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了解人体解剖,探索奇妙医学知识

了解人体解剖,探索奇妙医学知识

时间:2024-03-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体解剖了解自己的身体在中国有句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人体解剖学。为了降低尸体腐烂的速度,维萨里常常在冬天进行解剖;为了进行对比,他经常同时解剖几具尸体,一干就是几个星期。可以说,《人体结构》一书是科学的解剖学建立的重要标志。不幸的是,在归航途中,航船遇险,维萨里不幸身亡。

了解人体解剖,探索奇妙医学知识

人体解剖 了解自己的身体

在中国有句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意思就是不能伤害自己,否则就是不孝。由于人体解剖破坏了这个规则,结果一直不被部分人理解,而实际上,如果没有人体解剖,人类的许多疾病都不能被认识,更不能被解决,人的寿命就会缩短。

在很久以前,人的遗体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即使医生为了研究病理,也没有权利打开死人的遗体,如果有人违背了这一原则,不仅会受到社会的谴责,可能还会受到教会的迫害。所以在很长的时期内,人们对于自身体内的构造一直处于一种未知状态,很多疾病都让医生们无从下手。

其实,在史前时期,人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如狩猎、屠宰畜类和战争负伤等,已经对动物和人体的外形与内部构造有一定的认识,在石器时代的人居洞穴的壁上留有很多粗浅的解剖图画,古中国和古埃及均已有尸体防腐知识,几千年前留下来的木乃伊还是研究古代历史的宝贵财富。

人体内脏图

早在战国时代,我国第一部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有大量的关于人体解剖学知识的记载。其中就明确提出了“解剖”这一名称,并记载有学习与研究方法“度量循切”,还有一定的调查统计,“皆有大数”。书中已有了胃、心、肺、脾、肾等内脏名称、大小和位置等的记载,很多名称仍为现代解剖学所沿用,很多数据经过核对,发现与现代人体解剖学得出的数据相近,这些都说明古人确实从事过实地解剖与测量,可见我们的祖先早就有过解剖学的研究。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人体解剖学。

但是在漫长的历史中,由于传统观念的限制,多数医生们都对人体解剖敬而远之。古罗马帝国皇帝奥勒略的侍医盖伦虽然意识到了这种环境对医学发展的局限性,但迫于现实,他只能对猪、猿等动物的尸体进行解剖,偶尔也能找到人体的残骸,做骨骼系统研究。由于他的工作,人们知道了许多前所未知的解剖知识,他的学说统治西方医学长达1400多年。(www.xing528.com)

随着医学的进步和思想的开化,人们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于从解剖动物而得来的知识,更需要那些直接来自于人体解剖的知识。比利时医生维萨里扛起了这个历史重任,他前往巴黎学习医学,由于学校的解剖课内容过于简单,完全学不到真正的知识。他决定去墓地刑场盗尸,亲自解剖尸体,尽管那既不道德,又是违法的。为了降低尸体腐烂的速度,维萨里常常在冬天进行解剖;为了进行对比,他经常同时解剖几具尸体,一干就是几个星期。结果,维萨里获得了盖伦所不具有的第一手资料,光是骨骼系统,他就发现了盖伦论述中的二百多个错误。后来,他根据观察写出了《人体结构》一书,他在书中写道:解剖学应该研究活的,维萨里《人体结构》而不是死的结构。人体的所有器官、骨骼、肌肉血管和神经都是密切关联的,每一部分都是有活力的组织单位。这部著作的出版,澄清了盖仑学派主观臆测的种种错误,从而使解剖学步入了正轨。可以说,《人体结构》一书是科学的解剖学建立的重要标志。

维萨里还在他的试验中发现了一个令世人不敢相信的事实,男人和女人肋骨的数量居然是一样多的,《圣经》中所说的“上帝从亚当体内抽出一根肋骨造出了夏娃”的说法是错误的。这个有趣的科学发现更是激怒了迂腐的教会人士,他们与那些只会宣讲盖伦理论的“学者”们联手攻击维萨里,迫使他不得不放弃学术,到耶路撒冷朝拜以赎罪。不幸的是,在归航途中,航船遇险,维萨里不幸身亡。

后来,这个古老的学科焕发出了青春的异样的光彩,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了人体解剖的必要性。人体解剖也帮助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了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形态和结构特征以及它们的毗邻和连属。

亚当与夏娃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脉象学”、“藏象学”、“经络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