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以德报怨:融化心灵,享受自由

以德报怨:融化心灵,享受自由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有的人在与人发生冲突时会睚眦必报,有的人会选择息事宁人,不与对方计较,而有的人则会以德报怨。以德报怨能融化世上最冷酷的心,使人不再怨恨,从而真正享受心灵的自由。老子认为,以德报怨是以“不争”为“争”的行动策略,是一种高明的人际交往艺术和处世哲学。其实,“以德报怨”并非一味地忍让和退缩,把握必要的分寸是很重要的。

以德报怨:融化心灵,享受自由

在人与人的相处中,发生摩擦、争吵或误会等都是很平常的事情。有的人在与人发生冲突时会睚眦必报,有的人会选择息事宁人,不与对方计较,而有的人则会以德报怨。

在一般人看来,虽然以德报怨好像太过没出息,太过委屈自己,但化怨为缘,赢得人心,却是迎战那些让你难堪的人所采取的最上策。以德报怨,虽然不能根治那些拥有歹意病态的人,但至少可以感化他们,使他们停止散布有关你的谣言。

老子说:“大小多少,报怨以德。”意思是,要把大事化小,不要夸大事实;要把烦琐简化,不要把事情搞得错综复杂;要用道德的善举对待对自己有仇怨的人。

约翰是一位卖砖的商人,由于另一位对手在他的经销区域内定期走访建筑师与承包商,告诉他们,约翰的公司不可靠,他的砖块不好。

虽然约翰并不认为对手会严重伤害到他的生意,但这件麻烦事使他心中生出无名之火,真想“用一块砖头敲碎那人肥胖的脑袋”,好好发泄一下。

一个星期天早晨,约翰听一位牧师讲道,主题是:要施恩给那些故意跟你为难的人。于是,约翰便把每一个字都记了下来,他告诉牧师,就在上个星期四,他的竞争者使他失去了一份30万块砖的订单。可是,牧师却教他要以德报怨、化敌为友,还给他举了很多例子来证明自己的理论。

当天下午,当约翰在安排下周的日程表时,发现住在弗吉尼亚州的一位顾客,正为新盖一幢办公大楼要一批砖而发愁。可是,这位顾客所指定的砖却不是约翰的公司所能制造和供应的那种型号,但与他的竞争对手所出售的产品很相似。不过,约翰确信那位满嘴胡言的竞争者肯定不知道有这笔生意。

约翰顿时感到很为难,如果遵从牧师的忠告,他觉得自己应该将这笔生意告诉那个竞争对手,并且祝他好运。但如果按照自己的本意,他却希望对手永远也不知道这笔生意。在约翰的内心挣扎了一段时间之后,他终于拿起电话拨了竞争者的电话。

当时,那位竞争者难堪得说不出一句话来。约翰还是很有礼貌地直接告诉他,有关弗吉尼亚州的那笔生意的机会。

虽然那位对手有一阵子结结巴巴地说不出话来,但是明显感觉到他很感激约翰的帮忙。然后,约翰又答应打电话给那位住在弗吉尼亚州的承包商,并且推荐由他的对手来承揽这笔订单。

后来,约翰的确得到了意外的收获。对手不但停止散布有关他的谎言,而且还把他无法处理的一些生意转给约翰来做。现在,他们之间的一些阴霾已经获得到了澄清,约翰的心里比以前也好了很多。

由此可见,在与他人交往时,应该拥有豁达的胸怀,看淡别人对自己的抱怨,以一种善德对待对方,做到“相逢一笑泯恩仇”。以德报怨能融化世上最冷酷的心,使人不再怨恨,从而真正享受心灵的自由。

老子说:“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认为,以德报怨是以“不争”为“争”的行动策略,是一种高明的人际交往艺术和处世哲学。它要求我们具备长远的目光,不为一时的得失计较,最终成大事。(www.xing528.com)

魏国边境靠近楚国的地方有一个小县,大夫宋就被派到这个小县去做县令。在两国交界的地方住着两国的村民,村民们都喜欢种瓜。这一年春天,两国的边民又都种下了瓜种。

可是,这年春天干旱缺水,瓜苗长得很慢。魏国的一些村民担心这样旱下去会影响收成,就组织一些人,每天晚上到池塘里挑水浇瓜。连着浇了好几天,魏国村民的瓜苗长势明显好了很多,比楚国村民种的瓜苗要高了不少。

当楚国的村民看到魏国村民种的瓜长得又快又好时,就特别嫉妒。有些人便趁晚上魏国村民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潜到他们的瓜地里去踩瓜秧。

当魏国的村民看到他们的瓜地被踩得乱七八糟时,就特别生气,他们决定也要到楚国的瓜地去踩踩。可是,宋县令却阻止了他们,请他们消消气,然后对他们说:“我看,你们最好不要去踩他们的瓜地。”

可是,村民们气愤至极,哪里听得进去,纷纷嚷道:“难道我们怕他们不成,为什么让他们如此欺负我们?”

宋县令摇摇头,耐心地说:“如果你们一定要去报复,最多解解心头之恨。可是,以后呢?他们也不会善罢甘休,双方这样互相破坏下去,到最后谁也得不到瓜了。”村民们皱紧眉头问:“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宋县令说:“你们每天晚上去帮他们浇地,结果怎样,你们自己就会看到。”村民们只好按宋县令的意思去做。

楚国的村民发现魏国村民不但不记恨,反而天天帮他们浇瓜,惭愧得无地自容。

后来,这件事被楚国边境的县令知道了,便将此事上报楚王。楚王原本对魏国虎视眈眈,听了这件事后,很受触动。于是,他主动与魏国和好,还送了很多礼物,对魏国有这样好的官员和国民表示赞赏。魏王见宋县令为两国的友好往来立了大功,便下令重重赏赐宋县令和他治下的百姓们。

由于魏国村民听从了宋县令的建议,对楚国村民的恶意破坏不但没有进行报复,反而主动给他们浇水,所以两国才化干戈为玉帛,建立了友好的关系。

由此可见,容人之过,谅人之失,超越恩怨,以德还报,人际关系就会处理得更融洽。所以,应跳出自我圈子,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看问题,善待和包容那些异己的观点和行为。不要苛求别人,要大度友善地待人。尽量淡化伤害,以善德对待仇恨,宽宏大度不记仇恨,做到得饶人处且饶人。

其实,“以德报怨”并非一味地忍让和退缩,把握必要的分寸是很重要的。具体来说,要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在做人做事的过程中从容不迫地处理各种问题。事实上,人们都有羞耻之心,当我们“以德报怨”的时候,对方通常会为自己的“失礼”感到汗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