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实战绝技:三晃膀秘解

实战绝技:三晃膀秘解

时间:2024-01-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手型、步型和步法1.手型手型分为拳、掌、勾、指四种类型。八字掌:拇指外展,其余四指伸直并拢向后伸张,与拇指成“八”字,故而得名(如图4),其掌便用于拨、托、捋、拿等法。前人将手型变换为“手变八法”。拳术中步法较多,除马步、单鞭顺弓、拗步(十字步)、丁虚步、箭步、垫步、击步、搠步、旋风步等步型变化外,其步法主要概括为:疾、倒、颠、斜、进、退、中定八法。

实战绝技:三晃膀秘解

(一)手型、步型和步法

1.手型

手型分为拳、掌、勾、指四种类型。拳有风头拳(中指凸起称风头指)。掌有柳叶掌、八字掌、龙掌、虎掌、猴掌等。勾有鹰爪勾。指有二指、八字指,其中有的在套路中并不出现,只是在搏击中变化运用。

图1

图2

(1)五虎拳:四指蜷曲握紧,拇指弯曲,扣于食指及中指中节处(如图1)。要求握拳如蜷饼,冲拳时一般要求拳心向下,称为“阴阳拳”,旨在击拳灵动快变有力度。

(2)凤头拳:手握成拳后,将中指弯曲凸起,亦称中手(如图2)。

(3)柳叶掌:拇指弯屈,其余四指伸直并拢向后伸张(如图3)。要求:“出掌如瓦垅”。其掌劲力集中,形势单刀,可推、挂、劈、枪、戳等。

(4)八字掌:拇指外展,其余四指伸直并拢向后伸张,与拇指成“八”字,故而得名(如图4),其掌便用于拨、托、捋、拿等法。

图3

图4

(5)荷叶掌:拇指外展,其余四指伸直伸张(如图5)。

(6)龙掌:五指弯曲分开,亦称龙爪(如图6)。特点是面积大,可抓、可剪、可分、可捋。因其抓对方面时由上向下,所以还称为“坠手”。

图5

图6

图7

图8

(7)虎掌:五指微曲,稍分开,手心内合(如图7)。虎掌可推、挤,按,着力点于五指和指根。

(8)猴掌:屈肘、折腕五指微分开,弯曲朝下(如图8)。猴掌可分拨、搂、创等法,要求手腕要活。

(9)勾: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捏拢,其余二指弯曲内扣腕弯曲成勾状,又名“撮子手”(如图9)。勾手可勾、扒、点、创,其外还可以抓土眯对方眼睛。

(10)二指:食指与中指伸直并拢,其余三指弯曲,拇指压在无名指和小指第一指节上(如图10)。二指较长,灵活快捷,可用于点、戳。

图9

图10

(11)八字指:拇指与食指伸直分开成“八”字状,其余三指并拢弯曲内扣,根节挺直(如图11)。八字指一是形象模仿鸵、鹤等禽类头部之动作,二是便于卡拨对方的胳膊。

图11

在搏击时,手型要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转换,万不可拘于死手。前人将手型变换为“手变八法”。手变八法为:阴、阳、立、戳、梗、中、坠、撮。诀曰:阴出神莫测,阳收鬼亦惊。立于攻防便,戳手断脉经。梗手巧变化,中手滚肋行。坠手能开荒,撮手眯眼睛。以为吟咏。其意义乃指搏击交乎时,要知阴阳、知变化,阴手变阳手,阳手变阴手,变通无穷,阴阳不分者实不可与人交手。

立手指掌或拳立起朝上,手击出后,手腕向上一挑,即可挑对方攻来之手;戳手指柳叶掌伸直朝前,可抢戳对方要害。亦称“点穴手”;梗手变化既要直击,亦可锁带牵拿;中手指凤头掌,用于点击对方弱点,故曰“滚肋行”;坠手能开荒,指龙爪可以抓脸开花;撮手,指撮子手可抓土眯对方眼睛。

2.步型

有虚步、弓步、马步、蹬基步、仆步、歇步、丁步等。(www.xing528.com)

(1)虚步:虚步分为底虚步、高虚步和倒虚步。两脚前后开立,身体重心置于后腿,后腿弯曲下蹲、脚尖外展,前脚面绷直,脚尖内侧点地,腿微曲内扣、上体挺胸踏腰为低虚步(如图12);后腿直立,前腿伸直脚尖里合,前脚掌外侧着地,膝内扣,上体挺胸直腰为高虚步(如图13);两腿前后开立,前腿直立,身体重心置于前腿,后腿伸直,脚跟提起,前脚掌着地,为倒虚步(如图14),虚左脚为左虚步,虚右脚为右虚步。虚步可进攻或防守。

(2)弓步:两腿前后开立,两脚相距约四脚,前脚微内扣,全脚着地,膝内扣,约与脚尖垂直,后腿挺膝伸直,脚尖稍外展,斜朝前方,全脚掌着地,上体稍前倾,挺胸,塌腰,可练膝腿打人(如图15)。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3)马步:两腿左右开立,距离约为脚长的三倍,身体重心放于两脚中间,脚尖正对前方,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膝稍内扣,不超过脚尖,上体挺胸塌腰,可练胯打人(如图16)。

图16

(4)蹬基步:两腿前后开立,两脚相距约三脚,身体重心放于两腿中间,前脚尖里合,斜朝前方,后脚尖稍外展,斜朝前方、两腿屈膝下蹲,膝内扣,脚尖抓地,上体含胸拔背(如图17)。

图17

(5)仆步:两脚左右开立,一腿屈膝全蹲,大腿与小腿靠紧,全脚着地,脚尖朝正前;另一腿伸直平仆,接近地面,脚尖里扣,脚外侧不得离地,上体挺胸塌腰(左右式)。仆步可用于闪化(如图18)。

图18

(6)歇步:两腿交叉展膝全蹲,前腿在上,前腿全脚着地脚尖外展,后脚跟提起,臀部坐于小腿上,接近脚跟(如图19)。

图19

(7)丁步:两脚开立,距离约一脚,两腿曲膝半蹲、一脚全脚着地,另一脚在其内侧中间处,以前脚掌戳地,上体挺胸直腰(如图20)。丁步可用于防守或踹击。

图20

3.步法

步法为拳术之重中之重,拳术虽为手上功夫,仍得益于步法之巧妙。所谓“打拳容易走步难”,“先看一步走,再看一伸手”,充分说明了演拳及搏击中步法的重要。步要随身换,进步低,退步高,轻灵稳固;抬腿踢脚,轻如惊鸿,重如泰山。练功踢树者,久能碾人致命;带铅者,能拔足飞腾;步之前伸后发,还可逼迫连施;或左偷右进,兼能开合自如;以敏健为主体,合腰肩为步骤;变化多端,翻腾莫测,此即步法之妙用也。拳术中步法较多,除马步、单鞭顺弓、拗步(十字步)、丁虚步、箭步、垫步、击步、搠步、旋风步等步型变化外,其步法主要概括为:疾、倒、颠、斜、进、退、中定八法。

疾步指正疾步,简称疾步,倒指倒疾步,其中包括偷步,颠指颠起步和颠踢步,斜指斜身绕步,进指向前进步,主要是跳步和上步跳步,退指退步。中定指站势稳定,以及在进退闪展中身体重心不偏。

(1)疾步:预备势两腿并肩站立。动作说明:左腿向前上步,随右脚前脚掌擦地跟步,全脚着地,落脚于左脚内后侧,同时左脚又抬起向前上步,左脚落地,右脚再跟步。如此反复前进。左脚在前为左疾步,右脚在前为右疾步。要点:两脚均不可离地过高,不能以脚跟蹬地作声,落地要轻巧,动作疾速。

(2)偷步:预备势两腿左右开立,与肩同宽,脚尖朝前。动作说明:右脚跟提起,以脚掌擦地,从左腿后向左插步落脚于左脚左后侧,两腿交叉。向左插步为左偷步,向右插步为右偷步。

(3)倒疾步:预备势两腿并步站立,脚尖向前。动作说明:左腿向左跨步,随即右腿从左腿后向左偷步,右脚落步左脚即抬起向左跨步。向左跨步为左倒疾步,向右跨步为右倒疾步。要点:跨步距离要大,动作迅速。

(4)颠起步:预备势右脚在前,两腿前后开立。动作说明:左腿大步前跨,右脚蹬地奋力起跳,右腿屈膝,上提,左脚落地,右脚向前跨出落地。要点:前进距离大,纵起要高。

(5)颠踢步:预备势右脚在前,两腿前后开立。动作说明:左腿跨步前跳,右腿蹬地跳起,随左脚落地,右脚尖勾起,脚跟擦地向前踢出。要点:前进距离要大,左脚落地,右脚同时踢出。

(6)斜身绕步:预备势左脚在前,两脚前后开立。动作说明:左腿向前方上步,脚尖外展,身体以左脚前脚掌为轴向左转,右脚随转身弧形绕步,落脚于左脚右边。先上左腿为左斜身绕步,先上右腿为右斜身绕步。要点:绕步时拧腰与斜身相随,身法灵活。

(7)跳步:预备势左脚在前,两腿前后开立。动作说明:右腿蹬地,左脚稍抬起前窜,右脚前脚掌擦地跟上,两脚落式仍成蹬基步,左脚在前与右脚在前分别为左右跳步。要点:前蹿时身体重心前移,称为以身带步,左脚离地不得过高,前进冲力要大,距离要远。

(8)退步:预备势左腿在前,两腿前后开立。动作说明:左脚蹬地,右脚抬起向后跳,右脚落地、随即左腿跳起后撤,落脚与右脚前,或者左脚蹬地,右脚向后跨步,随即左脚跟抬起,脚尖擦地后撤。要点:后退距离要大,动作迅速,故有“前进一丈,后退八尺”之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