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儒家文化中的家族血缘关系

儒家文化中的家族血缘关系

时间:2024-01-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章谱牒学视野:家族血缘关系在中国文化中的作用提要:由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特殊性质,华夏先民在进入文明社会的过程中完好地保存了氏族社会遗传下来的家族血缘关系。而作为研究家谱和族谱的谱牒学,其重要的意义也不仅仅是通过命名和称谓等特殊路径的分析,来整理和澄清家族内部的血缘关系;更在于从家族的血缘关系和社会的权利关系入手,来启发我们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奥秘。

儒家文化中的家族血缘关系

第二章 谱牒学视野:家族血缘关系在中国文化中的作用

提要:由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特殊性质,华夏先民在进入文明社会的过程中完好地保存了氏族社会遗传下来的家族血缘关系。这种关系在后来的中国文化中,至少起到了三个方面的作用:(1)在政治制度上,“国”即为放大了的“家”,“君君臣臣”即为放大了的“父父子子”,这种状况容易巩固超稳定的封建社会秩序,但却很难建立起有利于民主政体的公民社会。(2)在行为准则上,“仁爱”代替了“博爱”,“礼教”替代了“法权”,这种状况容易形成社会成员的自我约束力和社会群体的内在凝聚力,但却很难建立起有利于商品生产的契约关系。(3)在信仰方式上,“人人关系”代替了“人神关系”,“宗法文化”代替了“宗教文化”,这种状况容易造成复杂的人际纠葛,但却很难陷入非理性的宗教迷狂。

任何现存的文明社会中,都有着家族血缘关系。然而,在不同的文化区域中,这种家族血缘关系的功能和作用却不尽相同,其中有的简单,有的复杂,有的轻微,有的重要。在本书的第一章中,我们曾经指出,由于文明路径的不同,家族血缘关系在中国文化中有着远胜于希腊文化和印度文化的重要地位。也正因如此,作为中国古代传统学问的谱牒学才特别发达,以至于影响了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www.xing528.com)

我们知道,谱牒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家谱、族谱的学问。而家谱和族谱则是以表谱的形式记载家族世系繁衍和人物事迹的图书体裁。这种特殊的文体,是为了巩固和纯化家族血缘关系而出现的。一般说来,家谱和族谱中大都包含如下几项内容:一是追述家族的郡望和历史;二是叙述家族的源流和谱系;三是列数一些家族历史上的显赫人物;四是记述一些家族的祖业和遗产;五是注明一些家规和族规。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一个人的社会地位,首先是由他所从出的家族地位决定的。而一个人在家族中的地位,则首先是由他在家谱、族谱中的地位所决定的。在家谱和族谱中,一个人的长幼、嫡庶地位可以通过名字、排行等方式被限定在这个家族谱系的某个特定的环节上,而人与人之间的亲疏、远近关系又可以在家族的谱系中呈现出来。由于有了家谱和族谱,除非通过联姻或过继等特殊方式,外人要想进入家族是困难的。而对于家族内部犯有过失的人来说,最大的惩罚莫过于将其从家谱和族谱中除名,即成为孤魂野鬼,不再是家族中的一员了。如此说来,家谱和族谱不仅仅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它包含着我国古代严格的封建观念和宗法意识。而作为研究家谱和族谱的谱牒学,其重要的意义也不仅仅是通过命名和称谓等特殊路径的分析,来整理和澄清家族内部的血缘关系;更在于从家族的血缘关系和社会的权利关系入手,来启发我们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奥秘。在这里,谱牒学给我们的并不是一种爬梳历史材料的操作技巧,而是一种研究问题的思维向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