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太子参的高效栽培技巧:基地选择、追肥和防病措施

太子参的高效栽培技巧:基地选择、追肥和防病措施

时间:2023-05-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太子参的栽培技术⒈基地选择与要求。太子参生长期短、根系浅,应及时分次追肥。太子参怕涝,一旦田间积水,易发生腐烂、发病,因此雨后应及时清沟排水。⑴太子参叶斑病。该病为真菌病害,是太子参的主要病害。主要是地老虎、蛴螬,一般3月中下旬开始在太子参根茎处咬断植株。6月下旬太子参茎叶枯黄时及时采收。

太子参的高效栽培技巧:基地选择、追肥和防病措施

太子参的栽培技术

基地选择与要求。基地周围生态环境优越,要求远离工矿企业、医院、垃圾场、畜牧场、公路主干道、居民区等污染源,同时大气、土壤、水质未受污染,符合国家二级以上标准。要求土地坡度在25°以下,土壤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质酸性砂壤土。此外,种植地块忌连作,水田种植要求不积水。

⒉土地翻、犁、整畦园地要求。提前进行翻、犁,使土壤充分熟化,然后进行整畦,要求畦面宽1.1~1.2m,畦高20~25cm,畦面呈平面或龟背状,同时开好排水沟。

⒊基肥的选用。要求充分腐熟的有机肥2500~3000kg/亩、钙镁磷肥30kg/亩及优质的三元复合肥30kg/亩。严禁使用生活、工业、医院等有污染的垃圾作有机肥,以及禁用过磷酸钙、硝态氮肥料。

⒋种参选择与消毒。宜选择产量高、适应性广、抗叶斑病较强的品种,如柘参2号。同时要求种参块根肥大、均匀、健壮、芽头无损伤。一般亩用种参30kg左右。为防止种参带病菌,要求栽种前对种参消毒,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种参20分钟后捞起用清水洗干净,晾干待播种。

⒌播种播种时期。10月下旬至12月中旬。栽种时在已整好的畦面上开条沟,沟深13cm左右,沟宽15cm左右,施足基肥,用土覆盖肥料,接着排放种参,采取一沟两向双行种植,最后覆土至畦面平即可。一般种植深度7~9cm,株距5~7cm,大行距25cm左右,小行距10cm左右。

⒍防除杂草。为了节省人工,在栽种3~4天后喷施芽前除草剂如禾耐斯1500倍液,亩用量40ml,应注意避免喷施后下雨产生药害,影响出苗,同时喷后到出苗前不松土,待太子参出苗后结合追肥浅耕除草一次,深度2~3cm。或者栽种后不喷施芽前除草剂,待次年2月上旬前后,当杂草已出土,但太子参未出苗前,选用41%草甘膦400倍或克无踪400~600倍进行茎叶除草。以后采用人工拔草,掌握见草就拔原则,拔草在露水干后进行。4月中下旬植株封行后除拔大草外,畦面可停止除草。(www.xing528.com)

⒎肥水管理。太子参生长期短、根系浅,应及时分次追肥。第一次追肥在齐苗后,即3月上旬,亩施用优质三元复合肥15~20kg;第二次追肥在块根膨大前期,即4月上中旬,亩施优质三元复合肥20kg。太子参怕涝,一旦田间积水,易发生腐烂、发病,因此雨后应及时清沟排水。

病虫害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药剂防治时,应优先选用生物农药,其次选用化学农药。化学防治时应有限制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应严格控制喷施浓度、亩用量、施用次数,在太子参采收前一个月内严禁使用任何农药。

⑴太子参叶斑病。该病为真菌病害,是太子参的主要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叶片先出现灰白色圆形小枯斑,周围黄晕,病斑扩大后叶片长出黑色小点,并排列成轮纹状,后期几个病斑汇合成不规则大斑,老病斑中央穿孔,整叶枯死,发病严重的整株叶片枯死,造成严重减产。发病时期:当气温在15℃~18℃时开始发病,20℃~25℃为发病最适温度,这时田间温度高时,病害易流行。防治方法:除加强肥、水、草管理,提高植株抵抗力外,应及时药剂防治。在发病前期即3月中下旬,选用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倍,亩用量100g进行预防;在发病初期即4月中下旬,选用10%世高1500倍,亩用量40g,或使用百克1000倍,亩用量56g。隔7~10天喷一次,连喷两次。

⑵太子参花叶病。其病原属病毒病,表现为发病植株短小,叶片上呈深、浅绿相间的斑驳,叶片皱缩、扭曲,叶质脆硬。发病时期一般在2月下旬至4月上旬,遇到干旱发病严重,同时此病毒可借蚜虫传播。防治方法:及时防治蚜虫,防止和减少病毒的传染,可选用2.5%鱼藤酮400倍,亩用量150ml,或10%吡虫林3000倍,亩用量20ml;其次发病初期选用病毒特600倍,亩用量100g,或病毒必克750倍,亩用量80g。隔7~10天喷一次,连喷两次。

⑶地下害虫。主要是地老虎、蛴螬,一般3月中下旬开始在太子参根茎处咬断植株。药剂防治:选用50%辛硫磷1000倍或48%乐斯本1500倍进行淋施。

⒐适时采收。采收时期6月下旬至7月中旬。6月下旬太子参茎叶枯黄时(除原地留种外)及时采收。采收器具要求洁净,无污染。挖出块根去除茎叶,边采收边装筐、麻袋等,避免采收后的太子参与不洁环境接触,同时在田间运输工具或容器内应保持块根的松紧适度,不得挤压块根,避免块根受到损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