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马云:成功不偶然,人生经验课!

马云:成功不偶然,人生经验课!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拥有预测危机的眼光,则能避免手忙脚乱,顺利度过严冬。2007年12月,马云开始公开宣称阿里巴巴要准备过冬。然而,当时的很多员工都不以为然,因为上市后的阿里巴巴形势一片大好,只有马云从繁荣中嗅到了危机的慢慢来临。因为,成绩是暂时的,而危机的影响却可能是致命的。因此,他们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危机感,为可预测的危机做打算。有一句名言说的是:最大的危机就是没有危机感。

马云:成功不偶然,人生经验课!

冬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准备!可怕的是我们不知道它有多长,多寒冷!机会面前人人平等,而灾难面前更是人人平等!谁的准备越充分,谁就越有机会生存下去。

——马云

对一个企业家来说,眼光和洞察力都重要非常,也是其必须具备的特质。能够看到他人所不能看到的东西,能够比同行看得更远,就等于比他人领先一步。拥有敏锐的战略眼光可以发现商机和市场,这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拥有预测危机的眼光,则能避免手忙脚乱,顺利度过严冬。

从一定程度来讲,一个企业家的风险预测能力,要远比机会洞察能力重要得多,因为前者关系到企业的存亡,不能有丝毫怠慢,而后者仅关系到企业的发展,虽然极为重要却还不是迫在眉睫。在生存和发展面前,首选生存,只有生存下来了才能思考发展。卓越的企业家自然会比普通人有更为敏锐的市场触角,能够事先预知经济风向的转变。然而,更能体现其卓越性的,是其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忧患意识。所以说,不能预知风险的企业家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企业家,也就是说,嗅不到冬天味道的就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CEO。

从这个标准来看,马云绝对是名副其实的合格的CEO。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很多企业猝不及防,纷纷面临破产倒闭,甚至很多老牌大企业都在那场金融海啸中倒下。

然而,早在2007年,马云就已经感觉到了危机。2007年初,马云在达沃斯论坛上就隐约感觉到了不寻常。同年三四月份,马云就对内部讲要对此有所准备。于是,阿里巴巴以最快的速度上市,并把组织结构进行了一些调整以分散风险,确保各子公司的生存。那时的马云已经开始在为过冬做准备了。

2007年12月,马云开始公开宣称阿里巴巴要准备过冬。他说:“我把繁荣时期叫做夏天,夏天最主要的任务是准备冬天的到来。我上市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准备过冬。”马云还说:“我不认为现在是繁荣时期,因为股市的繁荣并不代表经济真正的繁荣……所以,现在的繁荣是我尤其担心的,无论冬夏我都应该警醒。”

2008年2月15日,马云以一身“白雪公主”的装扮出现在阿里巴巴的集团大会上。他谈到:“今年对阿里巴巴来说是一个艰难的年度。2008年,我们不应该过分出挑,一切要低调处理。同时,我们还要做好过冬的准备。由于可能会受到美国次贷危机以及整个世界的问题的影响,互联网也将迎来另一个严冬。2007年年初本来不准备上市,但年中因为我感觉到冬天要来了,就迅速上市了。从战略储备上来讲,我们已经准备好了过冬的物资,但还是希望所有的员工要准备好过冬的心态、毅力和能力。我不是危言耸听,这次冬天会持续很长时间,但活过这个冬天就有机会赢。”随后,他还提出了2008年的新战略,也就是“深挖洞、广积粮、不称王”。

然而,当时的很多员工都不以为然,因为上市后的阿里巴巴形势一片大好,只有马云从繁荣中嗅到了危机的慢慢来临。他说:“其实,我们的股票上市后被炒到发行价近三倍的时候,我们就应该知道紧随着一片喝彩,乌云和雷电也将悄然来到。”

于2008年7月23日,公司内部员工收到了马云发出的名为《冬天的使命》的邮件,信中,马云号召阿里巴巴全员准备过冬。他说道:“我们对全球经济的基本判断是经济将会出现较大的问题,在未来几年,经济有可能进入非常困难的时期。我认为,整个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即将到来的冬天会比大家想象的时间更长,更寒冷,更复杂!我们准备过冬吧!”(www.xing528.com)

在互联网界,这封邮件引来了一场轩然大波,当时很多互联网同行和大佬们都纷纷公开表示没有所谓的“冬天”。

面对外界的质疑,马云依旧坚持自己的观点,并着手开始为过冬做准备。

同年10月15日,马云宣布投资150亿人民币帮助中小企业过冬,这一“援冬计划”却为他招来了大量的误解和质疑。有分析指出,斥如此巨资显然是一种非理性的烧钱行为,而且其效果无法评估。

然而,这并非马云的一时冲动,而是经过半年酝酿的结果,其中的一些具体措施也是逐步推敲得来的。被任命为“中小企业援冬计划”领导小组组长的卫哲表示:“我们已经为这150亿元的计划做了精心的准备。阿里巴巴现金储备高达200亿人民币,目前的现金储备足够保证150亿元投入到帮助中小企业过冬的行动中来。”

就是这一系列的准备帮助阿里巴巴顺利度过了冬天。反而,一些没有忧患意识也没有任何防范措施的企业,经不起金融风暴的打击而纷纷倒闭。

因为马云的远见和洞察力以及居安思危的意识,阿里巴巴度过了寒冬。当时的阿里巴巴非常繁荣,但马云却没有迷失其中。他从阿里巴巴的业务架构中敏锐地感觉到了经济的走势。在外界的一片质疑声中,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并为过冬做了一系列的准备。由此可见,作为企业领导者,他的预见能力和定力都是一流的。

只有那些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的领导者,才能把企业做大。他们不会因为一点成就而高枕无忧,也不会沾沾自喜。相反,企业发展得越好,他们就越是担心。对他们来说,危机要远远大于当前的成绩。因为,成绩是暂时的,而危机的影响却可能是致命的。因此,他们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危机感,为可预测的危机做打算。

有一句名言说的是:最大的危机就是没有危机感。一个缺少忧患意识的企业家是非常可怕的。因为任何一家企业的发展都不是畅通无阻的,其间都要经历无数次挫折,而这些挫折就是企业的冬天。如果不能居安思危准确预测危机,就无法为解决危机准备好应对措施。当危机来临,企业将会被打得手足无措。要度过危机,还需要雄厚的实力作保障,而对于小企业,如果全无丝毫准备,将难以经得住危机的摧残。这就是大部分小企业倒闭的原因。企业即使努力度过了危机,也会元气大伤,想要回到最初的规模和成就又将是一段漫长的恢复过程。

因此,那些著名的企业家无时无刻不在用危机来保持自己头脑的清醒。比尔·盖茨就曾说:“微软离破产只有18个月。”张瑞敏也说:“我每天的心情都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柳传志还说:“你打一个盹儿,对手的机会就来了。”亚信创始人田溯宁说:“只有忧虑者才能生存下来。”

企业家高瞻远瞩的眼光和敏锐的洞察力在预测危机方面得以很好地体现,只有拥有这样的能力才能把企业做强做大。但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修炼出来的,它需要企业家长期保持冷静的头脑和强烈的危机感,时刻把握公司发展的脉搏,并在整个经济发展现状的大背景下思考企业的生存。只有这样,才能发现一些常人无法发现的问题,也才能准确预知危机的到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