给孩子讲明道理。

第六,教给孩子一些自我训练的方法。对大一些的孩子,家长可以让他进行自我暗示,比如在房间里、课桌上贴一些“沉着”、“冷静”之类的纸条,随时提醒自己。还可以让他进行兴趣磨砺,比如下棋、书画钓鱼、做手工等,都可达到修养耐心的目的。还可以用静默法,坐在一个安静、隔音效果好的房间里,集中注意力去听一个单调的声音,如钟的滴答声等;或集中意念去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如用大拇指与其他手指重复接触等,都可以达到放松心境、松弛精神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