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淡水珍珠蚌病真菌防治新技术

淡水珍珠蚌病真菌防治新技术

时间:2024-01-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五)真菌引起的蚌病防治1.鳃霉病病原体与病因。鳃霉病至今仅发现于三角帆蚌,而褶纹冠蚌、背角无齿蚌等其他蚌尚未发现有此病例。观察病灶部位,根据表现症状,即可作出初步诊断;②镜检。当鳃组织受伤及手术创伤后,病原体从伤口侵入所致。以手术蚌发病较多见,无伤蚌几乎不受感染。

淡水珍珠蚌病真菌防治新技术

(五)真菌引起的蚌病防治

1.鳃霉病

(1)病原体与病因。病原体为鳃霉菌。当池底有机质过多,池水恶化,溶氧降低时,珠蚌受到鳃霉感染所致。也常发生在三角帆蚌与鸭、鹅混养的水体。

(2)症状。病蚌鳃组织肿胀,坏死,鳃丝脱落,多黏液,呼吸困难。

(3)流行及危害。鳃霉病至今仅发现于三角帆蚌,而褶纹冠蚌、背角无齿蚌等其他蚌尚未发现有此病例。发病期以5~7月较多,可导致蚌暴发性死亡。

(4)诊断。①肉眼检查。观察病灶部位,根据表现症状,即可作出初步诊断;②镜检。取病变鳃组织在显微镜下观察,可发现大量鳃霉菌丝体及孢子

(5)预防。①对养珠池应用生石灰在吊养前彻底清塘;②夏秋季多更换池水,保持水中溶氧充足;③避免在同一水体中蚌鸭混养。

(6)治疗。①换水,使用水中宝或好水素(芽孢菌等),每亩水面用量500克;②3×10-7的灭毒净、二溴海因连续2次隔日泼洒;③对患病塘大量注入清水,并用2×10-5生石灰消毒;④也可每亩水面用生菖蒲1.5千克捣汁,加食盐0.5千克,与4~5千克人尿掺和后,泼水域内。(www.xing528.com)

2.水霉病

(1)病原体与病因。病原体为水霉属和绵霉属中的种类。当鳃组织受伤及手术创伤后,病原体从伤口侵入所致。

(2)症状。发病初期,肉眼难以发现,严重时患处组织肿胀、坏死,渗出物增多,菌丝不仅侵入伤口组织,而且向外长出灰白色絮状菌丝。病灶常附着泥沙污物,严重影响蚌的呼吸,并导致死亡。

(3)流行及危害。以手术蚌发病较多见,无伤蚌几乎不受感染。每年的4~6月,水温13~25℃是水霉的繁殖适温,故水霉病也均发生这段时间。

(4)诊断。①眼检:观察病灶部位,见有絮状物与病症,即可作初步诊断;②镜检:将病原体置于显微镜下,可见大量菌丝体,可确诊。

(5)预防。①在河蚌繁殖季节进行手术作业时,对育珠蚌的外鳃瓣要十分留心,手术蚌在开壳固塞后,先用整鳃板将鳃瓣轻轻从外套膜一侧推到内脏团上,以免植片、插核作业损伤鳃瓣而受感染;②伤口最好用磷脂类或抗菌药作涂片处理。

(6)治疗。①用3×10-7灭毒净泼洒全池;②用食盐加小苏打合剂(各0.04%)泼洒全池;③用5×10-6(5克/立方米)苗种平(水产用新洁尔灭)泼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