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解决分离焦虑问题,帮助男孩顺利成长

解决分离焦虑问题,帮助男孩顺利成长

时间:2024-01-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分离焦虑不可怕谈到分离焦虑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小婴儿长大到六七个月以后,妈妈要去工作了,这个时候,孩子觉得妈妈一离开就消失了,就会非常焦虑,又哭又闹;还有就是孩子三岁左右去幼儿园的时候,因为进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这个时候自我保护的天性会促使孩子做出逃离和躲避的选择,于是,哭着喊着要跟妈妈回家就成了这时孩子的一种反应,这也反映了孩子的焦虑心情。

解决分离焦虑问题,帮助男孩顺利成长

十八岁的沈阳男孩随母亲刘女士赶到湖北的一所大学后,却因为母亲不能在自己身边陪读,说什么也不念大学了。仅仅一周的时间,这个孩子就寻死觅活地向母亲说:“这所大学我念不了,带我回家吧!”“我要复读,明年考一所本地的大学,那样我就可以天天回家看到妈妈啦!”对他来讲,放弃重点大学的学习机会复读重考,似乎比与母亲分离更容易接受一些。

这是一个典型的不能适应分离而产生“分离焦虑”的案例。这个案例不是发生在两三岁的孩子身上,而是发生在已经成人了的男孩身上,让我们不得不深思当下的孩子安全感有多少、自主性有多少。我们还要反思,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为十八岁的男生因为离不开妈妈而焦虑呢?我们的教育存在着哪些问题呢?

分离焦虑不可怕

谈到分离焦虑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小婴儿长大到六七个月以后,妈妈要去工作了,这个时候,孩子觉得妈妈一离开就消失了,就会非常焦虑,又哭又闹;还有就是孩子三岁左右去幼儿园的时候,因为进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这个时候自我保护的天性会促使孩子做出逃离和躲避的选择,于是,哭着喊着要跟妈妈回家就成了这时孩子的一种反应,这也反映了孩子的焦虑心情

以上情况下发生的焦虑,只要过一会儿情绪就能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因此可以说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但是,以下两种情况是不正常的:一种是在妈妈离开后,孩子没有焦虑情绪,自己玩自己的,妈妈回来时,也没有亲昵的行为;或者不管看护人怎么哄,孩子都是一副焦虑不堪的样子,无法改变情绪,进入到玩耍的状态。另一种针对的是已经长大的孩子,他们不能忍受离开熟悉的环境、妈妈不在身边,比如读大学、去亲戚家小住等,这都是不正常的焦虑。

即使男孩很有闯劲,可是当他们离开父母、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的时候,因为对未来还很陌生,孩子内心便会有一些不安,甚至会有紧张、担忧的感觉。如果孩子有足够的能力调节这样的情绪,或者采用适当的方式发泄出来,那么就不会对孩子的身心构成伤害,相反,则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焦虑是指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是人们遇到某些事情,如挑战、困难或危险时出现的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有了焦虑情绪后,除了会产生担忧、紧张、不安、恐惧、不愉快等综合情绪外,还常常伴有明显的生理变化,表现为血液内肾上腺素浓度增加、心悸、血压升高、呼吸加深加快、肌张力降低、皮肤苍白、失眠、尿频、腹泻等等。

孩子和父母分离都会有一定的难舍情绪,但是如何帮助孩子排解不良情绪,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不同的环境中生活,体现的是家长教育的水平和能力。

男儿当自强 (www.xing528.com)

前文提到的那个大学生无法适应校园生活的案例,说明了那个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不足,这与妈妈对他的教育有关。因为父母早年离异,这个大学生由妈妈一人带大。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形影不离,就连晚上睡觉,母子俩也睡在一张床上。可以说,这个没有长大的孩子经历着和幼儿一样的分离焦虑。

所谓长大,就意味着独立,独立处理自己的饮食起居,了解自己的能力,有自己的思想,学着去了解他人,逐步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如果孩子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就说明孩子没有完成各个年龄阶段的发展任务,也说明我们的教育是不成功的。

1.安全感是男孩强大的基础

在人的一生中,个体身心特征的发展既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也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个体发展到一定的年龄阶段,应该表现出与个体年龄相符合的行为特征。这种社会期待性的行为标准,称为发展任务。孩子一岁的时候,就要尽可能地爱孩子,帮助孩子建立起决定一生幸福的安全感。可以说,安全感是男孩强大的基础。

一个孩子的安全感建立得怎么样,可以通过他的行为来检验。最简单的一种方式,就是当妈妈要出门的时候,孩子能否在妈妈耐心地解释后,让妈妈离开。安全感建立得好的孩子,即使会哭闹,一会儿也就释然了,该怎么玩还怎么玩,等妈妈回来了,再黏着妈妈;安全感建立得好的孩子,即使在两三岁的时候,见了陌生人也会很友善,也能够友好地和别人合作,长大以后,会比较自信,自主性比较强,敢于信任他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比较强。

2.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

当一个孩子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的时候,依赖性会比较强,自然难以从生理上、精神上独立。所以,我们要按照孩子成长的进程来锻炼孩子,让孩子具备相应的行为特征。

我经常听到有的妈妈跟我说,她儿子都读小学四年级了,还要她帮着洗澡。看似抱怨,其实话语里满溢着幸福:因为有这么大的儿子而觉得幸福,因为能够给儿子洗澡而觉得幸福。殊不知,这样的幸福可能会导致将来的痛苦——孩子离开了父母就不会洗澡。何止不会洗澡?还不会给电话充值、不会洗衣服、不会做清洁、不会买火车票、不会与人交往……这样的孩子,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是无助的、孤独的,因为他们不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