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日本现代军事装备:74式坦克仍有较高战斗力

日本现代军事装备:74式坦克仍有较高战斗力

时间:2024-01-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新车型制造了1辆样车和4辆量产型后,由于冷战终结日本开始削减国防预算,74式坦克的改装工作因每辆1亿日元的高额费用被叫停。尽管目前日本已经先后推出了相较74式坦克更为先进的90式和10式坦克,不过目前74式坦克依然是日本陆上自卫队的主力坦克。截至2013年3月,目前共有373辆74式坦克仍在日本陆上自卫队服役。

日本现代军事装备:74式坦克仍有较高战斗力

日本74式坦克依旧“廉颇未老”

【消息来源】 《产经新闻》2013年9月17日报道,日本陆上自卫队美国陆军9月17日在美国华盛顿州的亚基马训练中心举行了实弹演习。日本陆上自卫队每年都要到美国本土进行例行演习训练。不同的是,以往自卫队都是派出最先进的90式坦克出阵,今年却只派出了老式的74式坦克。

74式坦克是日本陆上自卫队第二款主战坦克,由日本自主研发,以取代当时的61式坦克。74式坦克的设计与生产皆由三菱重工集团完成,融合了当时的最新技术,丝毫不逊色于当时日本的假想敌——前苏联的T-62坦克。在此基础之上,日本自主研发的90式坦克、10式坦克都是陆上自卫队的可靠主战力量。

1962年前后,日本陆上自卫队开始全面配备90毫米主炮的61式坦克。然而,当时前苏联的T-54、T-55主战坦克均为100毫米榴弹炮,并已经出现了装备115毫米榴弹炮的T-62式坦克。在西方世界,各国主战坦克也开始装备105毫米主炮,所以日本的61式坦克从服役时起就已经“过时”了。这样,日本急忙于1964年开始研发主炮口径为105毫米的新式主战坦克74式。

1969年,第一批74式坦克样车ST-B1、ST-B2诞生。ST-B1安装英国L7A1火炮并采用自动装弹机,2辆样车都进行了广泛的技术与应用试验。在此基础上,到1971年时样车增加至6辆,为降低成本和提高可靠性而取消了自动装弹机。经过各项试验,样车被认为基本达到了战术性能要求,在略微进行改进后最终于1974年9月定型并量产,命名为74式坦克。1975年开始配备日本陆上自卫队。整个研发项目按照当时的币制共耗资25亿日元。

虽然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日本74式坦克已经显得过时,不过其在许多方面仍然有“过人之处”:

一、74式坦克是世界上第一款车体能左右倾斜的坦克。74式坦克采用了多项当时先进的独立技术,其中最为突出的要数液气悬挂。受液气压控制车体可以达到前后±6°、左右±9°、上下20厘米的可动范围。这使得74式坦克成为世界上第一款车体能左右倾斜的坦克。这种设计不但拓宽了主炮仰角,也更适合在日本山峦起伏的地形中进行隐蔽和打击。此外采用液气悬挂也实现了独立悬挂,没有了车底的横轴,车身整体高度有了大幅下降。74式坦克的车身高度,是当时的西方各国主战坦克中最低的。

二、74式坦克的火炮和炮塔控制采用全电动系统。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发现,由于火炮和炮塔使用电液式控制系统,液压油容易着火,因此日本在设计74式坦克时吸取教训,改为全电动系统。该系统惯性小、灵活度高,缩小了炮塔系统的整体体积,提高了坦克的可靠性和生存能力。全电动系统使炮塔实现360°回转,所需时间仅15秒,并能同时进行火炮的俯仰射击,速度为每秒4°。该系统可采取电动或手动两套操纵装置,在必要时由车长或炮长其中一人控制。(www.xing528.com)

三、74式坦克的攻击性能较为突出。74式坦克主炮选用英国国防部技术研究所研制的L7A1式105毫米线膛炮(中国资料显示为L7A3式)。日本在引进后从1978年开始在国内特许生产。为减小该炮的后坐力,将驻退机改为同心式,还改进了复进机。该炮采用立楔式炮闩,可自动开闩和闭闩。L7A1式线膛炮装有稳定装置,使坦克在运动中也可以进行瞄准和射击。有效射程根据炮弹种类不同最大可至3千米。在弹药方面,74式坦克最初选用根据英国技术投产的脱壳穿甲弹,目前使用的是本国产93式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该炮弹初速为每秒1501米,在2千米距离内能穿透厚度为414毫米左右的钢板。这也说明该炮弹能从正面穿透几乎所有第二代坦克的护甲。副武装包括一挺12.7毫米的M2高平两用机枪、与主炮同轴的74式7.62毫米机枪。74式机枪后来也被用于90式坦克和10式坦克。

四、74式坦克的防御性能略为逊色。在防御方面,74式坦克车体前面呈流线型,宽度窄高度低,前部装甲厚80毫米,两侧厚35毫米,后部厚40毫米。炮塔前部装甲厚130毫米,两侧厚75毫米,后部厚50毫米。车体下半部采用整体铸造,在防护性、强度和重量等方面有很多优点。该坦克具有三防能力,在通过污染地区时车内可以完全密封,同时也采用了高性能的空气滤毒罐。然而,与其他国家的第二代主战坦克均进行了装甲强化相比,74式坦克完全没有进行过这方面的改修,因此74式坦克在防御力上令人不敢放心。

自20世纪90年代起,日本防卫厅又开始对74式坦克进行现代化改装(74式坦克G型),主要是升级其火控系统,采用为下一代90式坦克研制时储备的最新技术,还升级了高技术化的电子计算系统,新红外线暗视装置,烟雾弹发射器以及雷达探测装置等。现代化改装后的74式坦克在外观上也发生了变化。新车型制造了1辆样车和4辆量产型后,由于冷战终结日本开始削减国防预算,74式坦克的改装工作因每辆1亿日元的高额费用被叫停。

1993年该新车型制式化之后,由于技术方面过于复杂,因此出现了配备于北海道后出现漏油等事故。当时在新车型运用和保养上基层部队着实费了一番辛苦。但到了现在这些问题已经被改善。

尽管目前日本已经先后推出了相较74式坦克更为先进的90式和10式坦克,不过目前74式坦克依然是日本陆上自卫队的主力坦克。据了解,一直到1989年停产,74式坦克总共被量产873辆。虽然它的液气压悬挂装置和高精度火控系统堪称当时第二代坦克中的佼佼者,但1975年几乎同时期,前苏联开始配备125毫米滑膛炮的T-72式坦克,坦克技术开始向第三代迈进。因此74式坦克不到十年又过了时。1999年起部分超过使用年限的该款坦克逐步退役,退役速度约为每年30辆。截至2013年3月,目前共有373辆74式坦克仍在日本陆上自卫队服役。最终造价约为每辆4亿日元。

日本74式坦克

作为已经逐渐迈向“老年”的日本74式坦克,究竟是廉颇老矣,还是老骥伏枥,其对中国的主战坦克胜率又有几何?也许,终其在日本自卫队服役的一生,也等不到这一较量的时候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