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揭示眼球壁的解剖和生理,防止近视

揭示眼球壁的解剖和生理,防止近视

时间:2024-0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测试盲点的简易方法是用一张白纸条在它的右面画上一个1.5厘米直径的乌龟,左面画上一个“+”字,两者距离5厘米左右(图2)。这样的纸条只能测试右眼,将纸条上下调换一下使“+”字在右侧,乌龟在左侧就可测左眼的盲点。

揭示眼球壁的解剖和生理,防止近视

人眼是圆球形的故称眼球,位于眼眶内,直径约为24毫米。眼球的形态是眼屈光的基础,成正圆形者多为正视眼,前后径大于横径者就成为近视眼,相反,横径大于前后径者就成为远视眼。

眼球的壁分为三层,分别称为纤维膜、葡萄膜和视网膜(图1)。

图1 眼球水平切面

1.外层为纤维膜,它是保持眼睛球形的维护层(眼球的外壳),前1/6是半圆形的,并且透明,称为角膜。为了透明,角膜上没有血管。角膜中间厚度只有0.6毫米,周边稍厚,为1毫米左右,直径约10毫米。角膜有弧形弯曲,其前表面的曲率半径约7.8毫米。光线由空气直接射入角膜,空气和角膜两者密度差大,故该界面的屈光度最大,有4300多度。眼球的总屈光度才5864度,这一界面造成的屈光度占总屈光度的73.33%。近年来眼科医生在角膜上做手术,力求改变角膜表面曲率,使眼球的屈光状态得到调整,以矫正近视眼。角膜后面就是占外层5/6的巩膜,是结缔组织,表面呈瓷白色。

2.中层称葡萄膜,因血管多,又称血管层,从前向后依次为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1)虹膜:位于睫状体前,有色素,不同人种含的色素不同,黄种人为棕黑色,称黑眼珠;白种人为蓝色,称蓝眼珠。虹膜中间有一个圆形孔洞,称为瞳孔。虹膜内有瞳孔括约肌和瞳孔散大肌,光线由瞳孔进入眼内,散大肌和括约肌调节入眼光量,光强时瞳孔缩小,光弱时瞳孔散大。中枢神经通过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支配,控制瞳孔的大小。

(2)睫状体:睫状体前面与虹膜相连,在正常状态下,它藏在巩膜内,从眼前看不见它。它的主要作用有:①分泌房水,维持眼内压,营养眼内组织。②通过睫状肌的收缩改变晶状体的屈光度来实现眼的调节作用。(www.xing528.com)

(3)脉络膜:脉络膜与睫状体后面相连,分布于眼球后半部,富含血管和色素,其作用相当于照相机的暗箱,使入眼光线只能通过瞳孔清晰的成像于视网膜,同时供给视网膜营养。

3.内层为视网膜,由无数视细胞组成。视网膜的中心有一个小凹陷称黄斑中心凹,是白天视力最敏感的地方。视网膜如同照相机的底版,物体的影像落在视网膜上产生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形成视神经的冲动,沿视神经传导至大脑皮质的枕叶视觉中枢,就成了意识中的视觉感知。

4.你知道吗,每只眼前都有个盲区。

正常人眼中有个盲区,位于视野的中心区,生理学上叫做盲点。其实并不是一个点,反应在视野中是一个盲区。由解剖组织学发现在视网膜的神经血管出入眼球的部位无感光细胞,推测视野中有一个盲区,经实际测试证实了这一推测。测试盲点的简易方法是用一张白纸条在它的右面画上一个1.5厘米直径的乌龟,左面画上一个“+”字,两者距离5厘米左右(图2)。闭上左眼,用右眼注视“+”字不动,右手持纸条在右眼前,前后移动到一定距离乌龟就消失了。过远过近都可恢复视野中的乌龟。这样的纸条只能测试右眼,将纸条上下调换一下使“+”字在右侧,乌龟在左侧就可测左眼的盲点。测盲点的形状要麻烦些。在墙上贴一张白纸,纸的左侧画一个“+”字,让被测试者右眼注视“+”字不转眼,试验者用一只由白色纸裹着的铅笔(只能看到铅笔的黑尖),在被测试者眼前水平的由鼻侧向外侧移动,让被测试者以余光注意黑尖并报告出到什么位置看不到黑尖了,测试者画个点做记号,再继续向外侧移动,到什么时候又看到了黑尖了再画个点,以此方法做4个方向的测试,画出8个点,将各个点做一连线就可看出盲点的大概形状了。

图2 右眼盲点测视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